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學名詞》是2005年科學出版社發行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基本介紹
- 書名:中醫藥學名詞
- 作者: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發行部
- 出版時間:2005年3月
- 頁數:463 頁
- 定價:80 元
- 裝幀:精裝本
- ISBN:9787030151544
中醫藥學名詞2004一般指本詞條
《中醫藥學名詞》是2005年科學出版社發行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04》是2005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內容簡介本書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中醫藥學基本名詞,內容包括:總論,醫史文獻,中醫基礎理論,診斷學,治療學,中藥學...
《中醫藥學名詞2004》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中醫藥學基本名詞,內容包括:總論,醫史文獻,中醫基礎理論,診斷學,治療學,中藥學,方劑學,針灸學,推拿學、養生學、康復學,內科疾病,外科疾病,婦科疾病,兒科疾病,眼科疾病,耳鼻喉科疾病,肛腸科疾病,皮膚科疾病,骨傷科疾病18部分,共5283條。...
伏邪 伏邪是2004年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定義 感而不隨即發病,而伏藏於體內的病邪,也指這一類發病類型。出處 《中醫藥學名詞》。
溫清並用 溫清並用是2004年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定義 用具有清熱、溫陽作用的方藥治療寒熱錯雜證的治法。出處 《中醫藥學名詞》。
藥線療法 藥線療法是2004年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定義 用桑皮紙、絲棉紙或拷貝紙蘸藥或內裹藥物後,插入病變部位,以治療癰疽瘡瘍、流痰、癌瘤等的方法。出處 《中醫藥學名詞》。
活血解毒 活血解毒是2004年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定義 用具有活血化瘀、和營通絡、祛除毒邪作用的方藥及其他療法,治療癰瘍的方法。出處 《中醫藥學名詞》。
補氣固脫 補氣固脫是2004年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定義 用具有大補元氣作用的方藥,治療氣脫證的治法。出處 《中醫藥學名詞》。
血燥生風 血燥生風是2004年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定義 血虛津虧,失潤化燥,肌膚失於濡養而致乾燥瘙癢及脫屑的病理變化。原理 《中醫藥學名詞》。
卒發 卒發是2004年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定義 急暴發生的發病類型。出處 《中醫藥學名詞》。
補血固脫 補血固脫是2004年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定義 用具有止血、大補氣血等作用的方藥,治療血脫證的治法。出處 《中醫藥學名詞》。
滋補心陰 滋補心陰是2004年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定義 用具有滋陰養心作用的方藥,治療心陰虛證的治法。出處 《中醫藥學名詞》。
陰虛陽亢證 陰虛陽亢證是2004年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定義 陰液虧虛,陽失制約而偏亢,以煩躁失眠,頭暈目眩,潮熱口乾,顴紅,盜汗,舌紅少津,脈細數等為常見症的證候。出處 《中醫藥學名詞》。
陰竭陽脫 陰竭陽脫是2004年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定義 陰液枯涸,陽氣衰敗,人體功能衰竭,生命垂危的病理變化。出處 《中醫藥學名詞》。
脾胃不和證 脾胃不和證是2004年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定義 氣機阻滯,脾胃失健,以脘腹痞脹,或胃脘嘈雜,食少納呆,或食後腹脹,噯氣腸鳴,大便不調,脈弦等為常見症的證候。出處 《中醫藥學名詞》。
內閉外脫 內閉外脫是2004年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定義 邪氣壅盛,鬱閉於內,元氣衰微,脫失於外的病理變化。出處 《中醫藥學名詞》。
腎氣虛證 腎氣虛證是2004年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定義 腎氣虛弱,以腰酸,耳鳴,性慾減退,頭暈健忘,脈弱等為常見症的證候。出處 《中醫藥學名詞》。
痰瘀互結證 痰瘀互結證,是2004年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出自《中醫藥學名詞》。定義 痰濁與瘀血相互搏結,以局部腫塊刺痛,或肢體麻木、痿廢,胸悶多痰,或痰中帶紫暗血塊,舌紫暗或有斑點,苔膩,脈弦澀等為常見症的證候。
氣嗅 氣嗅是2004年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定義 含有揮發性物質的藥物的特殊氣味。出處 《中醫藥學名詞》。
夢遺[病]夢遺[病]是2004年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定義 以夢交而精液遺泄為主要表現的疾病。出處 《中醫藥學名詞》。
處方法 處方法是2004年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定義 根據大量方劑分類,總結出用藥規律,以法統方,指導臨床用藥組方的方法。出處 《中醫藥學名詞》。
煅炭 煅炭是2004年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定義 將淨藥材或切製品,置煅鍋內,密封,悶煅至透,放涼,取出的炮製方法。出處 《中醫藥學名詞》。
風寒犯頭證 風寒犯頭證是2004年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定義 風寒之邪侵犯頭部,以頭痛連及項背,惡寒,遇風受冷則痛增,苔薄白,脈浮緊等為常見症的證候。出處 《中醫藥學名詞》。
暑濕襲表證 暑濕襲表證是2004年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定義 暑濕傷表,衛氣失調,以發熱,微惡風寒,頭重身困,口渴,煩躁,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濡數等為常見症的證候。出處 《中醫藥學名詞》。
和[解]法 和[解]法是2004年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定義 用具有疏通表里、和解寒熱、調和臟腑作用的方藥治療疾病的治法。出處 《中醫藥學名詞》。
水濕內停證 水濕內停證是2004年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定義 水濕停聚體內,以肢體浮腫,小便不利,或腹大痞脹,身體困重,舌淡胖,苔白滑,脈濡緩等為常見症的證候。出處 《中醫藥學名詞》。
濕熱下注證 濕熱下注證是2004年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定義 濕熱之邪侵及腸道、膀胱、子宮、陰部、下肢等處,以小便頻急淋漓澀痛,或大便腥臭溏爛,或帶下黃臭,或陰部濕疹、瘙癢,或下肢生瘡、潰爛流水等為常見症的證候。出處 《中醫藥學名詞》。
瘀阻胞脈證 瘀阻胞脈證是2004年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定義 瘀血阻滯胞脈,以少腹刺痛,固定不移,拒按,或有腫塊,或月經不調,或不孕,舌暗或有斑點,脈弦澀等為常見症的證候。出處 《中醫藥學名詞》。
遠血 遠血(distant anal bleeding,proximal bleeding)是2004年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定義 便血,出血部位離肛門較遠,先便後血,血色紫黯,或黑色稀便,或大便的顏色發黑。出處 《中醫藥學名詞》。
薄苔 薄苔是2004年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定義 透過舌苔能夠看到舌質顏色的舌象。出處 《中醫藥學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