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共五章。第一章,闡述了儒家思想、墨家思想、道家思想、法家思想中所倡導的中華民族精神。第二章,闡述了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表現形態。第三章,對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提出的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愛國主義給予了理論上的論證。第四章,分別從內涵及現實價值兩個基本方面對現代民族精神進行了闡發,並提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應繼續弘揚與培育這些業已形成的中華民族精神。第五章,結合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的“弘揚與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和“兩個納入”,圍繞具體要求展開了論述。
作品目錄
第一章 中華民族精神的優良傳統 | 第二章 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表現形態 | 第三章 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 |
---|
一、儒家思想與中華民族精神 二、墨家思想與中華民族精神 三、道家思想與中華民族精神 四、法家思想與中華民族精神 | 一、團結統一:中華民族精神的首要前提 二、愛好和平: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體現 三、勤勞勇敢: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 四、自強不息:中華民族精神的根本要求 | 一、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的基本特徵 二、愛國主義在我們民族歷史上的表現形態 三、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 四、愛國主義精神的歷史價值和現實價值 |
第四章 中華民族精神在現代的豐富和發展 | 第五章 弘揚與培育中華民族精神的理論指導與實踐探索 |
---|
一、從“五四”到新中國成立期間我黨領導人民對民族精神的豐富和發展 二、新中國成立到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夕我黨領導全國人民對民族精神的繼承和弘揚 三、改革開放以來我黨領導全國人民對民族精神的弘揚和發展 | 一、弘揚與培育中華民族精神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 二、把弘揚民族精神與構建和諧社會結合起來 三、把文化建設與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結合起來 四、把民族精神教育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 五、把民族精神教育納入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 |
創作背景
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我們黨領導人民在長期實踐中不斷結合時代和社會的發展要求,豐富著這個民族精神。面對世界範圍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盪,必須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納入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使全體人民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中華民族精神論綱》即以黨的十六大報告的民族精神思想為指導,對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特徵與功能、主要內容等進行系統的分析與研究。
作品思想
一、中華民族精神有著通貫古今的演變歷程和無比深厚的歷史根基。作者在第一章《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中寫道:“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形成的民族意識,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化傳統長期陶鑄的產物,是中華民族幾千年傳統文化中促進民族發展的積極的精神力量。”基於這一認識,作者分別考察了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對構建中華民族精神的理論貢獻,揭示了儒、墨、道、法諸家在民族精神理論構思方面表現出的多元互補的特性,從而收到了以史證論的效果。在此基礎上,該書又從理論與歷史實際相結合的角度,對中華民族精神的主要表現形態——“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等,分別進行了重點剖析。這種探源溯流的理論考察,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華民族精神悠久的歷史淵源和深厚的民族根基;另一方面,展示了中華民族精神的豐富內容和廣闊視野,為人們正確認識中華民族精神形成發展的歷史和把握其豐富多彩的深刻內容,提供了有價值的理論參考。
二、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容和集中表現,是愛國主義。作者將《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愛國主義》列為專章,進行重點論述,指出:“愛國主義是一種把關心和維護祖國利益、推動祖國進步作為自己的最高職責和行為準則的精神追求,是千百年鞏固起來的一種對祖國忠誠與熱愛的思想感情的表達,是社會高尚道德和人間正氣的體現。”這些概括,正確地揭示了“愛國主義”的深刻內涵,說明了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深遠意義。為此,作者對“愛國主義”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容”,進行了深入而系統的探討,先後論述了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的基本特徵、表現形態、理論價值等重大問題,並從理論上回答了“為什麼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這一時代新課題。
三、中華民族精神既是歷史的沉澱,又是歷代炎黃子孫承前啟後、薪火相傳的結果。這裡不僅包括前人的理論創造,也包括後人對之繼承與弘揚的再創造所滲入的心血。這就決定了中華民族精神具有與時俱進的品格。作者在第四章《中華民族精神在現代的豐富和發展》集中探討了自“五四”運動以來中國人民對豐富和充實中華民族精神所做的傑出理論貢獻,指出:“從‘五四’運動起,中國歷史揭開了現代的篇章。現代史,是中國人民振興中國、英勇奮鬥的歷史,也是中華民族精神在新的歷史時期得到進一步豐富和發展的重要階段。”據此,該書對“五四”運動以來中國人民創造出的一系列新的民族精神成果進行了重點闡述,其中主要有:以科學民主為旗幟的“五四”精神;不畏艱險、敢於勝利的
長征精神;自力更生、團結奮進的
延安精神;獨立自主、艱苦創業的
大慶精神;無私奉獻、助人為樂的
雷鋒精神;鞠躬盡瘁、為民謀利的
焦裕祿精神;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唯物精神;改革開放、勇於創新的革新精神等等。這些精神是中國人民自“五四”運動以來順應歷史發展的需要提出來的。它們既是對中國古代傳統民族精神的繼承,又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回應歷史呼喚所作出的新創造。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胡孝紅,男,1968年7月出生,湖北當陽人,漢族,1990年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社會科學系,獲法學學士學位;1998年碩士研究生畢業於武漢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獲法學碩士學位;2004年博士研究生畢業於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獲法學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