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醫學科學理論研究》是2008年中醫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立希。
基本介紹
- 書名:中醫醫學科學理論研究
- 作者:李立希
- ISBN:9787801746504
- 定價:42.00元
- 出版社:中醫古籍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年10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中醫醫學科學理論研究》是2008年中醫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立希。
《中醫醫學科學理論研究》是2008年中醫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立希。內容簡介 《中醫醫學科學理論研究》回到科學的源頭,客觀地論證中醫的科學地位,並系統地闡述了中醫醫學科學理論。中醫學是醫學複雜性科學,它是以整體論為基礎的...
近40年來,中醫藥科學研究發展較快,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在防治疾病和衛生保健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主要內容 中醫藥科學研究在總體上可分為醫學研究和藥學研究兩大門類;根據研究性質又可分為臨床研究(套用研究)、基礎理論研究和開發研究...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成立於1985年4月,是在原中國中醫研究院中心實驗室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是全國惟一一所主要從事中醫基礎理論研究的國家級研究所,世界衛生組織確認的傳統醫學合作中心。設有5個中醫基礎理論研究科室(藏象學...
然而,陰陽五行屬於中國古代哲學範疇,將哲學和醫學混為一談,這使得部分人不能信服,也成為了質疑其科學性者的把柄。基本定義 中醫學屬於在陰陽五行理論指導下、從動態整體角度研究人體生理病理藥理及其與自然環境關係、尋求防治疾病最有效...
《中國傳統醫學理論體系的科學性研究》是2016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嚴金海。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中醫科學性問題,以科學的性質和特徵為基礎,介紹了醫學的發展歷史、中醫在醫學發展過程中的地位,闡述了中醫和西醫概念的含義與關係、...
中醫氣學理論分析、對陰陽理論有關問題的討論、中醫氣化理論、對藏象理論有關問題的討論、人體結構與平衡、如何建立中醫學概念範疇體系、東西方醫學的比較研究、中醫現代化與中西醫結合等八個部分。
第一節 科學研究方法概述 第二節 中醫藥傳統研究方法 第三節 中醫藥現代研究的常用方法 第三章 科研選題 第一節 科研選題的原則與思路 第二節 科研選題的程式和注意事項 第四章 科學假說 第一節 假說是自然科學理論發展的形式 第...
《中醫基礎理論專題研究》對高等中醫藥院校、科研院所,以及與中醫藥學相關的研究者、研究生、中醫藥從業人員,具有參考價值。作者簡介 鄭洪新,1952年10月生。中共黨員。醫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遼寧中醫學院中醫基礎理論教研室...
WHO在2002年5月26日發表“2002-2005年傳統醫藥研究全球策略”,邀請全球180餘國將替代醫學納入該國的醫療政策。中醫進程 上個世紀末本世紀初(1996年起),古典中醫基礎理論有了創造性的發展,一系列全方位的,中醫科學化、現代化的中醫...
藏象理論教學中的誤區與對策 原版骨科學教材對中醫傷科學雙語教材編寫的啟示 臨床教學 影響中醫床邊教學質量有關因素的分析與對策 《傷寒論》“太陽病”教學必須要搞清的幾個問題 談中醫臨床帶教的特點與人才培養 臨床醫學院學生中醫學教學...
《中醫基礎理論體系現代研究》是2002年7月廣東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基礎理論體系現代研究》編委會。 編輯推薦 中國傳統醫學是在中國傳統文化大背景下形成的,融會和交叉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巨大成功。它是中華...
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黃疸證治淺析 楊繼洲針灸臨床思維探析 毒邪在肝豆狀核變性致病中的作用 從絡病理論探討轉移性骨腫瘤的發生機制 論疾病易感基因多態性與中醫證候的多樣性 從中醫腦髓理論探討缺血性腦卒中後內源性神經功能修復 ...
現就職於煙臺大學校醫院,主要從事消化系統疾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及中醫學人體結構理論研究。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醫學科普文章160餘篇。關於人體隱態系統與顯態系統系列論文的發表已引起醫學界的廣泛關注。孫喜靈,男,1964年10月生於山東省...
中國中醫科學院重點學科中醫診斷學後備學科帶頭人。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道德委員會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基礎理論專業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亞健康防治協會常務理事,世界中醫藥聯合會...
1977年,研究院建立骨傷科研究所。1978年10月,中醫研究院成立學位委員會。1981年,研究院成立中醫古籍出版社。1984年,研究院成立醫藥技術開發公司;11月,成立實驗藥廠。1985年,研究院成立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1986年1月,成立北京針灸...
古代中醫由於受科學水平的限制,對醫學的研究只能就能態而研究能態,所以中醫理論不能深入。現在現代醫學日新月異的發展,我們就能夠進行對產生能態的解剖結構進行研究,用現代醫學闡釋人體能態變化,就是中西醫結合。這是中西醫結合的唯一...
中醫,也稱漢醫,是指以中國漢族創造的傳統醫學為主的醫學,是研究人體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和防治等的一門學科。中醫誕生於原始社會,春秋戰國時期中醫理論已基本形成,之後歷代均有總結髮展。除此之外對漢字文化圈國家影響深遠,如...
狹義的醫學只是疾病的治療和機體有效功能的恢復,廣義的醫學還包括中國養生學和由此衍生的西方的營養學。世界上醫學主要有西方微觀西醫學和東方巨觀中醫學兩大系統體系。醫學的科學性在於套用基礎醫學的理論不斷完善和實踐的驗證,例如生化、...
中醫兒科學是以中醫學理論體系為指導,中國傳統的中藥、針灸、推拿等治療方法為手段,研究自胎兒至青少年這一時期小兒的生長發育、生理病理、餵養保健,以及各類疾病預防和治療的一門醫學科學。中醫兒科學薈萃了中華民族數千年來小兒養育和...
《臨床醫學研究(套裝共3冊)》著重闡述了中醫髒象、經絡所體現的人體生理、病理,以及病因、診斷、辨證、防治等基本理論。介紹了中醫學的發展概況、中醫理論體系的基本特點和學科體系;主要介紹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藏象、精氣血津液和經絡...
關於中醫理論研究的目標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眾說紛紜,而有一項研究結果不能不提。1999年國家科技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開展了《中醫現代化科技發展戰略研究》軟課題研究,全國百十餘位專家、學者參加了十餘次研討會,分析了如今醫學...
傳統中醫是從信息科學的角度解決問題的。傳統中醫與現代醫學作為兩種完全不同的醫學理論,其治療方法和治療思路也完全不同。現代醫學治療疾病,是從物質的角度,利用藥物方法解決問題,利用外在力量,實施對抗性治療疾。中醫治病則不然,不...
《天池傷科醫學叢書》主要分為5個分冊,分別將劉栢齡醫案、學術思想、脊柱病診治研究、骨傷手法和中醫骨傷科學理論研究闡述出來,概括了劉栢齡劉老從醫70年來臨床研究。劉柏齡深明經旨,融於實踐,確立“治腎亦即治骨”學術思想,為...
2.國家自然基金會委員會生命科學部中醫學與中藥學科主任 王昌恩教授 熱情鼓勵 3.《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主編,原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所長孟慶雲教授 熱情的肯定和鼓勵 4.上海的沈自尹院士的研究團隊如果時機成熟,可以合作...
姜春華是我國現代著名中醫、中西醫結合學家。他從醫數十年,勤耕不輟,學貫中西,講究科學,屢有創新。中醫學是一門有非常實用價值的科學,學習《中醫與科學:姜春華醫學全集》,定能體會到姜春華在理論和實踐上對中醫科學研究、中醫和...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認為這是參考書,不是教學書,可以出版。筆者認為本書可以使我們了解中醫學理論是由幾個性質不同部分的學說組成的,彼此間有者符合醫學科學,有者則是神學理論;有者相成相因,有者因架構不同則水火...
姜春華是我國現代著名中醫、中西醫結合學家。他從醫數十年,勤耕不輟,學貫中西,講究科學,屢有創新。中醫學是一門有非常實用價值的科學,學習《中醫與科學:姜春華醫學全集》,定能體會到姜春華在理論和實踐上對中醫科學研究、中醫和...
畢業於山東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並參加自學考試取得山東師範大學頒發的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證書。人物介紹 張承龍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探討中式人體生物鐘理論。於1990年參加了在山東泰安舉辦的“國際周易與中醫學術研討會”,有論文在大會上...
研究院匯集京城和民間中醫理論和實踐資源,以專職研究員和特約研究院橫向聯合、優勢互補的形式,傳統中醫和現代醫學縱向對接、理念互鑒的模式,科學研究和臨床基地相統一的實踐,深入開展中醫藥科學研究與探索,並將高科技成果快速轉化為系列...
中國中醫科學院養生保健研究中心是中國中醫科學院直屬的從事中醫養生保健理論研究、技術開發及其諮詢服務、產品研製、技術推廣、專業培訓及科普宣傳等工作的專業機構,是中國中醫科學院在養生保健領域唯一對外合作交流的視窗。中心成立於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