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禮樂與爭霸

中華文明:禮樂與爭霸

大型系列電影《中華文明》,每部90分鐘,35mm彩色遮幅式、全數字杜比立體聲製作;共十二部,總導演為陳建軍。

本片為《中華文明》第三部,反映的歷史跨越度為商末、西周春秋時期,以先周文化探討為主要出發點,表現了禮樂制度,在中華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同時隨著春秋時期的社會大變革的到來,這種禮樂制度的被破壞及重新定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華文明》之三《禮樂與爭霸》
  • 出品時間:中央電視台
  • 出品公司:中央電視台
  • 發行公司:中央電視台
  • 製片地區:中國大陸
  • 導演:陳建軍
  • 類型:紀錄片
  • 片長:90min
  • 上映時間:2008
  • 對白語言:漢語國語
  • 線上播放平台:央視網
簡介,歷史,影片介紹,

簡介

本片為《中華文明》第三部,反映的歷史跨越度為商末、西周和春秋時期,以先周文化探討為主要出發點,表現了禮樂制度,在中華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同時隨著春秋時期的社會大變革的到來,這種禮樂制度的被破壞及重新定義。

歷史

《中華文明》它的感傷並非毫無來由,事實上這種感傷被它洋洋灑灑的氣勢所掩蓋,在它表面的陽剛下,透著濃濃的擔憂和不安,從這種狀態而言,它的敘述帶有明顯的個性化傾向,然而,面對著祖先們如此輝煌的狀態,我們又能說什麼呢?祖先們的輝煌即可以是我們信仰的來由,也可能是包袱-當我們無法超越,當我們無法發揚光大-一個文明古國,也可能與一個衰落的老人具有同一種含義。這樣的例子,在世界民族之林隨處可見,誰又會是下一個印加帝國,誰又會是下一個羅馬帝國?
那些禮樂制度也許早巳完備,在部落里,在國家中,每一種文明的延續必定有其延續的理由和相對應的環境、條件,甚至於相對應的一代人。他們共同維護這種文明,他們的存在和消亡,必有其理由。而在文明的融合中,是什麼使他們存在和消亡呢?禮樂制度曾在盛極一時的周王朝趨於鼎盛,幾乎就是一代王朝的象徵,從何時起,它走向衰落,為何走向衰落?
《禮樂與爭霸》用它一貫的方式來重構歷史,它總是小心翼翼的用挖掘的鋤頭開始說話,即便是想像,也並非漫無邊際。它所構成的時空有時是重疊的,或者是同時交叉的,但並不妨礙它在一個更加廣闊的空間裡重新構造歷史的本來面目。也許,它並不是在構造歷史,而僅只是在構造一個影像語言的空間本身吧。有大量帶情感色彩的詞語被運用的事實表明,它所做的努力,倒更像那些用詩歌吟唱開天闢地的遠古詩人,他們在嘗試著一種方式,通過它,人們不僅接受了一種話語方式,也進入到一個真實的遠古世界,祖先們生活過的天地還在,日月還明,山河還有,而他們,究竟在哪兒?他們究竟留下些什麼?值得後世念念不忘。
周王朝,一個曾經令孔老夫子刻骨銘心的禮樂之邦,在周厲王的治下又發生了什麼?竟使得天子之禮散落民間,令王室徒具其表。周幽王又在乾什麼?"赫赫西周王朝滅亡了",《禮樂與爭霸》用赫赫來形容曾經的西周,赫赫與滅亡的對比也就更加強烈,當禮樂(法度)喪失,曾經赫赫又如何?又豈能逃脫覆滅厄運?
從這方面而言,《中華文明》創作者的優缺點都在於,他總是把最殘酷的事實用最強烈的方式展現出來,正如他用赫赫這個詞與滅亡對比,在《中華文明》的整體結構中,這種方式比比皆是,再加上音樂的誇張運用,戲劇性處理的不遺餘力,形成一股強勁的衝擊,震撼神經中樞。當這種近乎極端的方式與春秋戰國的烽火連綿相重疊,爭霸的事實更是驚心動魄。也許正因為如此,那些滅亡才更加耐人尋味。
周人滅亡了,齊國國君的霸主夢永遠地破滅了,是誰最先擂響了爭霸的戰鼓?這鼓聲從春秋時代一直響徹至戰國末年,而最先擂響這戰鼓的是齊桓公。這就是歷史,是事實,也是整箇中華文明的故事得以講述的根本保證;這使它徹底有別於戲說的故事,同樣是影像語言的元素,當它與歷史的根繫緊密相連,它所呈現的含義也絕非一部電影本身。
有雄霸天下的野心,就必定有來自楚國的挑戰,有齊楚爭霸,就有處於夾縫中的鄭國的消亡,無論是一個國家還是一國的文明,在戰爭面前所經受的考驗總是那么直截了當,難道戰爭是衡量一種文明能否得以存亡的尺度?顯然並非如此,因為戰爭從其終極意義而言是與文明背道而馳的,在它摧毀文明的過程中也在令文明重新融合,以便構築新的文明,這種新文明可能更有承受力,更有彈性;戰爭可能使一種文明消亡,但也可能將一種文明帶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關於這一點,中國五千年的歷史為我們提供了不勝枚舉的例子,問題是,經受過幾千年的沉浮起落,在我們手中,中華文明該往何處去?尤其當我們經歷了中國近幾百年的屈辱,我們的民族難道還能沉睡不醒。
看看春秋戰國,看看曾經人來車往的郢都"這樣一個繁華的大都市卻突然化成了一片廢墟,究竟是誰最終摧毀了它?"這充滿憂慮的感慨,難道只是望古興嘆嗎?公元1978年,當曾侯乙的編鐘浮出水面,當那古老的禮器重新發出聲響,又有多少人在關注,一個彈丸之地的曾國,又何以得享天子之禮,從何時起,周王朝早巳名存實亡?禮樂曾是那個時代法治的象徵,當它淪喪,國將安在?也許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會在秦始皇的帝國中看清法制的作用,它是否是一個國家存亡及強盛的根本原因呢?

影片介紹

在青銅的光芒中,王朝覆滅了
在青銅的光芒中
手無寸鐵的村民慘遭殺戮
在公元前841年到公元前827年的14年時間裡,西周沒有國王。。。。。。
熊熊烈火中
昔日鳴鐘鼎食的世界化作一片廢墟
周人的宗廟,周人的宮殿,
周人的青銅禮器,
鐫刻著周人歷史的甲骨片
連同周人一起從周原消逝了
這鼓聲從春秋時代一直響徹至戰國末年
二千多年前的某個時刻
這樣一個繁華的大都市
卻突然化成了一片廢墟
究竟是誰,最終摧毀了它?
楚國的宮殿呢?
楚人的橋樑和城牆呢?
曾侯乙的編鐘又敲響了
小國覆滅了,大國也覆滅了
在秦國的軍隊里,
一個叫喜的人,記錄了他所經歷的一切......
他沒有想到,二千多年後,他的名字會與秦始皇連在一起。
那些禮樂制度也許早巳完備,在部落里,在國家中,每一種文明的延續必定有其延續的理由和相對應的環境、條件,甚至於相對應的一代人。他們共同維護這種文明,他們的存在和消亡,必有其理由。而在文明的融合中,是什麼使他們存在和消亡呢?禮樂制度曾在盛極一時的周王朝趨於鼎盛,幾乎就是一代王朝的象徵,從何時起,它走向衰落,為何走向衰落?
《禮樂與爭霸》用它一貫的方式來重構歷史,它總是小心翼翼的用挖掘的鋤頭開始說話,即便是想像,也並非漫無邊際。它所構成的時空有時是重疊的,或者是同時交叉的,但並不妨礙它在一個更加廣闊的空間裡重新構造歷史的本來面目,也許,它並不是在構造歷史,而僅只是在構造一個影像語言的空間本身吧。有大量帶情感色彩的詞語被運用的事實表明,它所做的努力,倒更象那些用詩歌吟唱開天闢地的遠古詩人,它在嘗試著一種方式,通過它,人們不僅接受了一種話語方式,也進入到一個真實的遠古世界,祖先們生活過的天地還在,日月還明,山河還有,而他們,究竟在哪兒?他們究竟留下些什麼,值得後世念念不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