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松乾蚧

中華松乾蚧

中華松乾蚧(Matsucoccus sinensis)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有顎亞門六足總綱昆蟲綱有翅亞綱同翅目蚧總科碩蚧科、松乾蚧屬的一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中華松乾蚧
  • 拉丁學名:Matsucoccus sinensis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亞門:有顎亞門
  • :六足總綱、昆蟲綱
  • 亞綱:有翅亞綱
  • :同翅目
  • 蚧總科碩蚧科
  • :松乾蚧屬
分布區域,寄主物種,形態特徵,生活習性,植物危害,

分布區域

分布於江蘇、浙江、陝西、河南。

寄主物種

馬尾松、油松。

形態特徵

雌成蟲紡錘形或長橢圓形,體外被黑色革質蠟殼包圍。寄生於松樹針葉上。雄蟲蠟殼與雌蟲蠟殼相似,但較小。觸角6~8節,基部2節常合併,彼此難以區分,恰似硬化的第7節著生在一個膜質的長筒形的基節上。膜質的基節上端細、下端粗,第4節和第5節有時也常合併為一節。足與蟲體相比顯著較小而彎曲,腿節粗壯,脛節長圓柱形。跗節2節,第1節短寬,第2節較長,中部膨大變寬;跗冠毛呈剛毛狀。爪呈彎鉤狀,爪冠毛髮達,常比爪長,其頂端膨大,略呈球形。胸和腹氣門均簡單,呈圓筒狀,胸氣門較大,腹氣門5~6對。背疤略呈圓形,主要分布在蟲體腹部末端的背面,數量雖在不同個體上有差異,但通常約有100~200個,其形狀和大小也不盡相同。

生活習性

松乾蚧每年發生2代,以l齡若蟲越冬。發生期岡我國南北方氣候不同而有差異。松1二蚧在山東、河南兩省越冬若蟲在樹液流動開始活動,4月下旬雄蟲開始蛻皮化蛹,5月上旬至6月中旬出現越冬代的雄、雌成蟲5月F旬至6月下旬第一代若蟲寄生,7月上旬至10月中旬出現第一代雄、雌成蟲一第二代若蟲寄生後,於10~ 11月下旬越冬(南方早春氣溫暖的早到達成蟲期,比北方早一個月,而南方夏季長,第一代l齡若蟲越夏的時間比較長,所以第一代成蟲比北方晚1個多月,北方秋冬冷得早,第二代的l齡若蟲越冬比南方早)。
雌成蟲交尾後的2~8滅死於卵囊中卵產卵囊中,當溫度22. 6qc時卵期為11 8天;溫度為1 8 8℃時卵期為l5.9天,卵的孵化率一般都在96%以上。1齡初孵若蟲比較活潑,喜沿樹幹向上爬行,寄生後體形由梭形變為梨形或心臟形此期由於蟲體很小,生活於皮下營隱蔽生活。這時觸角和足等附肢全部消失,體形繼續增大,介殼開始顯露,雌、雄分化顯著。
由於蟲體迅速增大,介殼顯露在樹皮縫外。2齡無肢雄若蟲脫殼後為3齡雄若蟲,雄若蟲出殼後在樹皮 裂縫、球果鱗片內、樹幹下等處隱蔽,由體壁分泌白色蠟絲,結繭化。蛹。松乾蚧的發生規律一般是低山發生早、高山發生晚,海拔每升高100米,晚發生5~6天;陽坡發生早,陰坡發生晚。
同時松乾蚧有喜濕忌乾的習性,一般陰坡發生重,陽坡發生輕,密林重,疏林輕:寄生若蟲發育適溫為10~ 24qC。24℃以上發育遲緩。相對濕度70.3%,孵化率為95.7qc;當相對濕度在36%時,卵則不能孵化:松乾蚧蟲體小,活動範圍不大,卵囊很輕,易被風吹散而傳播到其他松林,因此風和雨水都是自然傳播的主要因素。其次苗木、枝柴、原木都可潛帶蟲體進行傳播。

植物危害

本種由於在陝西、浙江、江蘇、四川、雲南為害松屬植物逐漸加重,而成為林業上引起注意的害蟲。在長江流域1年發生2代,在6~7月和9~10月分別湧現出成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