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為干涉俄國十月革命,侵占中國東北並控制中國軍隊,於1918年5月16日派陸軍少將齋藤季治郎與段祺瑞政府代表靳雲鵬在北京秘密簽訂《中日陸軍共同防敵軍事協定》。共...
《中日共同防敵軍事協定》是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1918年3月3日,蘇維埃俄國對德國單獨媾和。為此,1918年3月8日,日本決定對中國求防敵之協定,以便武裝干涉俄國革命,...
俄國十月革命爆發後,引起了帝國主義的武裝干涉,日本也參與干涉並趁機擴大在華利益。1918年初,日本參謀次長田中義一和北京政府駐日公使章宗祥商談中日軍事行動問題,...
軍事條約 (military treaties ) ,國家或其他國際法主體之間締結的,規定軍事方面的相互權利和義務的國際書面協定。內容一般包括建立維護締約國戰略利益和安全的軍事聯盟...
(根據遠東軍事法庭裁判:“中日戰爭”應從1928年皇姑屯事件開始)中國人民進行的14年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偉大的民族革命戰爭,也是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反對外敵入侵第...
《中日軍事協定》:東北地區完全淪陷為日本獨占殖民地(1918年) 《中日解決山東懸案條約》:並不完整的主權收回(1922年2月4日) 《九國公約》:中國從被獨占到被共同...
現在中日政府間的科技合作主要包括:根據《中日政府間科技合作協定》開展的合作,在政府科技合作協定框架下兩國政府部門的對口合作(包括部門間簽署的合作協定等),通過...
《中日上海停戰及日方撤軍協定》的簡稱,亦稱《淞滬停戰協定》。1932年一·二八事變發生後,國民黨政府雖宣布“一面抵抗、一面交涉” 的對日政策,實際上卻謀求對日...
韓國國防部長官金寬鎮10日在首爾與到訪的日本防衛大臣北澤俊美舉行會談,雙方就開始磋商簽署《相互軍需支援協定》(ACSA)和《軍事情報保護協定》(GSOMIA)達成了共識。
這是德、日兩個法西斯國家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個重要步驟,通過這個協定的簽訂,使日、德兩國法西斯在反蘇反共的旗幟下建立起公開的軍事聯盟,以聯合起來實現其...
這是德、日兩個法西斯國家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個重要步驟,通過這個協定的簽訂,使日、德兩國法西斯在反蘇反共的旗幟下建立起公開的軍事聯盟,以聯合起來實現其...
1918 大正七年 原 《中日軍事協定》。米騷動事件。出兵西伯利亞。 組成政黨內閣。德國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1919 大正八年 三一事件。《凡爾賽條約》。西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