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信息科學

中醫屬於信息科學,稱之為“中醫信息科學”。傳統中醫學作為一門既古老而又現代化的信息科學,具有自身的特點和優勢。說是古老的信息科學,是指其源遠流長;說其是現代的信息科學,是指其科學方法在諸多方面超越了現代科技的認知,中醫對信息概念的認識是原創性的,中醫信息科學方法是超前性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醫信息科學
  • 外文名:The docto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formation sciences
學科情況,名詞來源,人體信息刺激,診療活動,技術方法,保健養生,技術優勢,科學學派,臨床著作,

學科情況

中醫作為一門信息科學,擅長採用多種信息技術開展診療服務。中醫診療疾病的主要技術手段是辨證論治,辨證論治是通過望、聞、問、切的信息技術採集人體變化信息,參照天、地、人系統之間的信息聯繫,利用中醫陰陽五行、髒象、經絡等信息理論,採用信息干預人體功能活動狀態的技術而達到調控疾病之目的。目前,傳統中醫使用“辨證”技術採集到的信息,是現代醫學理化手段檢查所達不到的信息,是從化驗單、影像、心電圖等無法反映出的信息,但這些信息恰恰是中醫辨證論治的重要診療信息,這些診療信息則是中醫因人、因天、因地制宜,進行整體辨證施治的重要依據。
傳統中醫學的核心思想是信息科學觀,中醫運用信息科學的觀念研究事物,運用信息技術方法解決問題。中醫診斷是在整體觀的指導下,基於天人合一觀念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信息科學。中醫治療是採用信息干預人體功能活動的方式,因勢利導,利用人體信息功能消除致病因子,通過信息調控使機體恢復健康功能。
中醫博大精深,方法簡單,往往越簡單的東西越是難以讓人理解。中醫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運用最簡捷的信息科學方法診療疾病,這是傳統中醫的最大優勢所在。中醫信息科學方法作為傳統中醫診療疾病的核心技術,信息科學方法是傳統中醫的所在精髓。
總之,在中醫理論體系中,中醫所說的陰陽、五行、藏象、經絡等概念都屬於信息的概念,所說的五臟六腑、氣血等功能都屬於人體的信息功能,傳統中醫即屬於一門典型的信息科學。

名詞來源

針灸技術作為一門最古老的中醫技術,實質上則屬於一門信息技術。因為針灸向人體輸入的是信息刺激,通過針或灸的信息刺激作用,引起肌體進行自我調控,以此調治了相應的疾病。中醫信息技術作為中國古代發明的一種實用技術,中醫信息技術也是中國最偉大的技術發明。
針灸作為一種最典型的信息技術,也是傳統中醫最早的一種信息技術發明。所以,中醫信息技術的發明,遠遠高於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並且可與四大發明齊名,並稱為中國古代的五大發明,中醫信息技術並列為五大發明之首。
在幾千年前,我國古人即發明了種種信息治療技術方法,中醫技術就是一門信息技術。中醫利用針灸、刺血、推拿、導引等方法治病,中醫採用這些不吃藥、不打針的方法治病即屬於一類信息治療技術,中醫採用信息技術治病真是不用一槍一炮、不費吹灰之力即可取得良好效果,由此說明了祖國傳統中醫學技術之高明。在中醫信息治療中,最常用的信息治療技術是針灸、推拿按摩、氣功、導引、情志療法、中藥外治、中藥內服等方法,均屬於中醫信息技術的範疇。最典型的中醫信息治療技術,是針灸、中藥外治、中藥內服、中藥汗吐下攻邪治病。其中,在中藥內服治病中,作為群方之道的“桂枝湯”就是屬於一種信息治療技術。

人體信息刺激

凡是能夠引起肌體反應的各種刺激,均可成為信息。實際上,信息作為一類信號刺激,對於來自於肌體內外環境中的各種刺激反應,即屬於信息的範疇。
1、肌體外環境的信息
在人體外的環境中,如溫度劇變中的寒、熱,射線,噪聲,強光,電擊、低壓、中毒,創傷,感染,月球潮汐,太陽黑子爆發,針灸刺激、中藥外敷刺激,等等。這些刺激作為應激原,均可刺激肌體產生應激反應,均屬於信息的範疇。
2、肌體內環境的信息
在人體的內環境中,內環境失衡也是一類重要的信息應激原。例如,手術創傷、外傷,肌體酸鹼平衡改變,血液成分的改變,肺功能低下、心功能低下、心律失常,肝功能低下、腎功能低下,臟腑功能紊亂,植物神經系統功能失調,等等。這些刺激作為應激原,均可刺激肌體產生應激反應,也屬於信息的範疇。
3、心理、社會環境的信息
大量醫學研究證明,心理、社會因素是現代社會中重要的信息應激原。在現代社會中,工作、學習、生活、就業、經濟等方面的壓力,複雜的人際關係,住房和交通擁擠,孤獨、寂寞,婚姻變故、家庭不幸,天災人禍,疾病困擾,一句話、一個手勢、一種表情、一個字、一種形態,等等,均作為一類信息應激原,皆可引起人心理性的應激反應。
4、傳統中醫學的信息
在中醫學中,針灸、推拿按摩、中藥外用等作用,以及中藥內服等作用,都對人體都產生一定的反應,所有這些刺激作用都屬於信息刺激。實際上,在中醫診療中,使用的信息種類是變化莫測的,使用的信息技術是千變萬化的。醫法無窮,萬法歸宗於信息療法。

診療活動

傳統中醫是從信息科學的角度解決問題的。傳統中醫與現代醫學作為兩種完全不同的醫學理論,其治療方法和治療思路也完全不同。現代醫學治療疾病,是從物質的角度,利用藥物方法解決問題,利用外在力量,實施對抗性治療疾。中醫治病則不然,不像現代醫學治病那樣從物質的角度解決問題,而是從信息的角度,利用信息干預人體功能活動的技術手段,因勢利導,通過調控肌體內在功能活動的方式進行自我調治。也就是說,中醫治病是在“以人為本”的醫學理念指導下,採用藥物或者非藥物的信息方法,誘導肌體釋放內在信息調控潛能的發揮,依靠自身內在的力量祛除了疾病。
1、中醫辨證論治屬於一種信息高技術
在中醫信息技術中,最典型的信息技術莫過於中醫的辨證論治了。辨證論治作為傳統中醫學的核心方法論,它是中醫診療的一種標準化信息技術。辨證論治作為中醫診療的一種標準化信息技術,是通過望、聞、問、切的方法採集天、地、人等系統之間的信息,根據中醫陰陽、五行、藏象、經絡等理論,以此制定出治療疾病的理、法、方、藥,從而對疾病能夠獲得準確無誤的診療,最大限度地提高臨床診療效果。在人的生命活動中,肌體內在的生命活動變化必然會以一定的方式表現於外,這些表現於的變化都是以信息的方式顯現於外的。比如,通過觀察患者的膚色、大小便、精神等變化,觀察患者說話語氣、神態、聲音等變化,觀察患者的脈搏變化,再通過詢問方式了解患者更多的情況,通過望、聞、問、切的方式所採集到患者的這些變化均是屬於信息的範疇,然後再利用採集到的這些病變信息進行準確診斷和治療。這一診療過程,即屬於中醫辨證論治的過程,辨證論治是中醫診療的一種信息高技術,
“辨證論治”作為中醫診療疾病的一種信息高技術,失之毫釐則謬之千里。“論治”的前提是“辨證”,只有精準的“辨證”才能取得精準的“論治”,只有“辨證”越準確才能夠取得最佳的治療效果。相反,在辨證論治中,如果“辨證”不準則難以取得預期的“論治”效果,不準確的“辨證”最終會導致“失之毫釐而謬之千里”的論治結果。因此,辨證論治作為中醫診療疾病中的一種標準化信息高技術,整個辨證論治的過程始終都要精準無誤,“辨證”要求是抓準與疾病相關係統發展變化的規範性信息,以此“論治”才能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否則,在“辨證”環節上失之毫釐,那么“論治”則謬之千里。這就是辨證論治的最大特點和優勢。
2、中醫治療屬於一種信息技術
傳統中醫是以信息技術手段診療病疾的。傳統中醫的最大特點就是擅長使用最簡單的信息技術方法診病、治病、防病、保健養生,傳統中醫的最大優勢就體現在中醫信息技術上,信息技術是傳統中醫的精髓所在。傳統中醫擅長使用信息技術治病,中醫信息技術作為至臻至簡之術,具有簡、便、廉、驗的特點和優勢。
傳統中醫技藝的精髓就體現在中醫信息技術上,中醫技藝作為一種信息高技術,中醫治病是通過最簡捷的信息技術方法開展的。在臨床上,許多中醫技術方法治病,行之有效,堪稱良方妙法,“治療”與“疾病”之間往往是風馬牛不相及,治療疾病所用的中藥並不遵循現代藥理學的原理,而是屬於傳統中醫學的一類信息技術。今天,我們不能因為不知道其中的醫理而否定其內在的信息科學內涵。
中醫療法大都屬於信息療法,並不屬於物質作用的藥物療法。在傳統中醫信息技術治療中,往往是越簡單的東西,越不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反而是易被人誤解,甚至被人視為雕蟲小技,不屑一顧,不值一提。中醫採用信息技術治病,至臻至簡,治法簡單,已簡單到令人難以理解和解受的地步。
在中醫信息治療技術中,臨床上最常見的信息技術就是針灸,針灸療法是我國勞動人民最早發明的中醫信息治療技術。針灸作為中醫外治方法的一種典型代表,因其療法顯著,故而至今仍然在臨床上被廣泛套用。在採用針灸方法治病的過程中,針灸刺激作為一種信息刺激方式,刺激人體進行相應的信息反應活動,通過人體自身的信息反饋調節作用而調治了百病。因此說,針灸療法屬於一種最典型的信息技術。
在臨床上,除了針灸療法屬於信息技術之外,中醫還有其它許多的治療方法,比如推拿、按摩、點穴、中藥外治、情志療法、祝由療法、氣功導引等方法,也都屬於中醫信息療法的範疇。其中,中藥外治作為針灸的一種變通之法,它是屬於一類“以藥代針(灸)”的信息治療方法。在中藥外治中,外治中藥所含的一個個刺激性的化學物質分子如同一個個微型的分子大小的“分子針(灸)”刺激人體肌膚,如同針灸刺激人體一樣,中藥外治作為針灸的一種變通之法,如同針灸一樣也屬於一種最典型的信息治療技術。類似地,中藥內服治病與中藥外敷治病一樣,大同小異,也屬於一種“以藥代針(灸)”的信息治療方法,它是通過信息調控作用方式實現的。可以說,傳統中醫治療的本質,無論是藥物方法,還是非藥物方法,都是通過信息干預人體功能活動狀態的方式實現,即通過信息干預的手段來影響並改變人體功能活動,以此恢復人體健康的功能。
3、中醫治療的本質是信息干預人體功能活動
人體具有極高的自愈力。對於疾病而言,許多疾病依靠肌體自愈力都可不治自愈,人體所患的每一種疾病都具有自愈的傾向。治病之目的,無非是利用種種手段和方法,因勢利導,調控肌體內在功能,利用肌體自身的力量,藉助人體自愈力來戰勝疾病。
中醫治療疾病,在大多情況下並不是直接針對病因進行治療,而是針對病證,從側面著眼,在信息刺激的誘導下利用肌體自身的內在功能調治了疾病,這屬於一種主動的信息干預過程。因此,中醫採用信息方法調控疾病,利用信息作用對人體功能活動進行適度的干預,在很大程度上調動了肌體自愈力,讓肌體恢復自愈功能。
傳統中醫治病過程,遵循人體功能活動固有的內在規律,因勢利導,從肌體外部或內部給予人體輸入有效的信息刺激,信息刺激肌體後引起“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反饋調節,信息對人體功能活動進行適度的干預,利用信息具有“一兩拔(破)千斤”的調控作用,通過肌體自身的調控力量而調治疾病。這樣,中醫採用簡捷信息干預技術防治了疾病,傳統中醫最大優勢也正體現在信息干預技術上。
在中醫信息治療中,在很多情況下,有許多治療方法、藥物與疾病之間往往是風馬牛不相及的。那么,中醫信息治療之所以能夠治療並治癒多種疾病,也正是在利用肌體自身的內在功能進行自我調治的。可以形象化地說,在中醫使用種種信息方法治療疾病的過程中,只要給予肌體輸入一定的信息刺激,通過信息干預人體功能活動的作用方式,信息干預產生因勢利導的作用,即可引起肌體進行自我調控,利用自身的潛能進行自治,形如利用槓桿撬動物體的作用原理一樣,信息刺激只是起到一種撥動肌體潛能暴發作用的開關按扭。信息刺激在這一撬動肌體潛能暴發作用的過程中,在此處一經治療的信息刺激作用即刻撬動彼處的肌體潛能暴發,激發彼處的肌體進行反應活動,並在人體自身信息反饋的調節作用下,由此及彼進行連鎖調控,以此消除了肌體內的種種疾患。歸根到底,中醫治療疾病的實質就是通過信息方式干預人體功能活動的方式,利用信息激發肌體自身的調控能力,利用自身力量戰勝了疾病,其本質即屬於信息對人體功能進行適度干預的主動調控作用過程。

技術方法

中醫信息技術方法
中醫療法,分為中醫內治和中醫外治。中醫外治,分為針灸療法、中藥外治、七情療法等。其中,針灸療法、中藥外治、七情療法等中醫外治療法,中醫的汗、吐、下之法攻邪治病,中藥熏蒸、洗浴、灼燒等方法,這些治療方法均屬於一類典型的信息療法。我們學習祖國傳統中醫學,首要的工作是定位好傳統中醫學的科學性質,只有明白了傳統中醫學的科學性質是一門信息科學,如此才能學習好、掌握好並把握好傳統中醫學真諦。在現實工作中,有許多中醫工作者,一生都在傳授、學習和運用中醫,但始終就不能明白傳統中醫學到底是一門什麼樣性質的科學,實在是甚為遺憾。可以說,對於每一位中醫者而言,只有把傳統中醫學定位在信息科學上,如此才能學習好、掌握好並把握好傳統中醫學真諦,真正發揚光大傳統中醫學!
中醫信息方法有許多許多種,給予人體不同的信息刺激,均能夠刺激肌體進行相應的反應,由此產生諸多的反饋效應。在臨床上,中醫汗、吐、下之法攻邪治病,中醫內治和外治,氣功療法,心理療法,針灸損傷刺激等,都屬於常用的中醫信息技術方法。
1、針灸方法
中醫外治之法,針灸最古。針灸是中醫信息療法的一種典型代表。針灸療法是中醫外治中最典型的一種信息方法。在針灸療法中,針灸作為一種人為創傷,作為一種信息刺激方式,是在針或灸的刺激作用下,刺激肌體神經感受器進行應激反應活動,在應激反應的作用下肌體內相關組織、器官之細胞,產生並分泌出許多種人體內藥,利用人體內藥進行自我調治。
2、中醫外治法
中醫治法,分為內治和外治這兩大方法。中醫外治法,包括針灸、中藥外敷、中藥熏洗、推拿、按摩、點穴、刮痧、放血、拔罐等。在中醫外治中,最典型的中醫外治就是中藥外治,如中藥外敷、熏洗、塞鼻、吹鼻、塞耳、吹耳、塞肛門、塞陰道等。中藥外用作為一種信息刺激方式,在外治中藥作用於人體後,是向肌體輸入信息刺激,刺激肌體做出相應的信息應激反應,肌體產生並釋放出許許多多種人體內藥,由此調控了疾病。對於其它的中醫外治法,也是刺激肌體釋放許多種人體內藥進行實現的。可以說,中醫外治作為一種典型的信息治療技術,也是通過人體內藥實現的。
3、中醫發汗、涌吐、瀉下之法
中醫汗、吐、下之法攻邪治病,是中醫一類超常規的治病方法。中醫汗、吐、下攻邪治病,之所以能夠治療許多種疾病,能夠取得立竿見影之效,原因就是在於發汗、涌吐、瀉下的中藥作為一種信息應激原,刺激肌體進行應激反應,通過兩方面的作用治療的疾病。一方面是,在應激反應的作用下,通過肌體自身的反饋作用,肌體產生並釋放出許許多多種人體內藥,利用人體內藥達到治病目的。另一方面是,在應激反應的作用下,肌體的內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影響並干擾了病源微生物(如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等)的生存條件,由此消除了疾病。中醫汗、吐、下之法攻邪治病作為一種最典型的信息應激療法,也屬於中醫的一種信息治療技術。可以說,中醫中醫汗、吐、下攻邪治病,是利用人體內藥的典型方法之一。
4、中藥內服法
中藥內服是中醫內治的主要方法。中藥內服治病,主要是通過服用複方湯藥進行治療的。每一個中藥湯藥,都是由多味中藥按照君、臣、佐、使的關係組成的。對於每一味中藥而言,又含有成百上千種成分。在中藥內服治病時,由於中藥酸甜苦辣之四性五味具有強烈的刺激性,當中藥煎液服進入胃腸道之後,藥液從口腔進入胃腸道的過程中,在煎藥氣味信息的強烈刺激性作用下,刺激口腔、胃、大小腸等消化道的神經感受器進行一系列的反射活動,由此對肌體產生了相應的生理功效。這樣,在中藥內服治病的過程中,即使中藥湯里不含有治療疾病的有效成分,但是在中藥酸甜苦辣等氣味信息的刺激性作用下,刺激胃腸道植物神經系統進行一系列的條件反射,利用條件反射的反饋調節效應,從而間接調治了百病。這是中藥內服在沒有吸收之前所產生的第一步治病效應,即胃腸道調控效應。
在內服的煎藥進入胃腸道之後,藥液經過胃腸吸收後進入肌體內,由於中藥含有的成分複雜多樣,而且中藥所含的大多數成分與疾病並沒有直接的作用聯繫。所以,當煎藥吸收收進入肌體內之後,許多中藥成分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層次、環節上,刺激肌體進行一系列的條件反射活動,通過肌體內不同條件反射活之間的互動塑造作用關係,內服中藥成分以間接的作用方式影響並改變了肌體內組織器官的生命活動,從而達到調整疾病的治療功效。也就是說,在中藥內服治病的過程中,雖然中藥湯里不含有任何治療疾病的有效成分,但是在中藥成百上千種成分的刺激性作用下,刺激肌體組織器官系統進行一系列的條件反射,利用條件反射的反饋調節效應,從而間接調治了百病。這是中藥在內服吸收之後所產生的第二步治病效應,即五臟六腑調控效應。顯而易見,中藥內服治病是屬於一類條件件反射療法,中藥內服治病是屬於一種信息治療技術。中藥內服治病,儘管大多數的中藥並不含有治療疾病的有效成分,但是利用條件反射的調節效應,能夠激發肌體組織器官釋放出種種生命潛能,由此調治了百病。
5、中醫扶陽療法
在臨床上,大劑量使用溫里祛寒的中藥治病,如生薑、乾薑、附子、川烏、草烏、肉桂、細辛、麻黃、桂枝、蔥白、吳茱萸、硫黃等中藥,則稱為扶陽療法。在中醫扶陽療法中,雖然所用中藥並不含有治療某些疾病有效的化學物質成分,其之所以能夠治療並治癒諸多的疾病,原因就是在於內服扶陽中藥能夠刺激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素糖皮質激素系統等信息系統進行一系列的應急和應激反應,通過信息應急、應激反應的反饋調控作用,調治了諸多的疾病。因此,中醫扶陽療法,如同中醫汗、吐、下之法攻邪治病一樣,同屬一類信息應激技術,而且是屬於一種無形的中醫汗、吐、下攻邪治病之法。
在中醫外治中,天灸發泡也是一種常用的信息應激技術。中藥外敷發泡,稱之為“天灸”,實為一種“以藥代針”的方法,即屬於針灸的一種變通之法。常用外敷發泡的天灸中藥,是大蒜、白芥子、巴豆、斑蟊、馬錢子、胡椒、半夏、天南星、鴉蛋子、毛茛、烏頭、吳茱萸、細辛、篦麻子、生薑、甘遂、威靈仙、花椒、旱蓮草、雷公藤、辣椒、蒼耳草、蔥白、石蒜、水楊梅、白花丹、黃瑞香、桅子、鵝不食草等,凡是外敷引起肌膚發泡的中藥統稱為天灸中藥。在臨床上,內服天灸的中藥治病,同樣能夠刺激肌體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素糖皮質激素系統等信息系統進行應急、應激等一系列的反應,也屬於中醫扶陽療法的範疇,也屬於一種信息應激技術。可以說,凡是具有刺激的中藥或西藥,內服或外敷均可起到信息應激的作用,即屬於信息療法的範疇。
6、人工損傷方法
針灸療法,開創了人工損傷療法之先河。只要給予人體適宜的損傷刺激,即可刺激人體做出相應的應激反應,通過人體自身的信息反饋調節作用而調治相應的疾病。在中醫外治方法中,針灸(如針刺、火針、艾灸、火灸)作為一種人為的損傷,則刺激人體做出適宜的信息反應。再如,外傷刺激(如跌打損傷),人為損傷刺激(如拔罐、刮痧、火燒、飯燙、硫酸灼燒、燒鹼灼燒等),毒物刺激(如內服有毒中藥、西藥、農藥、糞便等,蜂蜇、蠍蜇、毒蛇咬等),都可以做一類信息刺激,向肌體輸入信息,能夠調治相應的疾病。
7、心理學方法
心理學方法是現代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心身互動作用的過程中,心理活動對生理活動產生廣泛而深刻的影響與作用。在心理活動過程中,各種心理活動、各種心理因素分別作為不同的心理信息,在心理信息的刺激作用下神經系統進行種種反射活動,進而作用於內分泌、免疫、呼吸、循環、運動、泌尿、生殖等系統的組織、器官、細胞,產生並分泌出大量的人體內藥,參與肌體內種種生命活動的控制和調節。可以說,一切心理療法都是藉助人體內藥完成的,心理方法也是刺激肌體釋放人體內藥的最經典方法之一。同時,心理療法也屬於一種典型的信息技術
8、氣功療法
氣功養生術是傳統中醫的重要組成部分。氣功分為動功和靜功兩大類。武家以動功修煉為主,儒、道、佛則以靜功修煉為主。在靜功修煉中,又分為調身、調息、調神三種方式,尤其是以調神、調息為主的入“靜”之核心方法。心靜如水,物我兩忘,進而達到“胎息”的狀態。靜功修煉的實質,無非是排除來自於人體內、外環境中的種種不良信息的影響和干擾,清潔和淨化了肌體的內環境,修身養性,讓肌體爆發出最大的生命潛能,以此防治了諸多疾病。顯然,修鍊氣功之靜功,則屬於一門信息技術,而且是屬於一門信息高技術。
在中醫氣功修煉中,斷食辟穀方法又作為一種重要的養生術,同時也屬於一種信息應激技術。在人的生命活動中,飲食和睡眠一樣重要,均是肌體內一種重要的生理和心理活動過程。對於正常人來說,當出現飢腸轆轆時,在胃腸激素的信息反饋作用下,把信號傳遞到大腦中樞神經系統的攝食中樞,由此引起人的攝食行為,如此引起飢餓的條件反射效應。因此,飲食活動是維持消化系統發揮正常生理功能的一種必要活動。在中醫氣功養生中,斷食則被稱之為“辟穀”。當人進行斷食辟穀時,消化系統和大腦中樞神經系統失去了正常飲食的生理和心理活動,斷食辟穀作為一種應激原,能夠刺激消化系統和大腦中樞神經系統進行應激反應,由此讓肌體產生並分泌出多種人體內藥,並在許多種生物活性物質的調節下祛除了許多種疾病。顯然,斷食辟穀是屬於中醫的一種信息技術。
在臨床上,定期進行斷食辟穀,一方面是能夠清潔和淨化肌體內環境,增進身心健康;另一方面是在斷食辟穀的刺激性作用下,能夠刺激肌體進行應激反應,利用應激反應釋放出的多種人體內藥,最終戰勝了許多種疾病。我在臨床上,運用斷食辟穀療法許多年了。我時常採用斷食辟穀方法,一方面是進行保健養生,另一方面為患者治病。對於一些疾病的治療,採用斷食辟穀療法進行治療,確實是能夠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因此,斷食辟穀療法,與中醫汗、吐、下攻邪治病之法一樣,同屬於一類應激療法,的確是治療許多種疾病的大法捷徑。斷食辟穀療法,作為中醫氣功方法的一種,作為中醫的一種信息技術,在臨床上值得大力推廣。
9、現代醫學信息技術
在現代醫學中,也廣泛使用信息技術治療許多種疾病,功效卓著。現代醫學中最常見的信息治療技術,有幹細胞移植、細胞克隆、基因工程、器官移植等,人造電子器官、生物晶片等,心理學方法等,生化檢查、影像學檢查等,所有這些均屬於現代信息技術。可以說,現代醫學日趨向信息技術方向發展,信息技術是現代醫學發展的主流,中西醫共同正向著大信息醫學時代的方向發展。
信息科學是一門種類繁多的科學,分為多種學科。今天,電子通訊、計算機技術、廣播電視、天氣預報等技術,生命科學、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克隆技術、幹細胞移植等科學技術,均屬於一類信息科學的範疇。中醫是一門古老而典型的信息技術,現代醫學則是一門典型的現代的信息技術,中醫和西醫均屬於一門信息科學。中西醫作為一門信息科學,中醫和西醫是屬於兩種完全不同理論體系的信息科學。中醫作為一門古老的信息科學,是從巨觀世界上、從感性認識上掌握並把握人體與大自然之間的信息作用關係。而現代醫學作為一門現代的信息科學,則是從微觀世界上、從理性認識上掌握並把握人體與大自然之間的信息作用關係,並且精確到分子水平。比如,在現代醫學中,心理療法、接種疫苗、幹細胞移植、細胞克隆、轉基因技術,以及採用腦起博器、心臟起博器治療疾病,這些醫療方法作為一類信息技術已超越了傳統的病原療法之理念,不是以藉助人體的外在力量來進行治療,而是在以藉助人體自身的信息力量(即自身潛能)來進行治療,從而均獲得了超常的治療功效。可以說,中醫和西醫同屬於一門信息科學,是分別從不同的角度掌握並把握人體生命信息活動的變化規律。
10、現代信息應激技術
應激反應是人體中一類重要的生命活動現象,而且也屬於一類特殊類型的條件反射活動現象。同時,應激反應也是一類普遍存在的生理和心理活動現象。應激反應對肌體生命活動具有雙向的調節作用,既有致病性又有制(治)病性。良好的應激反應能夠增進身心健康,能夠激發肌體爆發出巨大的生命潛能。相反,不良的應激反應能夠損害身心健康,能夠讓人在瞬間置於死地。
應激反應屬於人體信息反射活動中的一種類型。信息是生命活動的主宰者。在人體生命活動,信息具有雙向的調節作用,既表現出相生的作用,又表現出相剋的作用。信息的相生作用,即表現為信息的“一兩抵(擎)千斤”作用。而信息的相剋作用,即表現為信息的“一兩破(撥)千斤”作用。
在臨床上,採用信息應激方法,能夠治療並治癒諸多疾病,尤其是對於許多疑難雜症的治療,信息應激方法則是治癒的大法捷徑。良好的信息應激能夠在瞬間治癒疾病,而不良的信息應激能夠在瞬間置人於死地。在臨床醫療中,利用信息應激反應具有雙向的調節作用,揚長其而避其短,讓應激反應大顯神通,表現出神奇的力量。可以說,在臨床上採用信息應激方法治病,是現代醫學和中醫學極其重要的治療方法之一。

保健養生

中醫整體觀,簡單地說就是“天人合一觀”,又稱“天人相應觀”。中醫整體觀認為,人與天地相參,人體功能活動受制於“天”,即人體功能活動是隨著大自然的變化而變化的。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之天氣變化作為信息,影響並改變著人體功能活動的變化,從而表現出“天人相應”的變化規侓。中醫整體觀是從系統的高度把握“天”與“人”之間的信息作用關係,“天”與“人”之間的作用關係恰恰是通過大自然中各種信息進行聯繫的。
在“天人相應”中,天的變化影響並改變著人體生命活動,人體生命活動變化規律是隨著大自然的變化而同步變化的。在大自然中,大自然的各種運動變化,如春夏秋冬、天氣冷暖、颳風下雨、月亮潮汐、太陽黑子爆發等,這些變化均屬於信息的範疇。大自然的這些變化作用,均是以信息的方式作用人體,通過信息干預的作用方式,調控肌體進行相應的調節活動,以此讓人體適應變化了的自然環境。如果人體對天氣變化進行反應的太過或者不及,不能達到“天人相一”的同步狀態,那么人體五臟六腑就無法適應變化了的自然環境,人體神經、循環、消化、呼吸、內分泌、運等系統就無法進行正常的調節活動,從而引起人體系統之間的功能失調,最終讓人體表出現種種異常的功能活動狀態,即引起肌體種種疾病的發生。因此,中醫認識“天人相應”是從信息的觀念進行把握的,“天人相應”作為一種中醫的養生觀,是人體功能活動的一種信息感應,其本質是自然信息干預人體功能活動的作用過程。
人與天地相參。人體功能活動是隨著自然的變化而變化的,人與自然之間的信息作用是相互感應的。中醫“天人合一”觀告誡人們:人在生活勞動中,如工作、學習、勞動等,都要遵循大自然的運動變化規律,順其自然,順之則昌,逆之則亡。也就是說,順從大自然運動變化的規律,適應大自然運動的信息變化,人則健康長壽,違背則引起疾病而走向衰亡。這就是中醫利用“天人相應”的信息科學觀進行保健養生。自然環境信息干預人體功能活動,主宰人類身心健康,決定人類的衰老病死。

技術優勢

1、通過天人相應的信息方法干預人體功能活動狀態,進行未病先防
中醫“天人合一”觀的核心思想是人與天地相參,即人體功能活動變化是隨著大自然的信息變化而變化。中醫“天人相應”的養生核心思想是:人在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都要順應天時,順天者則倡,逆天者則亡。顯然,中醫“天人相應”養生的核心就是順應自然,人類社會生活要順應自然的變化,“天人相應”養生術即屬於一種信息高技術。這樣,在中醫“天人相應”信息科學觀念的指導下,順應自然,趨利避弊,防患未然,防止諸多身心疾病的發生。顯然,中醫“天人相應”養生,是通過信息干預人體功能活動的方式達到未病先防之目的。通過信息干預方式防止諸多疾病發生,進行未病先防,影響並改變疾病進程,這正是中醫信息干預技術的最大特點和優勢。
中醫“天人合一”作為一種信息科學觀,不僅僅是指“人與自然”的統一,同時也包括“人與社會”的統一,是天、地、人的統一。在現代社會中,隨著人類物質生活的高度發展,致使人類社會生活行為方式發生了翻天復地的變化。這樣,今天種種不良的現代社會生活行為方式,違背了自然法則,由此引發了人類諸多疾病。
中醫根據“天人相應”的信息科學方法,利用信息干預人體功能活動的技術手段,提倡“未病先防”,真正做到防患於未然。為此,中醫為了論述利用“天人相應”的信息干預方法防患未然,在《黃帝內經·四氣調神論篇第二》云:“……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這就是中醫信息干預進行未病先防的信息科學觀,而且屬於一種超前的信息科學理念。
中醫既有信息干預進行“未病先防”的信息科學理念,又有信息干預進行“既病防變”的信息科學理念。人體在患病後,中醫還有一種補救措施,那就是通過辨證論治的信息科學方法做到既病防變,通過信息干預的治療手段影響並逆轉疾病的進程,最終恢復了人體健康功能。
2、通過辨證論治的信息方法干預人體功能活動狀態,進行既病防變
中醫的“天人合一”觀是參照天、地、人系統信息之間的作用與影響,從系統的高度把握疾病的發生與發展,通過改變人們生活行為方式來順應自然環境,信息干預人體功能活動過程,以此實現未病先防和既病防變之目標。同樣,中醫辨證論治,也是採用種種信息技術方法,通過望、聞、問、切的方式採集患者的病變信息,信息干預人體功能活動,影響並改變疾病進程,以此進行精確治療,實現既病防變之目標。
中醫辨證論治,具有兩大技術優勢。一是通過辨證進行診斷疾病,預測疾病發生,及早發現疾病隱患信息,及早進行信息干預,做到未病先防。二是通過論治進行調控疾病,採用藥物方法或非藥物的方法進行信息干預,影響並改變了疾病的發生和發展,使疾病向著預期的方向逆轉,使疾病向著良性方向發展,以此達到扭轉乾坤之目的,恢復肌體健康功能,最終實現既病防變之目標。其中,中醫治病並不是在“治”上,而是在“調”上,是信息調控疾病的過程。中醫辨證論治的實質,是對疾病的“測控”上,表現兩方面:一是預測疾病,二是調控疾病。這就是中醫辨證論治的信息科學內涵。
高明的醫生是讓未病者做到先防,讓既病者做到防變,防止疾病叢生。醫生的天職不是在幫助人治病,而是在幫助人測病、調病、養病、防病,讓人通過健康的生活行為方式和科學方法進行未病先防,進行既病防變。對於既病者而言,醫生治療是在幫助患者利用人體自身的內在潛能祛除疾病,醫生主要目的是幫助患者尋找出激發肌體潛能釋放的方法和手段。因為人體本身具有極高的自動調節疾病癒合的自愈能力,人體只需要適度的信息干預而進行因勢利導,無須過多外在的人為干預治療即可達到。相反,過多外在的人為干預治療,反而影響了肌體功能自愈力的正常發揮。我們醫生治療疾病之目的,不是為了治療而治療,而是為了治療而調控,而是為了調動肌體功能的自愈力而治療,所有形式

圖的治療作用僅僅是對肌體起到了因勢利導的激發作用,由此藉助肌體的內在調節功能來消除自身的疾病。傳統中醫,正是基於這種“以人為本”的醫學理念,採用極其簡捷的信息科學技術方法,進行適度信息干預人體功能活動,調動人體的內在功能,依靠肌體自身的內在調控力量戰勝了疾病。這樣,也恰恰彌補了現代醫學物質療法(病原療法)對抗性治療之不足,最大限度地讓人體發揮出自主功能的能動性,讓傳統中醫發揮出信息干預的技術優勢。傳統中醫的最大特點是因勢利導,利用信息干預人體功能活動的技術優勢,最大限度地調控人體內在功能的發揮,促使人體功能向著預定的方向發展,最終實現了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目標。
今天,隨著現代醫學的高度發展,現代醫學的診療技術日益向著信息科學技術的方向發展,現代醫學的發展主流正沿著信息高技術方向發展,現代醫學越來越多地使用現代信息技術解決臨床問題。傳統中醫具有自身的特點和優勢,但隨著現代醫學的高度發展,如果傳統中醫不進行創新,不借鑑現代科技知識武裝自已,一味固守成規,那么中醫原有的一些優勢也會變成劣勢,中醫發展的空間是越來越小。中醫要想獲得更大的發展,必須要有所創新和突破,充分發揮中醫信息技術的傳統優勢,藉助現代信息科學技術的手段發展中醫技藝,建立建立適合發揮中醫理論體系傳統優勢的中醫信息科學,如此才能振興中醫,傳承中醫。
發揮中醫信息技術的傳統優勢,是中醫發展的未來和希望!中醫藥現代化是大勢所趨,走中西醫結合的道路是歷史的必然,信息科學是中西醫結合的真正切入點。中西醫發展的匯合點就在信息科學上,中西醫結合點就在信息技術上,信息科學是中西醫發展的共同歸宿!
圖

科學學派

袁維萍,男,漢族,民間中醫,中醫信息技術專家,中醫信息療法專家,中醫信息療法學派開創者。1971年出生於中醫世家,生於安徽省亳州市利辛縣新張集鄉陽光村袁圩
圖子,現為利辛縣新張集鄉陽光村衛生室執業鄉村醫生。早年跟隨父親學習民間中醫技藝。1998年畢業於山東中西醫結合大學中西醫結合臨床醫療系,學習中西醫結合臨床醫療專業。畢業後回到家鄉陽光村袁圩子,擔當了一位鄉村醫生,一直紮根在農村基層,從事中醫臨床醫療工作,服務於百姓大眾。中醫師袁維萍,系統研究中醫信息技術的臨床套用和學術理論多年,具有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和學術理論造詣。中醫師袁維萍在多年的臨床實踐工作中,勇於擔當,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傳承了中醫信息技術,發展了中醫信息療法,創立了中醫信息療法學派,建立了分子中醫學,開創了胃腸針灸療法和人體五臟六腑針灸療法,從而讓人們對傳統中醫學的認識達到了分子信息的水平。
袁維萍中醫師做為一位鄉村醫生,多年來學習民間中醫技藝,一直紮根於農村基層,從事中醫臨床醫療工作多年,搶救並發掘了一大批瀕臨失傳的民間中醫信息技術。在農村基層從事中醫臨床醫療工作的數年中,重點發展了民間中醫技藝,系統學習研究了中醫信息技術方法,主要包括流傳於我國民間的針灸、偏方、單方、驗方、秘方、奇方、奇術等中醫信息技術,並把這些中醫信息技術套用於臨床實踐,傳承並發展了中醫技藝之精髓,對傳統中醫學做了大膽創新。袁維萍作為一位農村基層的民間中醫,經過多年的臨床實踐工作,最終成長為一名真正的中醫技藝傳承人。
中醫師袁維萍通過多年的臨床實踐,感悟出了傳統中醫學的真諦,發現傳統中醫學是一門既古老而又現代化的信息科學技術,而傳統中醫技藝則是一門信息技術,而且是屬於一門信息高技術!為此,民間中醫袁維萍創立了中醫信息學派,建立了分子中醫學,運用現代信息科學的理念考察傳統中醫學和現代醫學,並提出了中西醫結合的真諦是信息科學之觀念。
圖

臨床著作

袁維萍的《中醫信息療法薈萃》
2013年11月,中醫師袁維萍系統挖掘了流傳於我國民間的各種中醫信息技術,取其精華而去其糟粕,撰寫了《中醫信息療法薈萃》一書,由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發行。《中
圖醫信息療法薈萃》作為一本傳承中醫信息技術的臨床著作,圖書出版發行後受到廣大中西醫臨床工作者喜愛,受到中醫界同仁的好評,由此讓中醫信息療法受到中西醫學主界的重視。《中醫信息療法薈萃》的出版發行,弘揚了中醫信息技術,傳承了中醫技藝。
圖
袁維萍的《中醫信息技術的臨床套用與傳承》
為了進一步弘揚傳統中醫,傳承中醫信息技術,2014年8月袁維萍再次撰寫了《中醫信息技術的臨床套用與傳承》一書,由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發行,以此更好地傳播並傳承中醫信息療法及中醫信息技術。《中醫信息技術的臨床套用與傳承》一書,是在《中醫信息療法薈萃》一書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了中醫信息技術的臨床套用與傳承的問
圖題,只有發揮中醫信息技術的傳統優勢,才是振興中醫的希望!
大道至簡。中醫之術,至臻至簡,傳統中醫技藝的精髓即體現在中醫信息技術上,中醫信息技術治病表現出“一兩撥千斤”的調控力量。傳統中醫擅長採用最簡單的信息技術治病,治療方法簡單,效果顯著。這也正是傳統中醫的最大優勢所在。為了傳承中醫技藝,袁維萍中醫師在國內媒體上發表了多篇有關中醫信息療法的文章,大力宣傳中醫信息技術的學術思想,受到醫學界的廣泛關注。中醫師袁維萍發表了多篇有關中醫信息療法及中醫信息技術的文章,被國內多家網路媒體紛紛轉載,獲得中醫界同仁的廣泛認可,讓人們認識了傳統中醫的信息科學之內涵,從而對傳統中醫學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