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納米研究中心開展跨學科的橫向科研協作,推動交叉領域的創新研究,促進現代納米科學與農業科學的有機融合,加速農業科技創新步伐,增強我國糧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態安全保障能力,積極培育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生長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納米研究中心
- 外文名:Center for Agricultural Nanotech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 主管部門:中國農業科學院
研究方向,發展歷史,科研條件,科研成就,
研究方向
1.農業化學品納米載體遞釋技術
改善農業與生物功能物質的靶向傳輸與控釋性能,提高農藥、化肥、獸藥、飼料等農業投入品的資源利用效率,減輕農業環境面源污染。
2.納米基因操作技術
開發和構建基於用單分子納米操作技術的基因工程新方法,提高高產、優質、抗逆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效果。
3.納米食品技術
利用納米微粒或微囊化技術,改良食品素材、調味劑、抗氧化劑、抗菌劑、生物活性產品的風味、營養和吸收效率。利用納米感測技術提高食品有害成分與病原體的檢測效率與精度,建立農產品產地鑑定與溯源系統。
4.農業生態安全與環境修復技術
開發基於納米技術的生物安全檢控、農藥與污染物淨化、土壤與水體修復技術,保護農業生態系統與環境安全。
發展歷史
納米科技已經發展成為一門橫斷性的前沿主導學科,拓展和深化了人類對自然世界的認知能力,開闢了操控原子或分子創製材料及器件的新紀元,正在引發一場新的產業技術革命。納米科技與農業科技的相互滲透,也催生了農業納米科技等新興學科,為農業科學提供了新的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必將對未來農業的發展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為了應對國際農業納米科技的發展趨勢,積極培育和建設新興優勢學科,2009年5月,中國農業科學院依託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通過整合了院內其他相關單位的人力與科技資源,組建了國內第一家農業納米科技專業化研究平台--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納米研究中心。
科研條件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納米研究中心以中日農業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公共實驗室為基礎研究條件,並通過修購計畫項目,進一步購置了原子力顯微鏡、Zeta電位納米粒度分析儀等納米科學研究的專用核心設備,初步建立了農業納米科技的公共實驗研究平台。
科研成就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納米研究中心的專家通過跨學科橫向聯合,先後承擔了一批國家“863”計畫、重大科技專項、自然科學基金等相關研究課題。其中,我院五個相關研究所的20餘名專家共同參與的“十一五” “863”計畫農業生物藥物重大項目“新型高效農業生物藥物載體與新劑型創製”課題,在生物農藥、獸藥與疫苗的靶向傳輸與控制釋放技術、納米藥物載體與新劑型創製等方面取得一批創新性的研究成果,申請發明專利20項、發表論文140餘篇,獲得了項目驗收專家組的高度評價。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科技重大專項“納米載體基因輸送技術在動植物遺傳轉化上的套用” 課題,已經在利用納米基因工程載體培育轉基因豬和轉基因棉花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此外,在農藥的葉面親和修飾與高效劑量傳輸、納米光催化農產品保鮮技術、病原微生物超靈敏與特性檢測探針技術等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重要進展。正在積極推進產學研聯合與新成果的套用於轉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