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沒有他就沒有
辛亥革命的早日成功,沒有他就沒有蔣介石在
國民黨內的迅速崛起,他就是本書的主人公
張靜江。他是一個傳奇式的人物,是二十世紀初
江浙財團的四大亨之一,是國民黨“四大元老”之一。孫中山稱他為“二兄”,“中華第一奇人”;蔣介石稱他為“革命導師”,陳果夫稱他為“黨國理財第一人”;毛澤東稱他是“有經濟眼光”的人。張少年時俠義救火,雙腿傷殘。25歲時隨孫寶琦出使法國巴黎,開辦通運公司,成立世界社,創刊《新世紀》周報,宣傳各國革命壯舉。1906年春,海上邂逅孫中山,開始從事反清鬥爭,為孫中山反清鬥爭出謀劃策,並傾家資助革命經費。
“二次革命”失敗後,張支持孫中山成立中華革命黨,並任財政部長。孫中山曾題“丹心俠骨”相贈,稱他為革命聖人。1914年後,張回國開辦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蔣介石曾長住張家,為蔣做月下老人,與陳潔如結為夫妻。張提供大量經費給蔣,並多次為蔣指點迷津,親赴廣州向孫中山說情,使蔣竊取黃浦軍校校長之職。孫中山逝世後,他力挽狂瀾,支撐危局,在擔任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主席、代理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期間,為蔣介石攫取黨政軍最高權力不遺餘力,出謀劃策。他還擔任過中華民國建設委員會主任、浙江省政府主席等職。
他主張走英美資本主義國家的道路,大力發展民族工業,對電力、交通、電訊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還舉辦中國最大的西湖博覽會。1930年11月與蔣鬧翻,辭職避居杭州,1938年寓居美國紐約,致力於世界和平運動。1950年病逝。本書以大量鮮為人知的史料,披露了張與孫中山的生死之情以及與蔣介石的恩恩怨怨。
作品目錄
第一章 初晤國父
第二章 南潯少俠
第三章 巴黎歲月
第四章 投身革命洪流
第五章 丹心俠骨
第六章 旌旗獵獵
第七章 倡導社會改良
第八章 走向前台
第九章 張蔣結盟
第十章 良師益友
第十一章 痛別國父
第十二章 力挽狂瀾
……
尾聲
後記
主要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