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本種提示,
形態特徵
喬木,高達25米。枝斜上;樹冠廣圓錐形;樹皮灰綠色,老皮有溝裂,色暗;小枝粗壯,有棱,黃灰色。芽長卵形,先端長漸尖,無毛,帶綠色,有粘性;花芽特大,多著生於樹冠上部。葉卵形或菱狀卵形,長7-10厘米,寬約5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寬楔形或圓形,邊緣圓鋸齒,具極狹半透明邊緣,無緣毛,上面深綠色,下面綠色或淡白色;葉柄圓形,有稀疏的短柔毛。花序長4-7厘米,無毛。果序長達18厘米;蒴果無毛,2瓣裂,果柄顯著。
分布範圍
主要價值
材質軟,供建築、造紙等用。也可作庭園觀賞和綠化樹種。
本種提示
適應性強,耐乾旱寒冷,生長快,為東北北部及西部乾寒地帶造林的較好樹種,但易染病蟲害,受害木常在10年生左右易遭風折,因此漸被淘汰,只有黑龍江省黑河一帶長勢良好,可以大力發展。用插條和播種繁殖。
本種於1870年以前即栽培在德國柏林植物園,定名者認為是苦楊和鑽天楊P. laulifolia Ledeb. × P. nigra L. var. italica (Moench.) Koehne的雜交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