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熱帶病防治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中山大學“熱帶病防治研究”實驗室是一個研究熱帶病毒性傳染病、寄生蟲病以及其他熱帶傳染疾病,主要有登革熱、SRAS、病毒性肝炎、結核、流感與禽流感等熱帶病的病毒研究實驗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山大學“熱帶病防治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主管部門:中山大學
中山大學“熱帶病防治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簡介:
我國大部分位於溫帶亞熱帶地區,少數屬於熱帶地區。由於太平洋季風影響,每當夏季多雨、氣候溫暖潮濕,自然條件對於許多熱帶病是一個很好的環境。熱帶病包括熱帶病毒性傳染病、寄生蟲病以及其他熱帶傳染疾病,主要有登革熱、SRAS、病毒性肝炎、結核、流感與禽流感等。食源性寄生蟲病和機會致病性寄生蟲病也是我國南方重要的熱帶病,積極開展防治具有重要的公共衛生意義。國家教育部於2003年批覆立項,依託中山大學建設“熱帶病防治研究”重點實驗室並於2007年通過驗收,目前該重點實驗室在如下幾個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在重要人體寄生蟲病防治方面,形成了以華枝睪吸蟲和血吸蟲等熱帶寄生蟲病原研究為特色的學術優勢。早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就開始致力於我國重大疾病——血吸蟲病的防治研究,開創性地提出血吸蟲病防治策略,近幾年在日本血吸蟲致病、免疫及診斷相關分子研究上獲得突破性進展,獲得教育部中國高校科學技術二等獎(2002)。“惡性瘧原蟲(海南株)抗原基因結構及免疫原性研究”和“惡性瘧抗原多價複合基因疫苗的實驗研究”分別獲廣東省科學技術二等獎、三等獎(2003;2002)。系統分析了華支睪吸蟲流行病學特徵,對我國近五十年的研究工作進行分析和整理,提出有效控制其感染的綜合防治措施,論文發表在英國著名的醫學雜誌Lancet Infect Dis(2005),是迄今為止有關華支睪吸蟲的生物學和流行病學最具代表性的論文之一;在世界上首次建立了華支睪吸蟲模擬生活史系統,並利用該系統率先開展了益生菌口服魚用疫苗研究,並取得階段性成果,分別發表在寄生蟲學國際主流期刊Parasitol Res(2005)和Exp Parasitol(2005)。發現了一批與抗過敏、抗免疫變態反應、抗肝纖維化高度相關的分子,率先提出了蟲源性藥物的概念,文章發表在Parasitol Res(2007)。在調查廣州管圓線蟲病的流行與分布基礎上,利用動物模型系統開展了廣州管圓線蟲幼蟲入侵及中樞神經系統損害的免疫病理及分子機制研究,篩選到部分有診斷價值的抗原,獲得了國家863計畫(2006AA02Z422)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廣東省政府聯合基金重點項目的資助(U0632003)。在上述基礎上向廣東省政府提出“十五年控制廣東省華支睪吸蟲病流行”的報告(2002),廣東省政府於2005年發文將華支睪吸蟲病列為重點防治的三大地方病之一。
在病毒與細菌致病分子機制方面,形成了以SARS、禽流感、耐藥性結核等熱帶亞熱帶區域新現、再現傳染病研究為優勢的學術體系。系統開展了SARS病毒的病原學、基因組變異及致病與免疫機制的研究,獲2005年廣東省科學技術特等獎(2004-醫-特-001-R[1-46],病原組主要負責人之一)。發現並克隆了黑色素瘤相關病毒,闡明了該病毒的分子進化來源和形成機制,發現特定宿主基因的表達可導致病毒從宿主清除,發表在J Virol(1999)、Virology(1999)、J Immunother(Li M. 2001)等國際權威雜誌。在上述病毒學研究基礎上,結合本方向原有登革病毒研究優勢,系統開展了登革病毒與宿主細胞的相互作用研究、登革病毒單克隆抗體及分子診斷試劑盒的研究、登革病毒疫苗研究等,獲得國家863計畫(2006AA020809,副組長)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廣東省政府聯合基金重點項目(U0632002)資助。完成了廣東省首例人禽流感病例屍解及病理檢查,開展了人禽流感病毒病原學、遺傳與變異、跨宿主傳播機制以及綜合防治的研究,為廣東省制定人禽流感防控策略提供了科學依據,被定為“廣東省人禽流感病原學與防治研究”組長單位。開展了結核分枝桿菌特異性T細胞表位、結核菌多肽/HLA等位基因、多肽特異性T細胞受體基因的克隆、表達、四聚體製備及其套用、基於抗原遞呈的結核分枝桿菌免疫與免疫病理的分子機制等研究,發表在Science(2002,第四作者)等著名雜誌,2004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資助(30430660)。
在抗感染免疫與疫苗方面,在記憶T細胞和抗病毒疫苗表位確定等前沿領域確立了優勢地位。首次證實了在體內IL-12受體的生物學功能,並揭示了Th1細胞的多樣性及記憶T細胞在體內形成的機制。這一發現為特異性記憶CD4+T細胞的研究起到了推動的作用,闡明了記憶性Th1細胞在體內的形成機理,為疾病的治療和疫苗的設計奠定了理論基礎,論文在Nature Immunology (2002)等重要雜誌發表。在國際上首次報導了SARS病人血清特異性抗體的變化規律,研究揭示,100%的SARS病人在康復期對SARS-CoV有抗體反應,其中IgG抗體持續時間長,提示IgG抗體可能是人體抗SARS-CoV的主要體液免疫反應,這一發現對SARS的診斷和流行病學調查有重要意義,同時,康復期病人體記憶體在高滴度抗SARS-CoV的IgG抗體表明可通過研發SARS-CoV滅活疫苗和濃縮人SARS特異性IgG 抗體來治療SARS,為未來的血清治療奠定了理論依據,文章發表在國際醫學頂級雜誌New Engl J Med(2003);首次在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2003)雜誌上報導了輕型SARS病例;進一步開展了SARS病毒特異性抗體水平、效應細胞和/或記憶細胞研究,並逐漸形成了特色和優勢,研究結果發表在Microbes & Infection(2006,8: 2424-31)和Clinical Immunology(2006)、Virology(2006)發表;開展了C型肝炎病毒受體結合表位的確定、C型肝炎病毒與CD81結合位點的鑑定及阻斷結合的研究,構建了HCV干擾素敏感決定區“基因盒”,套用基因表達譜晶片技術研究B型肝炎病毒的耐藥機制,論文發表在J Virol Methods(2005)和Mol Cell Probes(2004)等雜誌上。針對SARS S抗原人CTL表位疫苗的研究和開發取得重要進展,獲得863計畫資助(2007AA02Z415)。
在病原體分子診斷技術方面,率先開拓了以實時螢光PCR等前沿高端技術為核心的多種病原體的檢測體系,並培育了針對突發傳染病即時開發相應檢測技術的快速反應能力。成功研製了B型肝炎病毒、C型肝炎病毒、結核分支桿菌、淋球菌、解脲支原體沙眼衣原體炭疽桿菌、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擴增(PCR)等10多種重要病原的螢光定量PCR檢測試劑盒,獲得7個新藥證書。其中B型肝炎病毒螢光定量PCR試劑盒是全球第一個獲得國家藥品管理機構頒發生產文號的螢光定量PCR試劑盒;而SARS冠狀病毒螢光定量PCR試劑盒則是全球第一個獲得新藥證書和生產文號的SARS基因診斷試劑盒,為早期診斷SARS和遏制SARS的擴散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被認定為國家重點新產品(2004ED780016),並獲2005年廣東省科學技術特等獎(2004-醫-特-001-R[1-46],快速診斷攻關組主要負責人之一)。基於螢光定量PCR技術開發的系列診斷試劑所形成的研究成果“傳染病病原體核酸擴增(PCR)螢光檢測試劑盒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獲得2004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4-J-233-2-06-D01)。所依託的專利技術獲2006年國家知識產權局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聯合頒發的第九屆中國專利金獎。此外,還建立了基因晶片、蛋白晶片兩種檢測技術平台,陸續進行SNPs基因檢測、基因晶片產品和免疫學檢測蛋白晶片,涵蓋了所有與SNPs有關的病原體定性、分型、耐藥檢測等,論文發表在J.Clinical Microbiology(2005)等雜誌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