丹玉29號

丹玉29號

幼苗健壯,葉片濃綠,葉緣紫色,葉鞘紫色,拔節期長勢較快。成株高262~270cm,穗位105cm,莖粗3.0cm,主莖葉片20~21片,果穗以上葉片上沖,果穗以下葉片平展,雄穗分枝數22個左右,花葯為淡紫色,植株清秀,半緊湊型,次生根發達,抗倒性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丹玉29號
  • 特徵:幼苗健壯,葉片濃綠,葉緣紫色
  • 抗病性:抗倒抗病
  • 生育期:122天
品種來源及選育經過,品種特徵特性,果穗及籽粒性狀,抗病性,生育期,品質,產量表現,院內品比試驗,省區域試驗,生產試驗,栽培技術要點,選地與施肥,種植形式與密度,病蟲害防治,適宜區域,丹玉29號的推廣利用,

品種來源及選育經過

丹玉29號(原代號丹639)是丹東農業科學院於1995年以自選系丹988為母本,丹5026為父本選育而成。母本系丹988是以外引雜交種PN78599為基礎材料經多代自交選育而成,父本系是外引系502-196變異株經多代自交及穗行整理形成的優良系。經1996~2000年各級試驗和大面積推廣試種,表現在產量、抗逆性、抗病性等方面均優於對照種本育9號。2001年12月通過遼寧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品種特徵特性

果穗及籽粒性狀

果穗筒型,穗長23.5cm,穗粗5.6cm,穗行數16~18行,籽粒黃色馬齒型,千粒重369g,穗軸紅色,出籽率85.7%,品質優。

抗病性

根系發達,抗倒抗病。據1998年遼寧省區試接種鑑定,高抗大、小斑病(病級0~0.5),中抗絲黑穗病(發病率11.1%),中抗青枯病(病級0~3.7),高抗尾孢菌(病級0.5)及彎孢菌葉斑病(病級0.5)。

生育期

在遼寧、吉林春播生育期122d,比對照種本育9號晚熟2d左右,在河南、河北及安徽一帶生育期90d左右,可作為夏播品種。

品質

經遼寧省農業科學院測試分析中心化驗,籽粒粗蛋白含量為11.0%,粗脂肪含量為4.2%,粗澱粉含量為70.4%,賴氨酸含量為0.36%,容重為728g/L。

產量表現

院內品比試驗

1996年參加院內品種比較試驗,平均產量9487.5kg/公頃,比對照種本育9號增產10.3%。

省區域試驗

1997年參加省區域試驗,平均產量8769.0kg/公頃,比對照種本育9號增產9.4%。居參試組合第四位。1998年參加省區域試驗,6個試驗點平均產量9813.0kg/公頃,比對照種本育9號增產16.1%,產量居第一位。1997~1998兩年平均產量9394.5kg/公頃,比對照種本育9號增產13.3%,居參試組合第一位。

生產試驗

1999年參加省中熟組生產試驗,平均產量8715.0kg/公頃,比對照種本育9號增產15.9%,2000年參加省中熟組生產試驗,平均產量9682.5kg/公頃,比對照種本育9號增產24.6%,增產幅度為11.4%~39.8%。

栽培技術要點

選地與施肥

該雜交種屬中熟品種,產量高,穩產性好,抗病性強,應選擇中等肥力地塊種植,不宜在澇窪地種植,施農家肥45~60t/公頃,複合肥(N17、P2O5 17、K2O12)300kg/公頃,磷酸二銨225kg/公頃作種肥,注意種肥隔離,以免燒苗,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375~450kg/公頃。

種植形式與密度

清種或套種均可,在遼寧、黑龍江生態區適宜密度為42000株/公頃,在河南、山東小麥下茬田密度以45000~48000株/公頃為宜。

病蟲害防治

可採用種子包衣劑或進行藥劑拌種,防治絲黑穗病與地下害蟲;用顆粒劑或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蟲。

適宜區域

適宜吉林、黑龍江、遼寧省種植本育9號、吉單159號、四單19號等品種的地區春播,亦適合山東、河南、河北等省份夏播。

丹玉29號的推廣利用

丹玉29號玉米新品種從1997年開始試驗試種以來,推廣套用面積呈逐年上升趨勢,目前推廣區域已由遼寧省擴展到吉林、黑龍江、山東、河南、河北;試驗示範產量為8769.0~9813.0kg/公頃,大田生產平均產量為9199.50kg/公頃。經吉林和黑龍江南部1998~2001年的試驗試種,表現出產量高,米質好,抗病性強,脫水快,熟期適中等優點,至2001年累計種植面積已達近10萬公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