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乳齒象是東亞和東南亞地區一種獨特的長鼻類化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華乳齒象
- 所屬年代:晚中新世
- 出土地點:雲南昭通水塘壩
中華乳齒象是東亞和東南亞地區一種獨特的長鼻類化石。
中華乳齒象是東亞和東南亞地區一種獨特的長鼻類化石。之前最早發現於山西的榆社盆地。但由於缺乏更早的化石記錄,國際上主流學術觀點一直認為,中華乳齒象是由美洲的居維葉象亞科的某一成員進化而來,在上新世時進入東亞,到達中國北方。...
中間中華乳齒象 此圖為發現於山西榆社縣喬家溝查陽村等地的中間中華乳齒象完整下頜附有第三臼齒的標本照片。現收藏於中國古動物博物館
《漢江盆地晚新生代地層及其哺乳類化石漢江中國乳齒象》是由陝西省地質博物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解遇、雷迂魯、李雙喜、湯英俊、宗冠福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成果信息 成果摘要 通過漢中盆地...
1986年,在我國陝西省的漢江邊上,發現了一具近似完整的乳齒象骨架。人們發現,雖然同為乳齒象,但這種僅生活在中國的種類與其它乳齒象有很大區別。它個頭中等,頭的下頜都較短,上門牙細而直。最特殊的是它的頰齒(槽牙),牙面上...
乳齒象mastodon,化石記錄的長鼻類哺乳動物(見長鼻目)。最早的、明顯具有長鼻類特點的哺乳動物是發現於非洲北部的莫湖獸 。經過古乳齒象的初期過渡階段後,發展到乳齒象類。物種概況 乳齒象(Mastodon,學名Mammut)是種已經滅絕的象,...
人字洞富含化石的上部堆積單元第3—7層為一正極性帶,結合生物年代學及沉積物的快速堆積等特點,判斷出中華乳齒象層位的年代應為2.14—2.15百萬年前。旅遊信息 交通信息 人字洞遺址位於繁昌區孫村鎮癩痢山南坡。S321省道貫穿鎮心,...
與文化遺物伴生的哺乳動物化石標本百餘件,包括一具成年個體中華乳齒象的門齒、下頜骨、前肢骨和後肢骨,為江南中華乳齒象完整骨骼的研究和裝架提供了可靠的動物考古學證據。人字洞遺址是目前中國境內已知時代最早的古人類遺存之一,將中國...
昭通麂,晚中新世文物。水塘壩新近紀古生物化石群項目自2010年立項以來,在雲南省研究力量的基礎上,通過不斷整合國內外權威研究機構的人力資源和經費資源,項目研究取得了非常好的進展:確認了一批新屬新種,並已經發表昭通中華乳齒象、似...
水塘壩新近紀古生物化石群項目自2010年立項以來,在雲南省研究力量的基礎上,通過不斷整合國內外權威研究機構的人力資源和經費資源,項目研究取得了非常好的進展:確認了一批新屬新種,並已經發表昭通中華乳齒象、似獾泰國水獺、昭通麂、...
水塘壩新近紀古生物化石群項目自2010年立項以來,在雲南省研究力量的基礎上,通過不斷整合國內外權威研究機構的人力資源和經費資源,項目研究取得了非常好的進展:確認了一批新屬新種,並已經發表昭通中華乳齒象、似獾泰國水獺、昭通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