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黨袁臣器[1],少年逸器[2],溫然玉映,蓋十室之髦懿也[3]。弘治丙辰五月[4],忽翻然理篙楫,北亂楊子,歷彭城[5],漸於淮海[6],抵大梁之墟[7],九月未歸。乃繪所經歷山川陵陸,並沖隘名勝之外,日夕展弄,目游其中。予忝與鄉曲[8],得藉訪道里[9],宛宛盡出指下[10],蓋其知之素而能說之詳也。
基本介紹
原文,注釋,作者簡介,
原文
吾黨袁臣器[1],少年逸器[2],溫然玉映,蓋十室之髦懿也[3]。弘治丙辰五月[4],忽翻然理篙楫,北亂楊子,歷彭城[5],漸於淮海[6],抵大梁之墟[7],九月未歸。乃繪所經歷山川陵陸,並沖隘名勝之外,日夕展弄,目游其中。予忝與鄉曲[8],得藉訪道里[9],宛宛盡出指下[10],蓋其知之素而能說之詳也。
注釋
[1]黨:朋輩。[2]逸器:才具非凡。[3]十室:十戶。髦:發中之秀出者,士中之俊彥亦謂之髦。《爾雅》郭璞註:“士中之俊,如毛中之髦。”懿:美好。此謂鄉里之俊彥。《論語·公治長》:“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4]弘治丙辰:1496年。[5]彭城:今江蘇銅山縣,項羽曾都於此。[6]漸:流。《尚書·禹貢》:“東漸于海,西被子流沙。”淮海:淮河與大海。[7]大梁:今河南開封,戰國魏都。[8]鄉曲:鄉里。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僕少負不羈之行,長無鄉曲之譽。”[9]藉:機會。
[10]宛宛:迴旋曲屈貌。[11]剡(yǎn):削。蒿體:衰憊之體。[12]揉拓(zhè)乾:意為鍛鍊體魄,使之堅韌。柘:木質密緻堅韌,可制弓。[13]麗:附著,居住。[14]齷齪:侷促。[15]願愨(què):樸實忠誠。[16]闉闍(yìn bū):曲城,泛指城門。《詩經·鄭風·出其東門》:“出其闉闍,有女如荼。”[17]菑(zì)木:枯死之木。《荀子·非相》:“周公之狀,身如斷菑”。委灰:燒棄之香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