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黨,1906年成立。曾先後稱農村居民聯盟、農民聯盟和中間力量,1988年6月改為現名。為議會第二大黨。...
中間黨(Estonian Center Party),現為愛沙尼亞執政黨,成立於1991年。屬中左翼政黨,黨主席為於里·拉塔斯(Juri Ratas),現任總理。現有黨員約1.4萬人。...
芬蘭中間力量(TheCentreinFinland):簡稱中間黨,1906年成立。曾先後稱農村居民聯盟、農民聯盟和中間黨,1988年6月改為現名。黨員28.6萬人。二次大戰後一直入閣。...
1947年6月21日由中國洪門自治黨、民生共進黨、國民自由黨等三黨首領楊大孚、林棟海、樊崧甫等聯合發起組織,在上海成立。該聯盟成立時曾發表宣言及政治主張。其政...
愛沙尼亞中間黨(愛沙尼亞語:Eesti Keskerakond)是愛沙尼亞中間派社會自由主義政黨。該黨為歐洲自由民主改革黨成員。...
中間黨(Centerpartiet),瑞典政黨,1913年成立,原名農民協會,1958年改為現名。現有黨員約4.3萬人。反對加入歐盟和北約、反對中央集權,強調環保。主席安妮·略夫(Annie...
挪威中間黨(英文:CentreParty、挪威語:Senterpartiet)奉行自由主義和中間路線的挪威農業政黨,1920年成立。代表農場主和家庭農戶利益,堅決反對加入歐盟。 從其成立到...
中間黨(Centre Party):挪威在野黨,1920年成立。代表農場主和家庭農戶利益,堅決反對加入歐盟。黨員1.9萬人。主席特呂格韋·施拉斯沃德·維杜姆(Trygve Slagsvold Ve...
民主黨派,指在中國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黨,除執政黨中國共產黨以外的八個參政黨的統稱。它們是: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國民主同盟、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國民主...
溫和聯合黨(Moderata samlingspartiet),常簡稱作溫和黨(Moderaterna),是瑞典中間偏右、自由保守主義政黨。2006年至今,溫和黨與中間黨、自由人民黨和基督教民主黨合...
中國民主同盟,簡稱民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愛國統一戰線的組成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現有的民主黨派之一。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參政黨,主要由從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學技術...
挪威社會主義左派黨(挪威語:SosialistiskVenstreparti,北方薩米語:SosialistalasGurutbellodat)縮寫SV,是一個挪威民主社會主義政黨。2005年,因參與挪威工黨和挪威中間黨...
“共和國前進”運動(法語:La République En Marche !),現為法國執政黨。前身為馬克龍於2016年4月領導創建的政治團體“前進”運動。核心創始成員大多來自社會黨...
芬蘭中間力量(TheCentreinFinland):簡稱中間黨,1906年成立。曾先後稱農村居民聯盟、農民聯盟和中間黨,1988年6月改為現名。黨員28.6萬人。二次大戰後一直入閣。...
六六民主黨(Democraten 66,D66),荷蘭政黨,1966年由工黨、自由黨中分裂出來的左翼分子組成。現有黨員約2.8萬人。系中間黨派,20世紀70年代以來四度參與組閣。2017年...
1946年8月,國家社會黨與民憲政黨合併,組成中國民主社會黨,為主要領導人之一。在此前後,著文反對蔣介石的獨裁統治,宣揚走“中間道路”。...
共和未來黨(Repubblica Futura):執政黨,成立於2016年,由中間黨派“人民聯盟”和“共和國聯盟”組成,在議會擁有11個議席。10號公民運動(Civico 10):執政黨,成立於...
1980年中間黨拿下一席荷蘭下議院席次。1990年代,分裂出的中間民主黨更引人注目,但仍是政壇上的邊緣小黨。2002年,被視為是右派民粹主義的皮姆·佛特因名單(Pim ...
(3)“未來”黨(YESHATID):2012年4月成立的世俗中間黨派,主要支持者為中產階級,主席為亞伊爾·拉皮德。在2013年第19屆議會選舉中一舉獲得19席,成為議會第二大黨...
法羅群島(法羅語:Føroyar,丹麥語:Færøerne,英語:Faroe)是北歐國家丹麥的海外自治領地。地理位置介乎挪威海和北大西洋中間,處於挪威到冰島之間距離一半的...
於里·拉塔斯,1978年生,畢業於塔林理工大學經濟學專業,2000年加入中間黨。現任愛沙尼亞共和國總理,中間黨主席。...
一、中國共產黨的探索和對中間黨派的拒斥 二、中間黨派的政治主張及其對中國共產黨的排斥 第三節 中間黨派支持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一、中國共產黨舉起抗日民族...
2007年3月18日,議會選舉,中間黨獲得200個議席中的51席,聯合黨獲得50席,社會民主黨獲得45席,左翼聯盟獲得17個議席,綠色聯盟獲得15個議席,瑞典族人民黨和基督教...
中國政治發展的內在聯繫,從中得出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是中國社會特殊的歷史條件的產物,是中國共產黨人積極努力爭取、中間黨派人士密切...
但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國民黨日趨反動,在加強其一黨獨裁統治的同時,又採取各種手段打擊迫害包括張君勱在內的各中間黨派領導人和愛國民主人士,張於是逐漸改變了對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