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典故》是2017年黑龍江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華典故
- 作者:張文清主編
- 出版時間:2017年
- 出版社:黑龍江美術出版社
- ISBN:9787559303394
《中華典故》是2017年黑龍江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其中有16個最為經典的國學典故,如:高山流水、莊周夢蝶、傾國傾城、凌波微步、破鏡重圓、詠絮才高、人面桃花、秉燭夜遊、白雲蒼狗、青梅竹馬、綠葉成蔭、鏡花水月、閒雲孤鶴、春秋筆法………這些典故,知道它們的由來嗎?傾國傾城 漢武帝時,協律都尉李延年曾在武帝前作歌道:“北方...
草船借箭,歷史上或確有其事,但主要人物並非諸葛亮,而是孫權。據《三國志·吳主傳》裴松之引注《吳歷》,孫權屢屢向曹操軍挑戰,曹操堅守不出。孫權就親自乘了一艘輕船,從濡須口進入曹操軍水寨前。曹操一看,就知道孫權來了,是孫權要親自來看看曹軍的陣勢(欲身見吾軍部伍也),下令軍隊嚴加戒備,箭弩不得...
伯牙絕弦,也叫作伯牙鼓琴。是講述知音難求的一個故事,俞伯牙與锺子期是一對千古傳誦的至交典範。伯牙善於演奏,锺子期善於欣賞。這就是“知音”一詞的由來。後锺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萬分,認為這世上再也不會有知音了,天下再不會有人像锺子期一樣能體會他演奏的意境。所以就把自己最心愛的琴摔斷,挑斷...
《中華典故》是2017年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張林。內容簡介 本書是交大附中開發的文化課程系列中的一本,主要從中華典故、中華典故與器物文化、中華典故與精神追求、中華典故與起名藝術、中華典故與典親制度、課本中的典故、先秦諸子百家中的中華典故、中華典故的流變系方面,詳盡介紹了“典故”這個...
燭影斧聲,也稱斧聲燭影,是指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趙匡胤大病,召晉王趙光義議事(另有記載說,是召太祖第四子趙德芳進宮商議後事,被晉王知曉後未召進宮),左右不得聞。席間有人遙見得燭光下光義時而離席,有遜避之狀,又聽見太祖引柱斧戳地,並大聲說:“好為之”(另有記載說“好...
大意失荊州,即三國時期,名將關羽失去荊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的典故。赤壁之戰後,荊州七個郡被劉備、曹操、孫權三家瓜分,劉備入蜀(四川),留關羽鎮守占據的荊州五郡(南郡、長沙、零陵、桂陽、武陵),其中南郡是劉備向東吳借的。劉備得到蜀川後,將長沙、桂陽兩郡還給了孫權(相當於還了南郡)。後來...
《中華典故》是2020年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中華典故猶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匯聚成一個異彩紛呈的大觀園、一座舉世無雙的華夏民族語言藝術寶庫。傳承著歷史,意蘊豐富,是民族文化的奇葩。《中華典故/中國文化文學經典文叢》輯錄了眾多典故精粹,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將每一個成語和歷史背後的典故娓娓道來,...
《中華典故》是2018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華典故》編委會。內容簡介 本書以歷史為脈絡,上起先秦,下至晚清,跨越兩三千年,精選出數百則膾炙人口的中華典故,並對每則典故的出處、故事、含義、用法等進行了詳解和注釋。本書盡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凸顯中華典故的長遠生命力。圖書目錄 中...
恐將無及。”雲曰:“古人貴朝聞夕改,君前途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憂名之不彰!”處遂勵志好學,有文思,志存義烈,言必忠信克己。人物典故 公元三世紀中葉,義興陽羨(今宜興市)傳頌著周處除三害的故事。周處(242-297),字子隱,義興陽羨人。其祖父周賓為三國東吳咨議參軍,後轉廣平太守。父周魴為...
竊符救趙,是戰國時期著名歷史典故。故事概況為:魏安釐王二十年(公元前257年),秦國圍困趙國都城邯鄲,趙國求救於魏國,魏國懼怕秦國,不敢出兵救趙。情急之下,信陵君魏無忌聽取侯贏之計,以國家利益為重,置生死度外,借魏王姬妾如姬之手竊得兵符,奪取了魏國兵權,不僅成功擊敗秦軍、救援了趙國,也鞏固了...
導致的。“西出函關”、“紫氣東來、“西渡流沙”、“不知所終”到後來都成了典故,其文化意義已超過考據意義了,其審美價值也超過考證價值了。而且老子、尹喜兩位高人在函谷關一邂逅,就把一個只有軍事意義的關卡,綰成了一個歷史節點,賦予了文化內涵,從此讓道家文化有了一個神秘走向和青色瀰漫……。
《中華典故》是2014年黃山書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精選了中國歷史上的典故,配以雙色版畫詮釋故事內容,延展文章意境,從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延續古聖先賢智慧,使中華傳統文化及美德得以傳布深遠。圖書目錄 《中華典故冊一》 政界風雲 治國方略 雄才大略 使功不如使過 焚書坑儒 越裳白雉 決勝於千里之外 反...
《中華典故-中華經典藏書》是2013年4月1日中國華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桑楚。內容簡介 典故是中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濃縮的歷史,是語言的精華。人們在日常交往中,如果能恰當地運用典故,就會使語言變得精闢、凝練,談話更富於感染力。和用“一石二鳥”相比,一個人如果拙嘴笨舌地說“用一塊石頭打下了兩隻...
《中華典故》是2017年黑龍江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從神話、民俗、成語中輯錄了眾多典故精粹,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將每一個典故背後的人物和故事娓娓道來,豐富多彩,妙趣橫生,融知識性、趣味性、哲理性於一體,處處閃耀著智慧的靈光。品讀典故後面的歷史故事,了解它們的來龍去脈,既可以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成語典故指關於成語產生、形成、流傳的故事傳說。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它既代表了一個故事典故,又是一種現成的話,很多又有比喻引申意義而被廣泛引用。三字成語 【破天荒】唐朝時期,荊州地區50多年沒有舉人到京城應考中過進士,因此被稱為“天荒”,直到唐宣宗時期,有一個荊州舉人劉蛻中了...
木蘭從軍講述了木蘭代替父親去征戰的古代故事。木蘭是古時候的一名民間女子。從小練習騎馬,正碰到皇帝招兵,她的父親的名字也在名冊上,她的父親因年老多病而不能勝任,木蘭便女扮男裝,替父親出征。木蘭從軍體現了木蘭的保家衛國英雄氣概,也有孝敬父親的女兒情懷。木蘭身世 關於木蘭身處年代的說法,主要是兩種說法:...
《經典國學系列叢書:中華典故》是2012年福建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志敏。內容簡介 典故是中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濃縮的歷史,是語言的精華。《中華典故(超值典藏版)(套裝共4冊)》精選歷朝歷代的典故,編者不僅對每個典故的含義進行了解釋,還點明了介紹了它的背景知識,並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它們背後的...
《中華傳統文化故事之成語典故》是輯錄了120個經典成語的故事作品。《中華傳統文化故事之成語典故》從我國博大精深、浩如煙海的傳統文化中輯錄了120個經典成語,既有琅琅上口、人盡皆知的成語如守株待兔、風吹草動、狐假虎威,也有較為生僻的成語如融融泄泄、結草銜環、涸轍之鮒。故事發生時間主要集中於先秦、...
孔子問禮,相傳公元前523年的一天,孔子對弟子南宮敬叔說:“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禮樂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願同去否?”南宮敬叔欣然同意,隨即請示當時魯國的國君。得到魯國國君的批准後。排遣一輛二馬拉的馬車,一個書童,一個車夫,由南宮敬叔陪孔子前往東周。典故故事 春秋時,...
《中華典故·中華成語故事大全集(套裝共2冊)》收錄了近2000條成語典故,既注重知識性,又兼顧趣味性和實用性。根據典故和成語所包含的不同含義,將其分門別類,如國家政治篇、戰略戰術篇、智謀思辨篇、世相百態篇、品格節操篇、慧言妙語篇等。對於典故,除了故事本身,主要追溯其出處和演化過程;對於成語,除了故事...
在這一歷史條件下,曹操出於對故人蔡邕的憐惜與懷念,“痛其無嗣”,乃遣使者以金璧將蔡文姬從匈奴贖回國中,重嫁給陳留人董祀,便讓她整理蔡邕所遺書籍四百餘篇,為中國文化的傳播作出了貢獻。這就是歷史上所謂“文姬歸漢”的故事。後來,這個故事又被編入小說、戲劇,被之管弦,得以廣泛流傳。諸如:元金志南的...
烽火戲諸侯,指西周末年的歷史事件。周幽王為博褒姒(bāo sì)一笑,點燃了烽火台,戲弄了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周幽王很高興,因而又多次點燃烽火。導致諸侯們都不相信烽火,也就漸漸不來了。後來西戎攻破鎬京,殺死周幽王。周幽王的兒子周平王東遷,開始了東周時期。背景 周宣王死後,其子宮湦繼位,是為...
中華典故(大盒精裝)《中華典故(大盒精裝)》是2002年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於永玉、林之滿。內容介紹 仿古線裝,傳世珍藏 作品目錄 全四卷仿古線裝
《中華典故全集》是2011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君慧。內容介紹 《中華典故全集(經典線裝本)(套裝全4冊)》主要內容簡介:典故,就是古書中的經典故事。每一個典故大致由出處、故事、含義三部分組成。每一個典故的背後,都有一個激動人心引人思索的歷史故事。典故這個名稱,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到漢朝,《後漢書.東平...
也有的仍用“羿”這個本稱,將該典故稱為“羿射九日”。除神話中射日的羿外,現實歷史上夏代另有一位“后羿”,即有窮國后羿。關於二人的關係,古人也有不同看法。晉代學者郭璞認為,夏代的有窮后羿是因羨慕上古的羿善射,所以才以“羿”為名。唐代孔穎達等著《五經正義》則認為,傳說中上古五帝時的“羿”是...
歷史人物 基本信息 伍子胥(?—前484),名員,字子胥,春秋時楚國人。伍子胥出生於楚國貴族家庭,從小受到良好教育,史書稱他“少好於文,長習於武”,有“文治邦國,武定天下”之才。公元前522年,伍子胥因父親伍奢、兄伍尚被楚平王追殺,而避難逃奔吳國。後結識吳公子光,並策劃刺死吳王僚,幫助公子光奪得王位...
此外,倪濃水從敘事學角度將其解讀為“南北方文化鬥爭”的一個寓言和象徵,“認為它是當時南北歷史文化和政治對抗的一種隱喻性神話敘事”。田兆元通過“東”與“山”要素分析認為“炎帝神農氏的東進失敗是敗在蚩尤氏手下,就相當一次溺水,化為精衛鳥表達炎帝部落失敗後還保持自己的精神理想,填海表達一種復仇對抗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