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理論專題研究

中醫基礎理論專題研究

《中醫基礎理論專題研究》是2009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鄭洪新

基本介紹

  • 書名:中醫基礎理論專題研究
  • 作者鄭洪新
  • ISBN:9787117108256
  • 定價:33.00元
  • 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
  • 出版時間: 2009年1月1日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一是中醫學關於臟腑功能、生命物質、經絡理論、體質學說的理論研究;二是中醫學對病因、發病、證候病機學說的基本認識;三是中醫學關於養生、預防、治病的原則方法;四是中國傳統文化、思維模式對中醫學理論及其研究方法的指導作用;五是五運六氣學說在中醫學的套用。
《中醫基礎理論專題研究》對高等中醫藥院校、科研院所,以及與中醫藥學相關的研究者、研究生、中醫藥從業人員,具有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鄭洪新,1952年10月生。中共黨員。醫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遼寧中醫學院中醫基礎理論教研室主任,科技處處長。
鄭洪新教授多年來從事中醫基礎理論學科的教學、科研工作,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基礎理論重點學科帶頭人,遼寧省普通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擔任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留學生等多層次的授課任務,每年都超額完成教學工作量,已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14名。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主持國際合作項目、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省科委、省教委科研項目等10項,其中,“肝鬱脾虛證慢性胃病病理機制研究”獲1998年度遼寧省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2000年度遼寧省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老年人肝氣虛血瘀證免疫病理改變的研究”獲1996年度遼寧省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編著《黃帝內經要覽》(日文版)一書獲1997年度遼寧省醫藥科技進步一等獎。出版專著、教材、教學參考書14部,發表在國內外刊物、學術會議的論文40餘篇。
曾獲得1995年“全國優秀教師”、“中國百名傑出青年中醫”、“遼寧省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1996年遼寧中醫學院優秀教師標兵;1999年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入選者”、“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0年瀋陽市科教系統“突出貢獻女知識分子”、瀋陽市“優秀專家”;2002年瀋陽市“勞動模範”;2004年遼寧省“五一獎章”;2006年遼寧省“教學名師”;2008年第八屆瀋陽市優秀科技工作者等稱號。

圖書目錄

引言
一、中醫基礎理論學科的內涵與外延
(一)中醫基礎理論的概念
(二)中醫基礎理論學科分類的國家標準及行業標準
(三)對中醫基礎理論學科內涵和外延的思考
二、中醫基礎理論學術研究的發展
(一)中醫基礎理論學術發展的需求分析
(二)中醫基礎理論學術研究發展現狀
(三)中醫基礎理論學術研究發展思路
第一章 中醫學的人體生命觀
第一節 人類生命活動
一、氣為構成生命的原始物質
二、水為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
三、土為萬物化生的根本
第二節 人體生命特徵及其規律
一、人體生命特徵
(一)形體一精神統一特徵
(二)生長一生殖一衰老特徵
(三)氣機一氣化特徵
(四)調節整合特徵
二、人體生命活動規律
(一)生命過程的一般規律
(二)生命活動中的周期律
三、人體生命活動的社會屬性
第三節 中醫學對人體生命觀的研究
一、生命健康觀念
(一)健康概念及其內涵
(二)生命健康質量評價
二、生命複雜系統
三、生命全息論假說
(一)中醫學“生命全息論”理論及其套用
(二)中藥學“生物全息論”理論及其套用
第二章 藏象功能系統
第一節 五臟氣血陰陽功能系統
一、心氣血陰陽的生理功能
(一)心氣血陰陽的概念
(二)心氣血陰陽的綜合功能表現
二、肺氣血陰陽的生理功能
(一)肺氣血陰陽的概念
(二)肺氣血陰陽的綜合功能表現
三、脾氣血陰陽的生理功能
(一)脾氣血陰陽的概念
(二)脾氣血陰陽的綜合功能表現
四、肝氣血陰陽的生理功能
(一)肝氣血陰陽的概念
(二)肝氣血陰陽的綜合功能表現
五、腎精氣陰陽的生理功能
(一)腎精氣陰陽的概念
(二)腎精氣陰陽的綜合功能表現
第二節 六腑、奇恆之腑氣血陰陽功能系統
一、六腑氣血陰陽
(一)六腑氣血的概念及其生理功能
(二)六腑陰陽的概念及其生理功能
二、奇恆之腑氣血陰陽
(一)奇恆之腑與氣血的關係
(二)奇恆之腑與陰陽的關係
第三節 五臟整體聯繫與生命活動調節
一、精神情志活動的調節
二、呼吸功能的調節
三、消化吸收排泄功能的調節
四、血液生成循行的調節
五、津液代謝的調節
六、感覺及運動的調節
七、生長發育生殖的調節
第三章 精氣神學說
第一節 精
一、精的概念
(一)中國古代哲學的精
(二)中醫學的精
二、精的分類
(一)先天之精
(二)後天之精
三、精的生理功能
(一)激發和推動功能
(二)生氣和養神功能
(三)濡養和防禦功能
(四)生髓和化血功能
第二節 氣
一、氣的概念
(一)中國古代哲學的氣
(二)中醫學的氣
二、氣的命名
三、氣的運動與變化
(一)氣機
(二)氣化
四、氣的生理功能
(一)推動作用
(二)溫煦作用
(三)防禦作用
(四)固攝作用
(五)營養作用
第三節 神
一、神的概念
(一)中國古代哲學的神
(二)中醫學的神
二、中醫學的神志學說
(一)精神活動之神
(二)思維活動之神
(三)情志活動之神
三、神與臟腑
(一)心藏神
(二)腦為元神之府
(三)五臟神與五志
四、神的生理功能
(一)調節人體的生命活動
(二)調節臟腑的生理功能
(三)調節精氣血津液的代謝
第四章 經絡通路系統
第五章 中醫體質學說
第六章 中醫病因學說
第七章 發病與症候病機
第八章 疾病防治原理
第九章 養生原則與方法
第十章 河洛易學理論與中醫學
第十一章 中醫學的研究方法
第十二章 五運六氣學說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