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塔柱窟別稱中心方柱窟、中心柱窟、塔廟窟。洞窟形制之一。此類洞窟由印度支提窟發展變化而成,在新疆地區、中原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藏地區的許多石窟寺中均有此類窟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心塔柱窟
- 別名:中心方柱窟、塔廟窟
中心塔柱窟別稱中心方柱窟、中心柱窟、塔廟窟。洞窟形制之一。此類洞窟由印度支提窟發展變化而成,在新疆地區、中原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藏地區的許多石窟寺中均有此類窟型。
中心塔柱窟別稱中心方柱窟、中心柱窟、塔廟窟。洞窟形制之一。此類洞窟由印度支提窟發展變化而成,在新疆地區、中原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藏地區的許多石窟寺中均有此類窟型。敦煌莫高窟現存有二十八個洞窟,其中北魏十一個(第254、...
敦煌莫高窟第257窟,建於北魏統一河西後。文物歷史 敦煌莫高窟第257窟原為人字披中心塔柱窟,因東壁塌毀,僅存人字披少部及塔柱。整窟平面呈方形,窟頂前部為漢式人字披頂,西披畫供養天人持蓮花,脊枋存部分平棋圖案;後部為平棋...
皇澤寺造像分散雕造於幾個群落,即中心塔柱窟、大佛樓、寫心經洞、五佛亭、則天殿等。基本簡介 基本構成 皇澤寺為武則天祀廟,寺廟周圍崖壁上,現存窟龕50個、造像1203身、經幢6個、《農夫耕作圖》4幅。皇澤寺造像分散雕造於幾個群落,...
第1—4窟為中心塔柱窟,第5窟為方形。佛像臉形方圓,總體風格與龍門石窟相近,但規模小,整體造像藝術水平也不如龍門石窟,但其中也不乏精品。題材除佛、菩薩、弟子、天王、力士,還有禮佛圖、神王、怪獸、伎樂等。第一窟門內兩側雕“...
窟形是天龍山惟一的前後室中心塔柱窟,前後室作三間仿木式前廊,建築特徵與北齊石窟相似。主室呈方形,3壁3龕,龕內或一佛二弟子、或一佛二弟子二立菩薩。中心塔柱四面各開一龕,後壁龕較特殊,佛像右側原有一天王像。佛像形體方整...
禪定像是一個佛學術語。禪定像一般指彩塑中修禪入定的坐佛形象。莫高窟早期中心塔柱窟中,多以禪定像來表現佛一生中居家入定思惟、出家、修行、成道等修行成佛的幾個主要經歷。此像特徵為身穿通肩或雙領下垂袈裟,結跏趺坐,兩手相疊施...
文物特徵 相國寺區第67窟中心塔柱窟後龕主尊佛頭,長26厘米、寬17厘米、厚17厘米。殘留造像保存完好,但煙燻痕跡嚴重。從被盜佛頭剖面可見紫紅色,中、粗粒砂岩結構。被盜佛頭為隋代造像精品,具有很高的藝術和科研價值。
窟內四壁鑿佛龕,前壁正中為窟門,門上有明窗二,明窗間平浮雕大型帝後禮佛圖(北六)或阿彌陀淨土變(南一、南二),均以場面宏大,場景壯觀為特性。中心方柱塔廟直接繼承了雲岡中心塔柱窟的形式,只是將雲岡繁複、瑣碎的“三層或...
西千佛洞第7窟 此窟建於北魏時期,是西千佛洞現存最早的洞窟,洞窟平面呈方形,形制與莫高窟北魏中心塔柱窟相仿,前部人字披頂已塌毀,後部有直達窟頂的中心塔柱,塔柱四周形成供佛教信徒右旋禮的通道,上方為平棋頂,中心塔柱四面各開...
窟頂裝飾有北涼禪窟平頂的平棋、佛殿窟穹窿頂的藻井,北魏中心塔柱窟前部人字披頂的脊枋、椽子,實物見第268、272、275、259、254、248、437、431窟等.五代、宋、西夏部分佛殿窟覆斗頂的中心藻井圖案,如雙龍寶珠、蟠龍、蟠鳳等...
現存總計70餘窟,塑像500餘身,壁畫1200多平方米,包括北魏、西魏、唐、西夏、元、明、清等朝代的洞窟及塑像與壁畫。有中心塔柱窟9個,其中金塔寺東窟與西窟,千佛洞第1、2、4、8窟等洞窟中有北魏、西魏時期的塑像、壁畫遺存,尤其...
實際上,在這之前的太和二年(479),孝文帝在古涇州王母宮山下,已建造了大型中心塔柱窟。這一時期前後,可能還建造了羅漢洞、千佛寺石窟群,石嘴山中心柱窟、太山寺石窟,以及許多早期無造像的小禪窟。這一批較早的石窟文化,已為古...
6·莫高窟最大中心塔柱窟具有哪些功用和特點?第二章 承前啟後的漢風胡韻 隋(公元581~618年)1·為什麼說隋代雕塑承前啟後?2·隋代為什麼塑造彌勒三會造像?3·隋代怎樣表現釋迦牟尼與十大弟子?第三章 世俗形象感動世俗 初唐、盛唐(...
6·莫高窟最大中心塔柱窟具有哪些功用和特點?第二章 承前啟後的漢風胡韻 隋(公元581~618年)1·為什麼說隋代雕塑承前啟後?2·隋代為什麼塑造彌勒三會造像?3·隋代怎樣表現釋迦牟尼與十大弟子?第三章 世俗形象感動世俗 初唐、盛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