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血瘀證與方藥》是一本2014年出版的圖書,由金盾出版社出版,作者是張傑、謝英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醫血瘀證與方藥
- 作者:張傑 、謝英彪
- 出版時間:2014年8月1日
- 出版社:金盾出版社
- 出版地:北京
- 頁數:272 頁
- ISBN:9787508291833
- 裝幀:平裝
《中醫血瘀證與方藥》是一本2014年出版的圖書,由金盾出版社出版,作者是張傑、謝英彪。
《中醫血瘀證與方藥》是一本2014年出版的圖書,由金盾出版社出版,作者是張傑、謝英彪。內容簡介《中醫血瘀證與方藥》分為五章介紹了總論、藥物、方劑、常見血瘀病症的證治、血瘀病症治驗介紹等內容。本書宗旨是立足於臨床,服務於臨...
血府逐瘀湯,中醫方劑名。為理血劑,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功效。主治胸中血瘀證。胸痛,頭痛,日久不愈,痛如針刺而有定處,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飲水即嗆,乾嘔,或內熱瞀悶,或心悸怔忡,失眠多夢,急躁易怒,入暮潮熱,唇暗或...
糖尿病與中醫消渴症相當,對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辨證施治應重視整體與局部的關係,治病求本,標本兼治。臨床以氣陰兩虛兼有血虛血瘀證為主。有的氣虛重於陰虛,有的陰虛重於氣虛,部分患者氣虛伴陽虛。對於陽氣虛患者治以益氣健脾,...
補陽還五湯,中醫方劑名。為理血劑,具有補氣,活血,通絡之功效。主治中風之氣虛血瘀證,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語言謇澀,口角流涎,小便頻數或遺尿失禁,舌暗淡,苔白,脈緩無力。臨床常用於治療腦血管意外後遺症、冠心病、小兒麻痹後...
肝脾血瘀證,中醫病證名。是指情志致病,使肝氣不舒,脾氣鬱結,導致肝脾氣機阻滯。繼則由氣及血,使血行不暢,經隧不利,脈絡瘀阻所表現出來的一類病證。病因 情志抑鬱,氣滯血瘀。病機 情志致病,使肝氣不舒,脾氣鬱結,導致肝脾...
氣虛和氣滯可與血瘀並存,三者相互影響。中醫套用 氣虛血瘀證治 主證:神疲乏力,氣短,動則益甚,顏面微浮,或半身不遂,大便稀溏或便秘不暢,小便清。舌脈:舌質黯,苔白。治法:補氣活血。代表方劑:補陽還五湯等。
血瘀證,中醫病證名。指瘀血內阻,以疼痛,腫塊,出血,舌紫,脈澀等為主要表現的證候。凡離開經脈的血液,未能及時排出或消散,而停留於某一處;或血液運行受阻,壅積於經脈或器官之內,失卻生理功能者,均屬瘀血。病因病機 多因外傷...
胃血瘀 方藥 黃芪40g,雙花50g,生側柏20g,白及20g,威靈仙25g,烏梅炭30g,王瓜子20g,生地20g,貫眾.馬齒莧25g.莪術15g,刺蝟皮20g,黃藥子10g.白花蛇舌草50g。治則 治以行氣消癰,祛腐生新 ...
氣滯可導致血瘀,血瘀必兼氣滯。由於氣滯和血瘀互為因果,多同時並存,常難以明確區分孰先孰後。如閃挫外傷等因素,就是氣滯和血瘀同時形成。但無論何種原因所致的氣滯血瘀,辨彆氣滯與血瘀的主次則是必要的。中醫套用 氣滯血瘀(證)論...
氣滯血瘀證,中醫病證名。是氣機郁滯而致血行瘀阻所出現的徵候,多由情志不舒,或外邪侵襲引起肝氣久郁不解所致。病因病機 肝主疏泄而藏血,具有條達氣機,調節情志的功能,情志不遂或外邪侵襲肝脈則肝氣鬱滯,疏泄失職,故情緒抑鬱或...
中醫理論認為,冠心病心絞痛證屬氣滯血瘀,以胸部悶痛、絞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時或心悸不寧、氣短等為主要症狀。因於寒凝、氣滯而致氣血運行不暢,血瘀心脈而發。故中醫治冠心病宜活血化瘀,理氣止痛。日常調養 運動是最單純、有效...
活血藥和方也稱活血化瘀藥物和活血化瘀方劑。適用於血瘀證;止血藥和方適用於各種出證。常見理血藥 (一)理血藥 1.活血化瘀藥 活血化瘀藥具有疏通經脈,促進血行、消散瘀血的作用,適用於跌打損傷、月經不暢、產後惡露瘀滯不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