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徒新城人民廣場

丹徒新城人民廣場位於丹徒新城中心,南北向的綠化軸線、占地東西向最寬約220米,窄處為120米,南北縱深約2.5公里。廣場北側為丹徒區行政中心大樓,向南一直延伸至谷陽湖。谷陽大道、盛丹路和緯六路等道路穿越廣場,龍山路、勤政路、愛民路環繞廣場,廣場兩側為寬15米的廣場路(廣場東路和廣場西路)。整個人民廣場分市政廣場、市民廣場和農業生態觀光園三個部分,谷陽大道以北定位為市政廣場(人民廣場一期工程),主要為商業及行政辦公用地;谷陽大道與緯六路之間定位為市民廣場(人民廣場二期工程),為市民公園和多層住宅;緯六路與環東南路之間定位為農業生態觀光園(人民廣場三期工程),為城市公共綠地。在空間布局上,由北向南由人工的城市空間向自然生態空間過渡,由南向北將自然空間引入城市。整個廣場的地形走勢是由南向北逐步升高,有兩條主要自然形態水道交匯,及縱橫交錯的人工形態水渠用於組織排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丹徒新城人民廣場
  • 位置:312國道南側
  • 特點:濃厚文化韻味和鮮明時代氣息
  • 地位: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的中心
丹徒新城位於312國道南側,鎮榮公路以西,十里長山以東。是丹徒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的中心,具有濃厚文化韻味和鮮明時代氣息的現代化花園城市。根據城市總體規劃,沿政府辦公樓向南以人民廣場為主體,南與谷陽湖連線,北與駙馬山、南山風景區相接應,形成丹徒新城南北向生態軸線,與東西向谷陽大道環境建設形成的生態綠化軸線交相輝映,體現“生態、自然”的城市風貌。
廣場在規劃設計中,將視覺景觀、遊憩功能、歷史文化、交通、生態環境等諸多因素進行統籌安排,著重體現了四個原則。一是多功能複合的原則。人民廣場的規劃設計,採用了多種手法,在有限的場地上創造出文化活動及多種形式活動的空間,既有供政府部門舉行大型慶典活動的廣闊空間,又有供市民休閒娛樂的園林式空間,既有靜態的觀賞空間,又有動態的遊憩運動空間;使之成為多功能的“城市客廳”。二是空間多層次的原則。在設計中利用空間形態的變化,通過垂直交通系統將不同水平層面的活動場所串聯為整體,打破了以往只在單一個平面構建的格式,上升、下沉和地面層相互穿插組合,構成一幅主體式的垂直景觀,與平面型廣場相比較,更具點、線、面相結合,以及層次性和戲劇性的特色,這樣可以提供相對安靜舒適的環境,又可充分利用空間變化,獲得豐富活潑的城市景觀。以外,空間的多層次性還表現在廣場空間的領域化上,將廣場空間根據人們環境行為的需要分成許多大小不同的場地,形成不同層次的領域空間。有可容納幾百人的大空間,有容納幾十人的小場地,直至容納一兩個人的個人空間。運用植物、建築小品及鋪地等多種手法,形成不同程度的封閉及開放空間,創造出富有特色、層次豐富的廣場空間環境。三是繼承歷史文脈的原則。在廣場設計中充分考慮到丹徒的歷史文化,利用自然、地理、歷史、人文資源條件,創造經典人文景觀,充分體現丹徒新區的時代風貌。四是生態可持續的原則。人民廣場從城市生態環境整體出發。一方面套用景觀設計的方法,通過融合、嵌入、縮微、美化和象徵等手法,在點、線、面不同層次的空間領域中,引入自然、再現自然,並與丹徒特定的生態條件和景觀特點相適應,使人們在有限的空間中,領略和體會到無限自然帶來的自由、清新和愉悅。另一方面,特彆強調生態小環境的合理性,既要有充足的陽光,又要有足夠的綠化,冬暖夏涼,為居民的各種活動創造宜人的空間環境。目前,人民廣場已成為丹徒的文化、體育、休閒娛樂活動中心,以及鎮江市攝影外景基地。
一、市政廣場(人民廣場一期工程)
市政廣場位於丹徒區政府辦公樓正南,廣場及政府周邊環境建設總用地約15萬平方米,投資約3200萬元,是丹徒區政府確定的2002年重點工程之一,採用市場化運作模式,由區城投公司和區錢塘房地產開發公司共同負責承建。於2002年4月13日全面開工,9月上旬竣工交付。
市政廣場的景觀設計,按中軸形成東西對稱,整體花崗石及廣場磚鋪地約6萬平方米;地下排水、排污、廣電、供電、煤氣、自來水施工一步到位。廣場中的小品以噴霧小廣場、雕塑呈曲線排列,於莊嚴中透出一絲靈秀。氣勢磅礴的長方形噴泉大水池、氣宇軒昂的雕塑、旱噴燈,以及遍布四周的綠茵草地,形成了市政廣場的主要景觀特色。廣場中的綠化布置因地制宜,利用高低不同、形狀各異、層次豐富的喬木、灌木、花草構成生態的園林景觀,使廣場的空間層次更為豐富,進一步烘托主題。
市政廣場的建成,為2002中國丹徒經貿洽談會和政府行政中心搬遷慶典搭建了一流的舞台,給參加慶典活動的省內外領導、專家、投資者和丹徒人民留下的美好的印象,並以其中心的地理位置,合理的園林布局,富現代氣息和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觀,與政府辦公大樓溶為一體,盡顯丹徒新城作為丹徒政治、經濟、文化、社會中心,環境優美、生態型花園城市風貌。
二、市民廣場(人民廣場二期工程)
市民廣場是丹徒區委、區政府確立的2003年重點項目之一,南北長約950M,東西寬約190M,占地面積約17萬平方米,計畫總投資3800餘萬元。自2003年初開始規劃設計、征地拆遷,7月份全面開工,經過近4個月的緊張施工,至11月16日竣工。
該廣場在設計上主要利用現有地形,以大樹、小景、小品為主,通過綠化造景,水體改造,體現生態公園效果,突出人文性、遊憩性。活潑的曲線構圖、率性的直線橫穿道路,及動態的圓形活動小空間,構成了市民廣場的主要設計元素。軟質鋪裝——大片的草坪、樹林、不對稱的構圖與北面市政廣場的對稱嚴謹、以硬質為主的風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廣場南片定位為生態廣場,以自然流貫穿南北,臨溪設定自然山林景觀、兒童活動場、老年活動區、森林氧吧四個區域。利用現有地形,改造微地形,營造森林氧吧、自然山林景觀。緊扣生態主題,以卵石、野山理水,使溪流從其間潺潺流過,與南側規劃相呼應。林間水邊有開放草坡,供人們享受陽光,有健康卵石步道穿行其間。兒童、老年活動場有開闊的空間,設定各種組合健身器具。
廣場北片定位為市民廣場,是由生態廣場向人文過渡的空間。通過對自然中的空氣、陽光、水的素材的提煉,濃縮抽象成五個別具特色的空間,即廣玉蘭廣場、文化園區、銀杏園、紀念園區和情侶園。此廣場為生態廣場的延續,改造原有水面形成大水兩個水域使其位於中軸線盡端,作為視覺中心,圍繞大水面,設定了高低借落平台,木廊小屋,點綴頑石,將水源由上游引入,使水體周邊生態形式多樣化。廣場最北端是以丹徒市樹為名的廣玉蘭廣場,是作為承前啟後的景觀廣場,也是整個水系的發源地。
市民廣場的建成,創造了豐富多彩的綠色空間,充分體現“生態、自然”的環境特色,進一步完善新區的生態環境,提升了新城的城市品位。
三、農業生態觀光園簡介(人民廣場三期工程)
農業生態觀光園,位於市民廣場南側,占地面積240畝,東西寬250米,南北長500米,計畫總投資410萬元,由區城投公司負責組織實施,於2005年7月中旬開工建設, 9月10日竣工。
農業生態觀光園設計以疏林草坪為主,講求因地制宜,在原有地形的基礎上,稍加整理,充分利用原有的水池和小河,選用鄉土植物,通過合理的配置,使綠地形成相對穩定的生態群落,同時也為將來景區的建設和發展預預留足夠的空間。
該公園的建成,為市民提供一處面積較大、環境優美,集遊憩、休閒為一體的公共綠地。同時進一步打通了丹徒新區南北向生態軸線,與以谷陽大道為主的東西向綠化軸線一道,盡展“生態、自然”的城市風貌,丹徒區規劃展示館是農業生態觀光園標誌型建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