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桂茶製作技藝

丹桂茶製作技藝

丹桂茶製作技藝,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傳統技藝,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桂花, 俗稱木樨。浦城“丹桂茶”,在當地也叫“木樨茶”。地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的福建浦城,適合桂花的生長,種植歷史悠久。早在南北朝時代,就有描述和讚譽浦城“桂之枝兮刺天”“香枝兮嫩葉”等大量文字記載。丹桂茶製作技藝生產流程有拍打、撿花、燙花、漂洗、瀝乾、拌糖、裝罐等工序。技藝高者做的木樨茶可保存數年不壞,沖泡後的丹桂又如朵朵鮮花一樣,立體、清秀、飽滿。

2008年,“丹桂茶製作技藝”被列入南平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09年5月31日,“丹桂茶製作技藝”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項目編號:Ⅷ-69。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丹桂茶製作技藝
  • 批准時間:2009年5月31日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申報地區:福建省南平市
  • 保護單位:南平市浦城縣文化館
  • 項目編號:Ⅷ-69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工藝流程,材料工具,生產流程,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桂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屬木樨科,是常綠喬木,浦城人也稱桂花為木樨。
浦城丹桂在南北朝時期開始已經有文字記載,已有兩千多年歷史。時至明代,桂花就成為浦城當地的特產,品嘗桂花,讚美桂花,種植桂花,漸成風俗。
浦城桂花主要有紅、黃兩種顏色,當地人將紅色桂花製作的桂花茶稱為“丹桂茶”。浦城縣現有桂花品種20個,其中有12個品種首次在浦城發現。浦城人民不僅喜桂愛桂、植桂賞桂,還創造並形成了許多與丹桂有關的芳香美食、生產技藝、傳統習俗、園林藝術、文藝作品等,其中較有特色的是木樨茶(丹桂蜜浸)。在浦城當地用“丹桂茶”招待客人,寓意“清吉”等美好的祝福,是浦城當地的傳統習俗。
丹桂茶製作技藝
丹桂
據有關部門統計,浦城現存有百年以上樹齡的桂花樹55株。在臨江鎮水東村楊柳尖自然村的一株古桂花樹,常年枝繁葉茂,根部一樹九枝,當地人稱“九龍桂”,相傳已存數百年,樹高15.6米,胸圍4.6米,2007年當地林業部門鑑定,樹齡在1100年以上。浦城桂花,1989年經縣人大會議確定為浦城縣花,無論是城區鄉村,房前屋後,山邊路旁,隨處可見,總體資源超過2萬多畝。

工藝特徵

產品用途:主要用於沏茶待客;還可用於湯圓、糕點等甜食的烹製,和釀酒製作、蜜餞製作等。現代已有部分產品商業化,作為地方土特產,用於貿易出口。
產品特色:技藝高者做的木樨茶可保存數年不壞,沖泡後的丹桂又如朵朵鮮花一樣,立體、清秀、飽滿。

工藝流程

材料工具

相關材料、工具 :白沙糖、小金橘子、谷(竹)席或薄膜、筐、篩、竹竿、鵝羽毛、鍋等。

生產流程

1、桂花樹每年春天施肥,秋天採集桂花。
2、採集的時間集中,桂花成熟後會自動脫落,如果遇見下雨落花,則可能減少產量,甚至絕收。採集時段天氣寒冷就多產且質量好,花的顏色不變。
丹桂茶製作技藝
丹桂茶製作技藝
3、採集時一般起早落(采)花,避免暴曬,保持花朵的濕潤,有利於篩選。
4、篩選後常用鵝羽毛仔細挑揀,剔去桂花中的枯枝碎葉等雜質及變色的花瓣。
5、將桂花洗淨入鍋,鍋中水先燒煮近沸,桂花在熱水中稍煮片刻,撈起,冷卻後再倒入冷水中靜置數小時。
6、用冷開水漂洗一次,瀝乾,擠擰水分,按1:1的比例加入白糖,充分攪勻混合,便成蜜錢桂花,密封裝罐後置陰涼乾燥處可數年使用。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自古以來,桂花就與浦城人民的文化生活聯繫在一起,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浦城桂花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丹桂產業和丹桂文化,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
傳承狀況
丹桂茶製作技藝母傳女,婆教媳。
保護措施
1989年7月,浦城縣將桂花列為縣花,全縣相繼成立多個加工廠,桂花茶開始銷往外省。
2003年,浦城縣政府把丹桂納入全縣四大商品林基地建設規劃,推動丹桂形成產業規模。
2007年,南京林業大學桂花研究中心對浦城桂花品種資源進行為期8個月的系統普查鑑定,整理出浦城現有20個桂花品種,並對“浦城丹桂”等12個品種重新進行命名。
2012年初,浦城縣啟動建設集桂花苗木繁育區、交易區、休閒觀光區、科技研發區等為一體的中華桂花博覽園,規劃面積達6450畝,擁有千年九龍桂及丹桂、金桂、銀桂、四季桂等四大品系40多個品種。

社會影響

主要展覽
2015年,浦城丹桂紅茶專利技術產品在“6.18”第十三屆中國·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南平館展出。
榮譽表彰
2007年1月,中國經濟林協會授予浦城縣“中國丹桂之鄉”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