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理論(2012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中醫基礎理論》是2012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醫基礎理論
  • 作者:孫廣仁、鄭洪新
  • 出版時間:2012年7月1日
  •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 ISBN:978751320853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中醫基礎理論/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第九版》是在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暨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中醫基礎理論》(習稱七版、八版教材)的基礎上修訂而成。上兩版教材因“保持了中醫學基礎理論傳統特色,反映了中醫理論的現代研究進展,因而體現了教材的科學性、繼承性、先進性、適應性……學科定位準確,闡述理論系統、全面、完整、準確,反映了中醫學的認知規律和思維特點”,曾分別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的專家組和全國高等中醫藥教材建設研究會評為優秀教材,為國家中醫類別中醫、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指定參考書,是迄今在中醫藥行業中套用*廣、貢獻大、教師學生反映好的教材之一。
  《中醫基礎理論/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第九版》的編寫指導思想仍然秉承“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編寫思路。依照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五年制本科《中醫基礎理論課程教學大綱》的要求,在充分吸收以往幾版教材所有優點的同時,適度增加了一些新的教學內容和研究成果,以反映中醫學現代化的要求;以保持中醫學的傳統特色為宗旨,注重中醫基礎理論的完整性、系統性、科學性;在對中醫學的基本理論充分闡釋的同時,適度指出它們的臨床指導意義,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注重思維方法和能力的培養,在重點闡述課程中基本理論、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識的同時,著重敘述中國傳統文化、古代哲學思想及中醫學的思維方式,提高學生對中醫理論和概念的認知能力,開發學生的思維潛能,拓寬學生的視野;對所涉中醫術語儘量採用現有國家標準中的表述,便於中醫學術的交流和發展;對所涉概念和理論體系注重邏輯建構,使其層次清晰,邏輯性強。

圖書目錄

緒論
一、中醫學的學科屬性
二、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與發展
三、中醫學理論體系的主要特點
四、中醫基礎理論課程的主要內容
第一章 中醫學的哲學基礎
第一節 精氣學說
一、古代哲學精與氣的基本概念
二、精氣學說的基本內容
三、精氣學說在中醫學中的套用
第二節 陰陽學說
一、陰陽的概念
二、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
三、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套用
第三節 五行學說
一、五行的概念
二、五行學說的基本內容
三、五行學說在中醫學中的套用
第四節 中醫學的思維方式
一、天地人一體思維方式
二、形象思維方式
三、辯證思維方式
四、類推思維方式
第二章 精氣血津液神
第一節 精
一、人體之精的基本概念
二、人體之精的代謝
三、人體之精的功能
四、人體之精的分類
第二節 氣
一、人體之氣的基本概念
二、人體之氣的生成
三、人體之氣的運動與氣化
四、人體之氣的功能
五、人體之氣的分類
第三節 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
二、血的生成
三、血的運行
四、血的功能
第四節 津液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二、津液的代謝
三、津液的功能
第五節 神
一、人體之神的基本概念
二、人體之神的生成
三、人體之神的分類
四、人體之神的作用
第六節 精氣血津液神之間的關係
一、氣與血的關係
二、氣與津液的關係
三、精血津液之間的關係
四、精氣神之間的關係
第三章 藏象
第一節 藏象學說概論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二、藏象學說的形成
三、藏象學說的特點
四、臟腑分類與各自的生理特點
五、臟腑精氣陰陽的概念與作用
第二節 五臟
一、心
二、肺
三、脾
四、肝
五、腎
……
第四章 經絡
第五章 體質
第六章 病因
第七章 發病
第八章 病機
第九章 防治原則
附錄一 關鍵名詞術語( Key words)
附錄二 主要參考書目
附錄三 主要參考古籍書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