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生智慧經典:勸忍百箴》的內容豐富,識見過人,所謂“受而讀之,淹貫經史,洞達事理”,人們在驚嘆之餘,想要去見識這位博雅君子,除了幾處時間、地點的提示之外,如“至大三年良月吉旦四明梓碧山人許名奎”(《勸忍百箴·自序》),其餘都渺不可知。張壽鏞很遺憾地說:“惜山人生平無可稽。”(《勸忍百箴·序》)丁丙也感嘆道:“又得《勸忍百箴考注》四卷,乃四明梓碧山人許名奎所著,上竺前堂芳林釋覺澄考注,惜缺第一卷,無從考許氏始末。”
基本介紹
- 書名:中華人生智慧經典:勸忍百箴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頁數:361頁
- 開本:16
- 品牌:中華書局
- 作者:許名奎 劉成榮
- 出版日期:2014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101101065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中華人生智慧經典:勸忍百箴》由中華書局出版。
圖書目錄
前言
自序
序
卷第一
言之忍第一
氣之忍第二
色之忍第三
酒之忍第四
聲之忍第五
食之忍第六
樂之忍第七
權之忍第八
勢之忍第九
貧之忍第十
富之忍第十一
賤之忍第十二
貴之忍第十三
寵之忍第十四
辱之忍第十五
安之忍第十六
危之忍第十七
忠之忍第十八
孝之忍第十九
仁之忍第二十
義之忍第二十一
禮之忍第二十二
智之忍第二十三
信之忍第二十四
喜之忍第二十五
卷第二
怒之忍第二十六
疾之忍第二十七
變之忍第二十八
侮之忍第二十九
謗之忍第三十
譽之忍第三十一
諂之忍第三十二
笑之忍第三十三
妒之忍第三十四
忽之忍第三十五
忤之忍第三十六
仇之忍第三十七
爭之忍第三十八
欺之忍第三十九
淫之忍第四十
懼之忍第四十一
好之忍第四十二
惡之忍第四十三
勞之忍第四十四
苦之忍第四十五
儉之忍第四十六
貪之忍第四十七
躁之忍第四十八
虐之忍第四十九
驕之忍第五十
卷第三
矜之忍第五十一
侈之忍第五十二
勇之忍第五十三
直之忍第五十四
急之忍第五十五
死之忍第五十六
生之忍第五十七
滿之忍第五十八
快之忍第五十九
取之忍第六十
與之忍第六十一
乞之忍第六十二
求之忍第六十三
失之忍第六十四
利害之忍第六十五
頑囂之忍第六十六
不平之忍第六十七
不滿之忍第六十八
聽讒之忍第六十九
無益之忍第七十
苛察之忍第七十一
屠殺之忍第七十二
禍福之忍第七十三
苟祿之忍第七十四
躁進之忍第七十五
卷第四
特立之忍第七十六
勇退之忍第七十七
挫折之忍第七十八
不遇之忍第七十九
才技之忍第八十
小節之忍第八十一
隨時之忍第八十二
背義之忍第八十三
事君之忍第八十四
事師之忍第八十五
同寅之忍第八十六
為士之忍第八十七
為農之忍第八十八
為工之忍第八十九
為商之忍第九十
父子之忍第九十一
兄弟之忍第九十二
夫婦之忍第九十三
賓主之忍第九十四
奴婢之忍第九十五
交友之忍第九十六
年少之忍第九十七
將帥之忍第九十八
宰相之忍第九十九
好學之忍第一百
自序
序
卷第一
言之忍第一
氣之忍第二
色之忍第三
酒之忍第四
聲之忍第五
食之忍第六
樂之忍第七
權之忍第八
勢之忍第九
貧之忍第十
富之忍第十一
賤之忍第十二
貴之忍第十三
寵之忍第十四
辱之忍第十五
安之忍第十六
危之忍第十七
忠之忍第十八
孝之忍第十九
仁之忍第二十
義之忍第二十一
禮之忍第二十二
智之忍第二十三
信之忍第二十四
喜之忍第二十五
卷第二
怒之忍第二十六
疾之忍第二十七
變之忍第二十八
侮之忍第二十九
謗之忍第三十
譽之忍第三十一
諂之忍第三十二
笑之忍第三十三
妒之忍第三十四
忽之忍第三十五
忤之忍第三十六
仇之忍第三十七
爭之忍第三十八
欺之忍第三十九
淫之忍第四十
懼之忍第四十一
好之忍第四十二
惡之忍第四十三
勞之忍第四十四
苦之忍第四十五
儉之忍第四十六
貪之忍第四十七
躁之忍第四十八
虐之忍第四十九
驕之忍第五十
卷第三
矜之忍第五十一
侈之忍第五十二
勇之忍第五十三
直之忍第五十四
急之忍第五十五
死之忍第五十六
生之忍第五十七
滿之忍第五十八
快之忍第五十九
取之忍第六十
與之忍第六十一
乞之忍第六十二
求之忍第六十三
失之忍第六十四
利害之忍第六十五
頑囂之忍第六十六
不平之忍第六十七
不滿之忍第六十八
聽讒之忍第六十九
無益之忍第七十
苛察之忍第七十一
屠殺之忍第七十二
禍福之忍第七十三
苟祿之忍第七十四
躁進之忍第七十五
卷第四
特立之忍第七十六
勇退之忍第七十七
挫折之忍第七十八
不遇之忍第七十九
才技之忍第八十
小節之忍第八十一
隨時之忍第八十二
背義之忍第八十三
事君之忍第八十四
事師之忍第八十五
同寅之忍第八十六
為士之忍第八十七
為農之忍第八十八
為工之忍第八十九
為商之忍第九十
父子之忍第九十一
兄弟之忍第九十二
夫婦之忍第九十三
賓主之忍第九十四
奴婢之忍第九十五
交友之忍第九十六
年少之忍第九十七
將帥之忍第九十八
宰相之忍第九十九
好學之忍第一百
序言
西諺有雲“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說的是讀者的差異會影響到閱讀的效果,然而讀者之所以見仁見智,根底還在於個體的差異。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正所謂“千人千面”。一般來說,造成個體差異的原因有很多,諸如環境、性格、教育、職業等等,而環境或許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項。法國著名思想家丹納,就將種族、環境和時代作為藝術的三種基本動因。(《藝術哲學》)當然環境的內容很廣,大到時代、社會,小到家庭、職場,但它對於個體生活的影響卻無處不在,是利是害也在兩可之間:好的環境,讓人心情舒暢,順風順水;糟糕的環境,則讓人心情抑鬱,處處受挫。這些或利或弊的因素,都會或多或少地內化到個體的性格之中,凝固成為一種心結,在他生活的方方面面逐一展現出來。
魯迅先生的《狂人日記》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古來時常吃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狂人眼中看到的都是“吃人”,這也正是糟糕的生存環境在狂人心境中投射出來的映像。
許名奎發現“忍”,高揚“忍”,大抵也是如此。種族歧視公開而猖狂的元代構成了一個大的惡境,本人不順的境遇構成了一個小的惡境,正是這大、小兩惡境,共同催生了“忍”的發現。他自述生活中吃過了很多因為“不忍”的苦果,結合自己的經歷,再參照古人,於是一個大寫的“忍”字便橫亘在他的面前。在他看來,天下所有的事情,如果成功必是因為能“忍”,如果垂成必是因為缺“忍”,總之萬變不離“忍”字。他甚至還自信滿滿地說:“然則‘忍’之一字,自宰相至於士庶,人皆當以此為藥石。”(《勸忍百箴·自序》)許名奎高調倡導“忍”,大有勘破古人心法,以“忍“來總理群倫的雄心,正如道家之宣揚“道”,儒家之標舉“仁”。然而“道”與“仁”畢竟是道家、儒家的最高境界,它們還有層次很多的下屬。
老子說:“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老子·十八章》)又說:“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老子·十九章》)又說:“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老子·三十八章》)在道家的世界,“道”有如高高在上的天帝,而治下分出了德、仁、義、禮等諸般臣僚。
儒家的“仁”也是一個類似的存在。在孔子的眼中,“仁”似乎是一個很難企及的理想高地。他總是以一種讚許的語氣來描述這種神奇的“仁”。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論語·公冶長》)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論語·雍也》)“仁”之所以難成,正在於它需要五項全能: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日:“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日:“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論語·陽貨》)
反觀許氏的“忍”,我們似乎只能看到一個單一的層面,即作為藥石的存在。換成一種通俗的表述模式,全書的思路大體為:如果忍了會如何?如果不忍會如何?所以許名奎的“忍”到底還只是一種工具,一個可以在俗世中藉以全身遠禍的妙方。許氏看到了“忍”的有效性,也覺察到了“不忍”的破壞性,於是他的所有議論都是從得失兩途來展開,他關注的是如何提起世人對於“忍”的注意或是重視,於是他在每篇結尾都要發一感慨:“噫,可不忍歟?”有如當頭棒喝,讓冥頑的大眾能夠幡然醒悟。然而人們在覺悟之後,如何去實施踐行,則多語焉不詳。在這一點上,他似乎沒有吳亮考慮得周全。
吳亮在《忍經》中也大力宣揚了“忍”的價值,但是他沒有滿足於“忍”的工具性地位,而是努力提升“忍”的境界,一個明顯的做法就是試圖將“忍”與儒家的“仁”進行嫁接。他在《忍經》的自序中說:“忍,乃胸中博閎之器局,為仁者事也,惟‘寬’、‘恕’二字能行之。顏子云‘犯而不校’,《書》雲‘有容德乃大’,皆忍之謂也。”“凡我同志一寓目問,有能由寬、恕而充此忍,由忍而至於仁,豈小補哉。”在接下來的正文之中,作者也反覆論及這一點,比如對於宋代著名的奸相丁謂也取用不棄就是例證:“丁晉公雖險詐,亦有長者之言。仁廟嘗怒一朝士,再三語及公,不答,上作色曰:‘叵耐,問輒不應。’謂徐奏曰:‘雷霆之下,更加一言,則齏粉矣。’上重答言。”(《忍經·一言齏粉》)由“忍”而“仁”是吳亮的高明處,從“忍”到“忍”也正是許名奎的侷促處。張壽鏞云:“要之,非存仁義之心者不能忍也。”“忍與不忍,斷之於義可矣,豈忍而與之終古乎?”(《勸忍百箴·序》)大抵也是就這個層面的缺陷來說的。
不過,事情也都是兩極性的,正如老子所說的“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姿態高通常意味著疏略,而侷促往往是因為細密。許名奎的《勸忍百箴》無疑是一部精心構架的細密之作。一個凡人眼中的普通之“忍”,在他的筆下竟然被條分縷析成了一百個“門徒”。在這眾多“弟子”的拱衛之下,一個許氏的“忍”字王國,也儼然可見。如果說《忍經》是一部用世書,著者有如雍容長者,只負責講述故事,至於效果,全憑讀者自己去體味;那么《勸忍百箴》則是一部勸世書,著者恰似熱心牧師,雖然也講故事,但念茲在茲的都是讀者的接受和認同,似乎效果才是他最在意的。也許正是這種體例上的差異,使得兩部書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面貌:前者犖犖大觀,後者不厭其詳。《勸忍百箴》一百類的分屬,幾乎囊括了人生的全部面相,也大抵涵蓋了俗世中的所有部門。按作者的設計,讀者只要一冊在手,便可以按圖索驥,悠遊高蹈於這個危機四伏的人間世。
著者的良苦用心,令人感慨!然而我們在讚賞該書之餘,細加檢視,也會發現作者的百密一疏。或許是作者先有一個“一百類”的宏圖在胸,然後再編選條目,所以最後大廈建成,各個部件並沒能做到嚴絲合縫。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這些條目雖然各有分屬,但含混重疊之處也往往可見。比如“驕之忍”與“矜之忍”,“不滿之忍”與“不平之忍”,“乞之忍”與“求之忍”,彼此界限模糊;比如“滿之忍”與“不滿之忍”,“躁之忍”與“躁進之忍”,“義之忍”與“背義之忍”等,又似有重複之嫌。書中既有條目上的界限模糊,有些例子又是多處復用。不過這些都是白璧微瑕,不足以撼動全書的宏旨。
古書的流傳帶給後人很多遺憾,而作者的身世難尋便是其中之一。《勸忍百箴》的內容豐富,識見過人,所謂“受而讀之,淹貫經史,洞達事理”,人們在驚嘆之餘,想要去見識這位博雅君子,除了幾處時間、地點的提示之外,如“至大三年良月吉旦四明梓碧山人許名奎”(《勸忍百箴·自序》),其餘都渺不可知。張壽鏞很遺憾地說:“惜山人生平無可稽。”(《勸忍百箴·序》)丁丙也感嘆道:“又得《勸忍百箴考注》四卷,乃四明梓碧山人許名奎所著,上竺前堂芳林釋覺澄考注,惜缺第一卷,無從考許氏始末。”(《忍經·跋》)
很難坐實許名奎和吳亮之間有切實的因緣,但是從成書的情況來看,《勸忍百箴》(1310)要略晚於《忍經》(1306)。許名奎沒有說讀過前書,但是他在《自序》中所列的例證,幾乎都見於吳亮的《忍經》。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內容許名奎似乎沒有一一編入自己的正文之中。或許正如某些研究者所說的他們只是“英雄所見略同”,畢竟二人的確有很多的共性,比如相同的壓抑時代,相同的人生經歷,相同的材料來源等等。吳亮說:“愚因暇類集經史語句,名日《忍經》。凡我同志一寓目間,有能由寬、恕而充此忍,由忍而至於仁,豈小補哉!”(《忍經-自序》)許名奎說:“予自壯至老,以賤且貧,故受侮於人屢矣。復思前哲有‘德量自隱忍中大’之語,益自勉勵,逆來順受,不與物競,因作《勸忍百箴》,願與天下共之。每箴皆事為之句,人經出史,各有考據。公卿大夫四民十等,家置一本,朝夕看閱,亦足少補德量之萬一。毋忽幸甚!”(《勸忍百箴·自序》)
本書舊有僧人釋覺澄所作《勸忍百箴考注》四卷傳世,然而對於釋覺澄,我們也只知道他或許關乎杭州,根據便是他自署名字之前的“上竺前堂芳林”。該書材料豐贍,考注詳盡,態度嚴謹,後世的傳本大都以此為據。坊間也流傳了不少出版社的白文本子,但錯漏頗多,難以卒讀。體例上也多是翻譯為主,間或有注釋,但評論之例尚無。本書以上海書店1994年出版的《叢書集成續編》所錄的民國二十九年(1940)鄞縣張氏約園(張壽鏞)重刻本為底本,同時參以廣陵書社2006年出版的《勸忍百箴考注》,對全文進行了校對,力求保持該書的原貌。所作注釋,力求簡練通俗,並儘量交代原文出處,以便讀者查對。各篇所作評論,大體以問題為中心,一事一議,隨文展開,試圖加深讀者對文章的理解。不過初衷與期望總是難得吻合,因為時間倉促,且兼個人才學所限,上述工作中肯定有很多疏漏之處,若能得各位方家惠正,則幸莫大焉!
劉成榮
2014年2月
魯迅先生的《狂人日記》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古來時常吃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狂人眼中看到的都是“吃人”,這也正是糟糕的生存環境在狂人心境中投射出來的映像。
許名奎發現“忍”,高揚“忍”,大抵也是如此。種族歧視公開而猖狂的元代構成了一個大的惡境,本人不順的境遇構成了一個小的惡境,正是這大、小兩惡境,共同催生了“忍”的發現。他自述生活中吃過了很多因為“不忍”的苦果,結合自己的經歷,再參照古人,於是一個大寫的“忍”字便橫亘在他的面前。在他看來,天下所有的事情,如果成功必是因為能“忍”,如果垂成必是因為缺“忍”,總之萬變不離“忍”字。他甚至還自信滿滿地說:“然則‘忍’之一字,自宰相至於士庶,人皆當以此為藥石。”(《勸忍百箴·自序》)許名奎高調倡導“忍”,大有勘破古人心法,以“忍“來總理群倫的雄心,正如道家之宣揚“道”,儒家之標舉“仁”。然而“道”與“仁”畢竟是道家、儒家的最高境界,它們還有層次很多的下屬。
老子說:“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老子·十八章》)又說:“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老子·十九章》)又說:“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老子·三十八章》)在道家的世界,“道”有如高高在上的天帝,而治下分出了德、仁、義、禮等諸般臣僚。
儒家的“仁”也是一個類似的存在。在孔子的眼中,“仁”似乎是一個很難企及的理想高地。他總是以一種讚許的語氣來描述這種神奇的“仁”。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論語·公冶長》)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論語·雍也》)“仁”之所以難成,正在於它需要五項全能: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日:“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日:“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論語·陽貨》)
反觀許氏的“忍”,我們似乎只能看到一個單一的層面,即作為藥石的存在。換成一種通俗的表述模式,全書的思路大體為:如果忍了會如何?如果不忍會如何?所以許名奎的“忍”到底還只是一種工具,一個可以在俗世中藉以全身遠禍的妙方。許氏看到了“忍”的有效性,也覺察到了“不忍”的破壞性,於是他的所有議論都是從得失兩途來展開,他關注的是如何提起世人對於“忍”的注意或是重視,於是他在每篇結尾都要發一感慨:“噫,可不忍歟?”有如當頭棒喝,讓冥頑的大眾能夠幡然醒悟。然而人們在覺悟之後,如何去實施踐行,則多語焉不詳。在這一點上,他似乎沒有吳亮考慮得周全。
吳亮在《忍經》中也大力宣揚了“忍”的價值,但是他沒有滿足於“忍”的工具性地位,而是努力提升“忍”的境界,一個明顯的做法就是試圖將“忍”與儒家的“仁”進行嫁接。他在《忍經》的自序中說:“忍,乃胸中博閎之器局,為仁者事也,惟‘寬’、‘恕’二字能行之。顏子云‘犯而不校’,《書》雲‘有容德乃大’,皆忍之謂也。”“凡我同志一寓目問,有能由寬、恕而充此忍,由忍而至於仁,豈小補哉。”在接下來的正文之中,作者也反覆論及這一點,比如對於宋代著名的奸相丁謂也取用不棄就是例證:“丁晉公雖險詐,亦有長者之言。仁廟嘗怒一朝士,再三語及公,不答,上作色曰:‘叵耐,問輒不應。’謂徐奏曰:‘雷霆之下,更加一言,則齏粉矣。’上重答言。”(《忍經·一言齏粉》)由“忍”而“仁”是吳亮的高明處,從“忍”到“忍”也正是許名奎的侷促處。張壽鏞云:“要之,非存仁義之心者不能忍也。”“忍與不忍,斷之於義可矣,豈忍而與之終古乎?”(《勸忍百箴·序》)大抵也是就這個層面的缺陷來說的。
不過,事情也都是兩極性的,正如老子所說的“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姿態高通常意味著疏略,而侷促往往是因為細密。許名奎的《勸忍百箴》無疑是一部精心構架的細密之作。一個凡人眼中的普通之“忍”,在他的筆下竟然被條分縷析成了一百個“門徒”。在這眾多“弟子”的拱衛之下,一個許氏的“忍”字王國,也儼然可見。如果說《忍經》是一部用世書,著者有如雍容長者,只負責講述故事,至於效果,全憑讀者自己去體味;那么《勸忍百箴》則是一部勸世書,著者恰似熱心牧師,雖然也講故事,但念茲在茲的都是讀者的接受和認同,似乎效果才是他最在意的。也許正是這種體例上的差異,使得兩部書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面貌:前者犖犖大觀,後者不厭其詳。《勸忍百箴》一百類的分屬,幾乎囊括了人生的全部面相,也大抵涵蓋了俗世中的所有部門。按作者的設計,讀者只要一冊在手,便可以按圖索驥,悠遊高蹈於這個危機四伏的人間世。
著者的良苦用心,令人感慨!然而我們在讚賞該書之餘,細加檢視,也會發現作者的百密一疏。或許是作者先有一個“一百類”的宏圖在胸,然後再編選條目,所以最後大廈建成,各個部件並沒能做到嚴絲合縫。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這些條目雖然各有分屬,但含混重疊之處也往往可見。比如“驕之忍”與“矜之忍”,“不滿之忍”與“不平之忍”,“乞之忍”與“求之忍”,彼此界限模糊;比如“滿之忍”與“不滿之忍”,“躁之忍”與“躁進之忍”,“義之忍”與“背義之忍”等,又似有重複之嫌。書中既有條目上的界限模糊,有些例子又是多處復用。不過這些都是白璧微瑕,不足以撼動全書的宏旨。
古書的流傳帶給後人很多遺憾,而作者的身世難尋便是其中之一。《勸忍百箴》的內容豐富,識見過人,所謂“受而讀之,淹貫經史,洞達事理”,人們在驚嘆之餘,想要去見識這位博雅君子,除了幾處時間、地點的提示之外,如“至大三年良月吉旦四明梓碧山人許名奎”(《勸忍百箴·自序》),其餘都渺不可知。張壽鏞很遺憾地說:“惜山人生平無可稽。”(《勸忍百箴·序》)丁丙也感嘆道:“又得《勸忍百箴考注》四卷,乃四明梓碧山人許名奎所著,上竺前堂芳林釋覺澄考注,惜缺第一卷,無從考許氏始末。”(《忍經·跋》)
很難坐實許名奎和吳亮之間有切實的因緣,但是從成書的情況來看,《勸忍百箴》(1310)要略晚於《忍經》(1306)。許名奎沒有說讀過前書,但是他在《自序》中所列的例證,幾乎都見於吳亮的《忍經》。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內容許名奎似乎沒有一一編入自己的正文之中。或許正如某些研究者所說的他們只是“英雄所見略同”,畢竟二人的確有很多的共性,比如相同的壓抑時代,相同的人生經歷,相同的材料來源等等。吳亮說:“愚因暇類集經史語句,名日《忍經》。凡我同志一寓目間,有能由寬、恕而充此忍,由忍而至於仁,豈小補哉!”(《忍經-自序》)許名奎說:“予自壯至老,以賤且貧,故受侮於人屢矣。復思前哲有‘德量自隱忍中大’之語,益自勉勵,逆來順受,不與物競,因作《勸忍百箴》,願與天下共之。每箴皆事為之句,人經出史,各有考據。公卿大夫四民十等,家置一本,朝夕看閱,亦足少補德量之萬一。毋忽幸甚!”(《勸忍百箴·自序》)
本書舊有僧人釋覺澄所作《勸忍百箴考注》四卷傳世,然而對於釋覺澄,我們也只知道他或許關乎杭州,根據便是他自署名字之前的“上竺前堂芳林”。該書材料豐贍,考注詳盡,態度嚴謹,後世的傳本大都以此為據。坊間也流傳了不少出版社的白文本子,但錯漏頗多,難以卒讀。體例上也多是翻譯為主,間或有注釋,但評論之例尚無。本書以上海書店1994年出版的《叢書集成續編》所錄的民國二十九年(1940)鄞縣張氏約園(張壽鏞)重刻本為底本,同時參以廣陵書社2006年出版的《勸忍百箴考注》,對全文進行了校對,力求保持該書的原貌。所作注釋,力求簡練通俗,並儘量交代原文出處,以便讀者查對。各篇所作評論,大體以問題為中心,一事一議,隨文展開,試圖加深讀者對文章的理解。不過初衷與期望總是難得吻合,因為時間倉促,且兼個人才學所限,上述工作中肯定有很多疏漏之處,若能得各位方家惠正,則幸莫大焉!
劉成榮
2014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