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農業技術研究發展中心

中日農業技術研究發展中心設定了作物品種改良、土壤改良與節水農業、農業環境工程、生物災害綜合防治、農產品加工、有益生物資源利用、氣象災害防禦等7個研究室,並根據無償援助設備的功能設立了25個專業實驗室,建立了北京、山西、黑龍江和寧夏等試驗示範基地,具備了開展可持續農業技術研究領域國際合作研究、自主開發研究、技術推廣和信息傳播的良好條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日農業技術研究發展中心
  • 主管部門: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
研究方向,發展歷史,科研條件,科研成就,

研究方向

農業科學研究

發展歷史

為解決21世紀亞太地區糧食安全及農業可持續發展問題,1997年李鵬總理訪問日本期間,與日本政府首相喬本龍太郎達成了在中國農業科學院建立“中日農業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利用日本政府無償援助資金開展《中國可持續型農業技術研究發展計畫》的協定。2000年12月21日,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龍永圖副部長與日本駐華大使谷野作太郎分別代表兩國政府簽署了政府間換文,啟動了迄今為止中日農業領域最大的無償援助項目。
根據項目合作協定,日本政府提供總價值14.4億日元(約合1億元人民幣)的無償援助研究器材,派出常駐專家組和若干短期專家。中方提供研究基礎設施及項目所需要的全部費用和研究人員。2001年7月10400平方米的中日中心大樓竣工,2001年8月完成無償援助器材的採購招標,2002年1月開始接受無償援助器材,至2002年6月“中日農業技術研究發展中心”正式投入運行。

科研條件

“中日農業技術研究發展中心”是在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化改革的大框架下,新建立的一個新體制、開放式、有法人資格、有條件進入國家農業技術創新基地的技術研究開發機構。“中日農業技術研究發展中心”以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為法人依託,集聚了作物科學研究所、資源區劃研究所、飼料研究所及情報研究所等單位60多位客座研究人員,組成了包括日方專家在內總規模達200餘人的科技隊伍開展“中國可持續農業技術研究發展計畫”。
由中國政府投資建設的一萬多平方米寬敞明亮的實驗樓內,裝備有日本政府無償援助的877台套先進的儀器設備,可供分子技術育種、土壤肥料研究、農業環境測定、微生物發酵、農產品品質測定與加工、病蟲草害防治、農業信息、氣象災害防治研究等多領域研究使用。
2002年1月,中日農業技術研究發展中心中方及日方有關人員在3個月內接收了由日本政府無償援助的877台(套)儀器設備,單價超過2萬美元的援助設備約達百台(套)以上。大部分儀器設備都在有效的使用,在項目的科研工作中發揮者重要作用。
以大型儀器設備為基礎裝備的中日農業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公共實驗室是較先進的開放實驗室。公共實驗室新引進各種先進儀器50多台件,價值約160萬美元。包括光譜系列、色譜系列、質譜系列、元素分析儀和電化學滴定裝置等大型儀器,還有高速冷凍離心機、微波消解系統、超音波處理器等多種樣品前處理用的先進小型儀器。大型儀器均配有儀器控制和數據處理軟體工作站,不但提高實驗的精確度,而且操作方便。能夠進行各種元素含量的測定,有機、無機化合物的分離、鑑定、定量分析和有機物結構分析。適用於農業科學、生物科學、化學工業、環境保護等多種領域的不同分析需求。

科研成就

作為中國農業最大的國際合作項目,“中日農業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將建成中日兩國乃至東南亞地區可持續農業技術領域的國際合作與交流的視窗和平台,並有條件建成本技術領域的具有世界水平的國家實驗室和國際開放實驗室。以此為依託,“中國可持續農業研究發展計畫”立足於加強農作物品質改良;對高效低耗耕作栽培技術、節水技術、環保型植保技術;農業廢棄物無害化技術;產地環境監測與過程控制等技術進行研究與開發,同時擴大可持續農業技術的交流與示範。項目的實施將有力地推動中國可持續農業技術的研究、開發與推廣,促進我國在提高水土資源利用率、降低農業環境污染、強化產地環境管理等技術領域與國際同步,從而為保障我國食物安全、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和提高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