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棉所77是雙價轉基因抗蟲雜交春棉品種,生育期125天。出苗好而整齊,前期長勢一般,後期長勢穩健;植株塔型,較鬆散,株高108.1cm,莖桿較多茸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棉所77
- 品種類別:中棉所77
- 審定編號:豫審棉2010016,中雜409
- 品種來源: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
基本信息,特徵特性,產量表現,栽培要點,
基本信息
審定編號:豫審棉2010016,中雜409
品種來源: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中棉所41×春抗1號
特徵特性
果枝較長;葉片較大,葉色較深,葉功能一般;結鈴較強,鈴卵圓形;第一果枝節位 6.5節,單株果枝數13.7台,單株結鈴數21.3個,單鈴重6.4g,籽指10.8,衣分41.4%,霜前花率91.0%;吐絮暢而集中,纖維色澤潔白。
抗病鑑定:經中國農科院棉花所植保室抗病鑑定:2007年枯萎病指2.6,黃萎病指18.8,高抗枯萎抗黃萎病;2008年枯萎病指1.3,黃萎病指25.8,高抗枯萎耐黃萎病。
抗蟲鑑定:經中國農科院生物所抗蟲鑑定:抗蟲株率100%,抗棉鈴蟲。
品質分析:2007、2008年經農業部棉花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測定(HVICC):纖維上半部長度29.2/29.6mm,斷裂比強度28.8/29.6cN/tex,馬克隆值4.8/5.0,伸長率6.4/6.4%,反射率73.8/73.0%,黃度7.5/7.0,整齊度指數85.1/84.9%,紡紗均勻性指數140.4/140.3。
產量表現
2007年參加省雜交春棉區試,7點匯總平均畝產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分別為237.8kg、96.6kg、87.9kg,比對照豫雜35增產11.1%、6.7%、5.1%,分居春棉2組14個參試品種第3、5、6位,皮棉增產極顯著;2008年續試,5點匯總平均畝產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分別為219.0kg、90.5kg、82.8kg,比對照豫雜35增產15.9%、13.9%、7.1%,分居春棉1組13個參試品種第5、7、9位,皮棉增產極顯著。 2009年參加省雜交春棉生試,8 點匯總平均畝產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分別為218.4kg、88.2kg和81.5kg,比對照豫雜35增產8.5%、6.0%和5.4%,均居春棉2組7個參試品種第 6位。
栽培要點
1、播期和密度:春播露地直播播期4月22日左右,地膜覆蓋播種期4月5日左右,營養缽育苗根據天氣情況決定,一般3月底為宜;根據田間地力情況,春直播種植密度2500-3000株/畝左右,營養缽育苗種植密度2800株/畝為宜。
2、田間管理:該品種早發性好,需肥量大,一般底肥應占總施肥量的60%,每畝施優質農家肥4方以上、複合肥70-80kg/畝;初花期施餅肥和複合肥;後期噴葉面肥。在前期管理的基礎上,中後期注意澆水和葉面施肥,防止早衰。全程化控,6月下旬至7月上旬根據天氣和棉花長勢適量化調,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則,7月中旬以後用量適當增加。
3、病蟲害防治:根據田間蟲害情況及時防治盲蝽象、棉鈴蟲等害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