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鱗毛蕨

中華鱗毛蕨

中華鱗毛蕨(學名:Dryopteris chinensis (Baker) Koidz.)是鱗毛蕨科鱗毛蕨屬植物。植株高25-35厘米。根狀莖粗短,直立,連同葉柄基部密生棕色或有時中央褐棕色的披針形鱗片。葉簇生;葉柄長10-20厘米;羽片5-8對,斜展;葉脈下面可見;葉紙質,乾後褐綠色。孢子囊群生於小脈頂部,靠近葉邊;囊群蓋圓腎形,近全緣,宿存。

分布於朝鮮、日本和中國;在中國分布於遼寧、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和河南。生長於海拔200-1200米的林下。

中華鱗毛蕨體態優美,枝葉挺拔。葉柄細長,剛勁直立,羽葉嫩綠,密似雲紋,迎風婆娑,剛柔皆備。生性強健,繁殖迅速,生長較快;宜於庭院假山、石縫處布置,也宜盆栽,是製作盆景的最好配製植物。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繁殖方法,分株,孢子,栽培技術,上盆基質,水肥管理,溫度光照,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植株高25-35厘米。根狀莖粗短,直立,連同葉柄基部密生棕色或有時中央褐棕色的披針形鱗片。葉簇生;葉柄長10-20厘米,粗約2毫米,禾稈色,基部以上疏生鱗片或近光滑;葉片長等於或略長於葉柄,寬8-18厘米,五角形漸尖頭,基部四回羽裂,中部三回羽狀;羽片5-8對,斜展,基部一對最大,長6-12厘米,基部寬3-8厘米,三角狀披針形,漸尖頭,基部不對稱,上側靠近葉軸,下側斜出,柄長5-10毫米,三回羽裂;一回小羽片斜展,下側的較上側的為大,基部一片更大,長2.5-5.0厘米,基部寬1.5-2. 5厘米,三角狀披針形,短漸尖頭,基部近截形,柄長1.5-3.0毫米,二回羽裂,末回小羽片或裂片三角狀卵形或披針形,鈍頭,基部與小羽軸合生,邊緣羽裂或有粗齒;葉脈下面可見,在末回小羽片或裂片上羽狀,側脈分叉或單一;葉紙質,乾後褐綠色,上面光滑,下面沿葉軸及羽軸有褐棕色披針形小鱗片,沿葉脈生疏稀的棕色短毛。孢子囊群生於小脈頂部,靠近葉邊;囊群蓋圓腎形,近全緣,宿存。

產地生境

分布於朝鮮、日本和中國;在中國分布於遼寧、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和河南。生長於海拔200-1200米的林下。性喜溫暖陰濕環境,能耐寒冷,適應性強。
中華鱗毛蕨中華鱗毛蕨

繁殖方法

分株

中華鱗毛蕨是一種從生性生長的植物,它的根莖具有全能性的功能,栽培幾年的中華鱗毛蕨,可以適當進行分切,每株保留2-3片葉片,栽活後便開始萌發新的葉芽,成為一棵獨立的植株。分株時間宜在夏季的5-7月,因為這段時間中國南北各地,大多氣溫高,陰雨天氣多,空氣濕度大,植株體的生理功能非常活躍,最適宜中華鱗毛蕨的生長發育,是分株繁殖的最佳時間。
中華鱗毛蕨喜歡森林腐葉土,分株繁殖的基質,可用森林腐葉土4份,石灰岩風化後形成的山泥土3份、腐殖土2份、砂質菜園土1份配製。這些基質要充分混合,再經嚴格的高溫消毒處理,便可上盆使用。分栽時,花盆底部要用數塊瓦片棚蓋,使之通而不漏。盆栽先放一層粗顆粒培養土,上面再填細粒培養土,然後把分株苗植於花盆中央。操作時要精細,絕對不能損傷根狀莖,不宜栽培太深,以能穩固植株為佳,澆一次透水,花盆置於半蔭蔽的濕潤環境,精心養護,成活後便是一盆完整的中華鱗毛蕨。

孢子

中華鱗毛蕨的孢子就是繁殖新植株的種子。大量繁殖中華鱗毛蕨,首先要採集種子,方法是在中華鱗毛蕨孢子成熟的夏季,用潔淨的紙袋或塑膠袋,輕輕地套在葉片上,然後剪下葉片,讓其孢子自行乾燥,散發出種子,一般經過4-5天,便可收集起中華鱗毛蕨的種子。其次是播種,苗床可用大口土陶花盆,基質可用森林腐葉土4份、泥炭土3份、細河砂3份配製。配好充分混合,嚴格進行高溫消毒處理後,便可上盆使用。
操作時,花盆底孔要用數塊瓦片棚蓋,裝入盆內的培養土,應低於盆沿2厘米,並用木板刮平壓實,以浸盆的方法先把基質濕透,然後再把種子均勻地撒播在苗床內。花盆上覆蓋白色玻璃,置於蔭蔽、濕潤而又溫暖的環境。苗床的溫度控制在22-25℃,精心進行水分管理。中華鱗毛蕨播種以後,基質要保持絕對的濕潤,盆土表面不能見白,最好每次都用浸盆的方法,把基質濕透,一般播後15-20天,種子便開始萌動,成為單葉體。如果發現單葉體密度過大,可以進行間苗,擴大株行距。在葉原體期間,土壤也要保持絕對的濕潤,以葉原體受精過程順序進行。葉原體受精後,大約還要經過15-20天,葉原體才能逐步發育成真葉。這時,要精心管理,基質在滲透性良好的前提下,還要保持濕潤,待其小苗長出3-4片真葉後,便可進行移栽定植。

栽培技術

上盆基質

中華鱗毛蕨栽培基質可用石灰岩風化土3份、泥炭土3份、森林腐葉土3份、砂質菜園土1份配製,pH值在5.6-6.0之間。土壤配好後要充分拌和,嚴格進行高溫消毒,便可上盆使用。可用大小適宜的土陶花盆,如果是置於桌面觀賞,也可用陶瓷或紫砂花盆。但是,這兩種花盆透性較差,栽培前,要用數塊瓦片棚蓋花盆底孔,再用碎瓦片填於花盆底層,上面填上粗顆粒培養土,做好排水層,再填培養土。栽培時,帶土團撬取苗株,栽培不宜過深,以能穩固株體為宜。栽好後澆一次透水,置於蔭蔽濕潤的環境,待其恢復生機後,便可置於室內觀賞。

水肥管理

施肥:中華鱗毛蕨在整個生長過程中,也需要適量的養分,蒔養者可根據植株的生長習性和長勢,在早春新芽萌動,嫩綠色葉片開始生長之前,就可用花生麩漚制的浸出液,以1:10或1:15的濃度,每十天半月追施一次。為了中華鱗毛蕨的葉片翡翠碧綠,更具觀賞價值,還可用0.05%或0.1%的尿素水溶液,或用0.05-0.1%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每十天半月交替施用一次。在施肥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掌握濃度,寧淡勿濃,否則,根系容易腐爛,造成植株死亡。
澆水:中華鱗毛蕨最喜歡濕潤土壤。盆栽蒔養,一定要滿足它對空氣和土壤都要有較高濕度的要求。置於室內蒔養,花盆底部應墊一蓄水盤土壤保持絕對的濕潤,空氣相對濕度在75%以上,尤其是春夏兩季,每天都必須進行霧狀噴水,增加小範圍的空氣濕度。花盆的墊盤盛水要略高於花盆底孔,讓水分不間斷地滲入基質中,這是保持基質濕潤的最好辦法。

溫度光照

中國鱗毛蕨主要生長在南溫帶和北亞熱帶的森林濕潤山區,養成了怕冷不經熱的生長習慣。一般來說,它在15-22℃的濕潤環境中生長最好。中國鱗毛蕨耐寒,冬季只要有5-8℃的氣溫就能安全越冬。它雖然喜蔭蔽,但在生長季節也需要一定的光照度。因此,夏季氣溫高,日照強烈,應把中華鱗毛蕨置於涼爽蔭蔽而又通風的生態環境。因為,它不能忍受高溫和強陽光直射,否則,蒸發加劇,植株體內失水嚴重時,葉片邊緣乾枯反卷,葉尖枯萎死亡嚴重影響植株的生長和觀賞。所以,一般家庭蒔養的植株,應根據它的生長習性,把花盆放置在向北的陽台或窗台內,東西面的側射光線,就能滿足它對光照的要求。到了冬季,可把花盆放在向南的窗台內,讓其充分接受溫暖的陽光照射,這對中華鱗毛蕨的越冬更為有利。

主要價值

中華鱗毛蕨體態優美,枝葉挺拔。葉柄細長,剛勁直立,羽葉嫩綠,密似雲紋,迎風婆娑,剛柔皆備,生性強健,繁殖迅速,生長較快,宜於庭院假山、石縫處布置,也宜盆栽,是製作盆景的最好配製植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