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科研條件,人員編制,科研部門,設施資源,科研成就,科研成果,學術刊物,人才培養,學科建設,教學建設,文化傳統,所訓,所徽,機構領導,歷任所長,現任領導,
歷史沿革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原名“農業經濟研究所”,籌建於1955年。
1958年5月10日,農業經濟研究所正式成立。
1970年,農業經濟研究所被撤銷建制。
1979年4月,農業經濟研究所恢復建制。
1988—1992年,曾與
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文獻信息中心部分研究室等單位組成科研實體,以“農業部農業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和“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科技發展研究中心”名義開展活動,農經所的建制仍保留。
2005年1月1日,改名為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
2005年12月,研究所成立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政策顧問團。
科研條件
人員編制
截至2011年6月,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有職工148人,其中在職職工96人,離退休職工52人。在職人員中,具有專業技術職稱人員為91名,其中高級職稱人員55名,占在職人員總數的57%;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23人,副高級專業技術人員32人,分別占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人員的42%和58%;具有博士學位的47人、碩士學位16人,分別占職工總數49%和17%。
| | | | 秦 富 | 劉鳳彥 | | |
| | | | 夏 英 | 李玉勤 | 朱曉峰 | 朱立志 |
薛桂霞 | 王明利 | | 毛世平 | 楊慧芬 | | 胡志全 | 黃麗江 |
呂新業 | 呂開宇 | 劉 靜 | | 王燕明 | 趙一夫 | 劉合光 | 辛嶺 |
邱 君 | 陳世軍 | 曹新明 | 靳淑平 | 楊東群 | 孫煒琳 | 姚瑾 | 李芸 |
李麗原 | 楊敬華 | 鐘 鈺 | 郭靜利 | 侯麗薇 | 楊艷濤 | 王 艷 | 方 靜 |
辛翔飛 | 崔奇峰 | 王祖力 | | 賈 偉 | 楊 春 | 劉慧 | 薛莉 |
孫翠清 | 張琳 | 王國剛 | 宋莉莉 | 錢加榮 | 周慧 | 魏賽 | |
(備註:以上表格內容參考資料來源:)
科研部門
截至2011年1月,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有國家級實驗室1個,此外研究所還設有農業政策、農業技術經濟、畜牧經濟、貧困與發展、資源與環境、農產品流通與國際貿易、食物安全與營養7個研究室及企業經濟、區域經濟、數位化、海峽兩岸農業發展4個研究中心。
國家級實驗室(1個):國家農業政策分析與決策支持系統開放實驗室
設施資源
截至1992年6月,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圖書館共藏書6200餘種,12514冊;其中經濟類圖書2000餘種,4163冊;農業經濟類圖書有1169種,2338冊;有關農業經濟類學術期刊60餘種,4644冊。
截至2011年1月,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館藏各類圖書14300多冊,統計年鑑2600餘冊,內部資料4390餘冊,期刊合訂3600冊,報紙24種。
此外,該所較完整地收集了從1978年至今各種主要年鑑。擁有巨觀統計年鑑,部門經濟統計資料,全國各省市經濟統計年鑑和部分國外經濟統計年鑑2600餘冊。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1979~2006年,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共有39項科研成果獲得各類成果獎勵41項,其中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部委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獎10項,三等獎15項;省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5項;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 。
2014年,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共獲得各類基金和“十三五”規劃編制重大招標項目25項,其中各類國家基金項目11項,農業部、科技部和發改委“十三五”重大招標項目10項,農業部軟科學4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申報立項實現中國農科院首次突破。
獲獎類別 | 農業部獎 | 北京市獎 | 中國農科院級獎 | 其它部委獎 | 通過鑑定 |
獲獎數量 | 29 | 9 | 8 | 7 | 6 |
參考資料:(備註:數據截至2015年4月) |
學術刊物
截至2012年1月,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編輯出版全國一級學會期刊二種,分別為:《農業經濟問題》月刊、《農業技術經濟》雙月刊,分別報導農業經濟、農業技術經濟領域中的熱點問題。此外,農經所還編印《研究簡報》、《判斷與思考》等內部刊物,供有關部門和研究單位參考。
《
農業經濟問題》1980年創刊,由中國農業經濟學會和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聯合主辦,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學部認定的17種重點期刊之一。
《農業經濟問題》1998年入選《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經濟學科來源期刊,1999年被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
CSCD)收錄為管理學類來源期刊。2003年7月成功地加入中國基礎知識工程,成為中國期刊資料庫(CJFD)全文收錄期刊和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
CAJCED)統計源期刊。2003年10月被列為《
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2004年再度入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作為中國經濟類、農業經濟類和貿易經濟類農業類核心期刊,曾榮獲國家新聞出版署全國社科期刊獎提名獎,在《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計量指標-論文、引文與期刊引用統計》(1998)中,其
影響因子和被引總數分別位於經濟學科的第六位和第七位,在農業經濟刊物中名列第一位;在由中國社會科學評價中心組織的來源期刊專家定量評價中,《農業經濟問題》的評價值亦列於農業經濟學科首位;在2000年的CSSCI的評價中,名列經濟類期刊第十位、農業經濟類第一位。
《
農業技術經濟》(月刊)1982年創刊,由中國農業技術經濟研究會和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共同主辦,是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性期刊和全國農業經濟類的核心期刊。
《農業技術經濟》1998年入選《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經濟學科來源期刊,1999年被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
CSCD)收錄為管理學類來源期刊。2003年加入中國基礎知識工程,成為中國期刊資料庫(
CJFD)全文收錄期刊和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CAJCED)統計源期刊。2003年10月被列為《
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2004年再度入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
《研究簡報》是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編輯的內部資料,創建於1992年,主要內容包括學術觀點和研究動態兩部分。研究動態主要報導該所重大學術活動,如出國訪問、外出開會、調查、外事往來及其它重大學術交流活動等。從1992年到2011年末,《研究簡報》總共編印240期,供有關部門和研究單位參考。
《判斷與思考》簡報是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政策顧問團主辦,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負責編輯、發行的不定期內部資料,供國家有關部門和中央領導決策參考。2008年創刊,至2011年底共發行28期,為國家巨觀決策提供參考。
人才培養
學科建設
截至2013年10月,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有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個。農林經濟管理學科是2003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的具有博士一級學科學位授權的學科,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分別於1981年11月和1986年7月批准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的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的授予權。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從1994年9月開始招收博士後研究人員,流動站(一級學科)名稱為農林經濟管理,專業(二級學科)名稱為農業經濟管理。
博士點:農林經濟管理(一級學科)、農業經濟管理(二級學科)
碩士點:農業經濟管理(二級學科)
博士後流動站:農林經濟管理
教學建設
截至2013年10月,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有博士生導師21人,碩士生導師28人。
2015年10月,該所博士後孫致陸獲2015年中國農業科學院優秀博士後稱號。
2016年5月,該所博士後王曉君主持的項目“乾旱區水價政策對綠洲農業節水和農戶收入的影響”獲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第59批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資助,資助金額8萬元。
文化傳統
所訓
心耕學海,唯是求新
心耕學海——以專心之力、恆心之勢、虛心之姿,勤奮敬業,刻苦鑽研,探究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規律,挖掘、培育、輸送優秀專業人才。
唯是求新——堅持科學嚴謹的態度,實事求是,以新觀念、新理論、新機制、新方法不斷提升科研創新能力。
“心耕學海 唯是求新”傳承了農經所人遵循科研規律、堅守科研道德的工作作風,體現出淡泊明志、潛心鑽研、科學嚴謹、求實創新的價值追求。
所徽
所徽釋義
標識由麥穗、鋼筆、長城、書本、盾牌以及農經所的英文縮寫“IAED”等要素組成,運用了具有鮮明農業特色的綠色作為主色,體現了農經所為國家農業發展政策的制定提供諮詢支持、服務“三農”的功能特徵、職能定位和服務使命。
含義一:承載光榮使命。心繫國家,情系“三農”,從中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出發,面向生產、服務決策,為政府巨觀決策提供新思路,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逐步解決“三農”問題提供強力支持。
含義二:融合科研精神。在“心耕學海,唯是求新”所訓的引領下,遵循科研規律,堅持精、真、恆、勤的科研精神,專注農業經濟理論研究和方法創新,堅守科研道德,潛心鑽研,用心服務。
含義三:寓意豐碩成果。精心培育優秀農業科研人才,在科學研究事業中不斷取得豐碩成果;在農業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農業生產呈現一片豐收景象,預示著農業經濟的蓬勃發展和國家的繁榮昌盛。
機構領導
歷任所長
董家邦:第二任所長(1959-1960)
現任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