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丹坊耀日
- 地理位置:濟南
- 高:8.38米
- 寬:14.7米
建築特點,修建歷史,逸聞趣事,
建築特點
丹坊高8.38米,闊14.7米,立於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石砌台階之上。坊頂呈“三階錯落”式,上覆金黃色琉璃瓦,顯得富麗堂皇。它飛檐起脊,造型優美,脊上和微翹的檐角上,各飾有脊獸;檐下有雲頭斗拱。黃色琉璃瓦覆蓋,檐下雲頭斗拱承托,額枋彩繪著“旭日雲鶴”、“金龍戲珠”、“西番蓮”等五彩繽紛的圖案。丹坊正中匾額上書有“大明湖”三個渾厚古樸的鎦金大字。整個建築在陽光的映照下,顯得金碧輝煌,熠熠生輝,格外宏偉壯觀,於是人們譽稱它為“丹坊耀日”。
修建歷史
提起丹坊的修建歷史來,“老濟南”們記憶猶新。原來,大明湖公園南門一帶在解放前是一處大大的磚木結構的穿堂門廳。門廳東西有山牆,玻璃門窗。廳里有許多小販在夏秋季節叫賣蓮蓬荷花、脆蘿蔔、嫩藕之類的明湖特產。解放後,為建造大明湖的南大門,1952年特地從芙蓉街北端濟南府學文廟,將其木質結構的牌坊移來。1984年因原木製建築腐朽,於是就依據牌坊原樣改建成目前這種鋼筋混凝土七彩牌坊。
逸聞趣事
關於丹坊匾額上鐫刻的“大明湖”三個大字,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逸聞趣事。據說當年移建大明湖南門牌樓時,曾邀請了省城的幾位書法家為其題寫匾額。後經有關專家和領導審評遴選,結果竟無一幅被選中。幾經討論研究,最後只得依照牌坊西側所立的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大明湖”石碑字跡鐫刻于丹坊匾額之上。“大明湖”石碑原為登州(今蓬萊)人於書佃的手筆,於書佃曾於清嘉慶年間任濟南府學訓導,是當時著名的書法家。□任寶禎、連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