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幹著作
作者簡介
徐幹(171(
辛亥年)-217)字偉長,魏晉時期北海(今山東濰坊市)人,
建安七子之一。《中論》為其主要著作,
曹丕稱讚此書“成一家之言,辭義典雅,足傳於後”。(《
與吳質書》)
內容介紹
關於《中論》的歷代著錄情況,《
隋書·經籍志》著錄六卷,《舊唐書·藝文志》、《
新唐書·藝文志》以及《
崇文總目》也作六卷 ,而
晁公武《
郡齋讀書志》、
陳振孫《
直齋書錄解題》則並作二卷,《
文獻通考》、《
四庫全書總目》亦作二卷 。
曾鞏曾經校勘《中論》一書,並序云:“始見館閣及世所有
徐幹《中論》二十篇,以為盡於此。及觀《
貞觀政要》,怪太宗稱嘗見乾《中論·復三年喪》篇,而今書此篇闕。因考之《魏志》,見文帝稱乾著《中論》二十餘篇,於是知館閣及世所有乾《中論》二十篇者,非全書也。” 又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十談到《中論》的著錄情況時云:“今此本亦止二十篇,中分上下兩卷。按《
崇文總目》六卷,不知何人合之。李獻民雲‘別本有《復三年》、《制役》二篇’,乃知子固時尚未亡,特不之見爾。”分析歷代書目對《中論》一書的著錄情況,尤其根據
曾鞏、
晁公武所提到的《中論》的《復三年喪》和《制役》兩篇逸文的情況來看,我們可以知道,直至宋仁宗
景佑元年編撰《崇文總目》之時,《中論》一書應該尚有完本存世,但是到了南宋時期該書即已殘缺不全,並且出現了將所存二十篇合併為上下兩卷的本子,而晁公武、
陳振孫、
馬端臨等人的著錄所依據的就是這一本子。此外,我們還可以知道,《中論》一書在北宋時即有不同的版本,曾鞏明言所見《中論》為二十篇,則說明他所見之版本已經缺少了《復三年喪》和《制役》二篇,而曾經編撰《邯鄲書目》的
李獻民所見之“別本”,則比曾鞏所見之版本多出了《復三年喪》、《制役》兩篇。到了南宋高宗紹興年間
晁公武編撰《
郡齋讀書志》之時,他所依據的是已經合併為上下兩卷的本子,說明其時《中論》已經不復有完本行世了。所以,《四庫全書總目》在講到《中論》的版本情況時云:“是書隋、唐志皆作六卷,隋志又注云:‘梁目一卷。’《
崇文總目》亦作六卷,而晁公武《讀書志》、
陳振孫《書錄解題》並作二卷,與今本合,則宋人所並矣。書凡二十篇,……
曾鞏校書序云:‘始見館閣《中論》二十篇,及觀《
貞觀政要》,太宗稱嘗見乾《中論·復三年喪》篇,今書獨闕,又考之《魏志》,文帝稱乾著《中論》二十餘篇,乃知館閣本非全書。而晁公武又稱
李獻民所見別本,實有《復三年喪》、《制役》二篇。李獻民者,李淑之子,嘗撰《邯鄲書目》者也。是其書在宋仁宗時尚未盡殘闕,鞏特據館閣不全本著之於錄,相沿既久,所謂別本者不可復見,於是二篇遂佚不存。”綜合我們在前面徵引的材料所述的情況,可知《
四庫全書總目》所云與實情相符。
《中論》有原序一篇,然不著作者姓名,所以究竟出之於何人之手,似乎難以確考。但是,根據《中論·序》結尾的一段話,可以推斷該序應系
徐幹同時代人所作。《中論·序》有云:“餘數侍坐,觀君之言長怖,篤意自勉而心自薄也。
何則?自顧
才志不如之遠矣耳。然宗之仰之,以為師表。自君之亡,有子貢山樑之行,故追述其事。”從這段文字所透露的信息可知,該序之作者曾經與徐幹有所往來,對徐幹的道德文章非常景仰,對《中論》一書十分推崇,徐幹故世之後,其出於對
亡者的思念以及擔心《中論》一書從此湮沒,便特意作了此序。所以,斷定該序作者系徐幹同時代人應無疑義。正因為有《中論·序》中的這么一段文字作佐證,所以
陳振孫、
嚴可均以及《
四庫全書總目》均以為該序系
徐幹同時人所作 。又,《中論·序》與《中論》之注的作者是同一個人,也就是說,這個與徐幹同時代之人不但為《中論》作序,而且《中論》之注也是出之於他的手筆。姚振緒《〈隋書·經籍志〉考證》二十四云:“案《中論》舊序末云:‘故追述其事,粗舉其顯露易知之數,沈冥幽微、深奧廣遠者,遺之精通君子,將
自贊明之也。’此數語,則為注其書者之所作,可知也。”至於這個為《中論》作序和注之人的具體姓名,雖有是“
任嘏”的說法,但因缺乏文獻方面的佐證,故實難以考定。唐人馬總《
意林》五云:“《中論》六卷,徐偉長作,任氏注。”既然《中論》之序與注皆出自同一人之手,那么按照
馬總此說,則《中論》之序便也應該是這個姓任的人所作了。但是,此任氏是否就是與
徐幹同時代的任嘏呢?雖然任嘏是徐幹同時代人,本人亦善於著述,但是關於他為《中論》作序及注一事,因史書及歷代書目中均沒有記載,故而尚且無法確認之,所以
嚴可均《
全三國文》卷五十五注云:“任嘏與乾同時,多著述,疑此序文及注皆任嘏作,不敢定之。”應該說,這是一種比較審慎的說法。
四庫記載
漢
徐幹撰。乾字偉長,北海劇人。建安中為司空
軍謀祭酒掾屬,
五官將文學。事跡附見《魏志·王粲傳》。故相沿稱為魏人。然乾歿後三四年,魏乃
受禪。不得遽以
帝統予魏。
陳壽作史,
托始曹操,稱為太祖。遂並其僚屬均入《魏志》,非其實也。是書隋、唐志皆作六卷。《隋志》又注云:梁目一卷。《
崇文總目》亦作六卷。,大都闡發義理,原本經訓,而歸之於聖賢之道。故前史皆列之儒家。曾鞏《校書序》云:始見館閣《中論》二十篇,及觀《貞觀政要》,太宗稱嘗見乾《中論》復三年喪篇,今書獨闕。又考之《魏志》,文帝稱乾著《中論》二十餘篇,乃知館閣本非全書。而晁公武又稱
李獻民所見別本,實有復三年、制役二篇。李獻民者,李淑之字,嘗撰《邯鄲書目》者也。是其書在宋仁宗時尚未盡殘闕,鞏特據館閣不全本著之於錄,相沿既久,所謂別本者不可復見,於是二篇遂佚不存。又書前有原序一篇,不題名字,陳振孫以為乾同時人所作。今驗其文,頗類漢人體格,知振孫所言為不誣。惟《魏志》稱乾卒於建安二十二年,而序乃作於二十三年二月,與史頗異。傳寫必有一訛,今亦莫考其孰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