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師專業標準

中學教師專業標準

2012年2月10日,教育部下發“關於印發《幼稚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國小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和《中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的通知”(教育部檔案 教師(2012)1號)。

為促進中學教師專業發展,建設高素質中學教師隊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特制定《中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以下簡稱《專業標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學教師專業標準
  • 時間:2012年2月10日
  • 教育部教育部
  • 全稱:《中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
簡介,內容,基本理念,基本內容,實施建議,

簡介

中學教師是履行中學教育工作職責的專業人員,需要經過嚴格的培養與培訓,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掌握系統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專業標準》是國家對合格中學教師的基本專業要求,是中學教師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規範,是引領中學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準則,是中學教師培養、準入、培訓、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據。

內容

中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
為促進中學教師專業發展,建設高素質中學教師隊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特制定《中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以下簡稱《專業標準》)。
中學教師是履行中學教育工作職責的專業人員,需要經過嚴格的培養與培訓,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掌握系統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專業標準》是國家對合格中學教師的基本專業要求,是中學教師實施教育教學行為的基本規範,是引領中學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準則,是中學教師培養、準入、培訓、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據。

基本理念

(一)師德為先
熱愛中學教育事業,具有職業理想,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履行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依法執教。關愛中學生,尊重中學生人格,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感染中學生,做中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二)學生為本
尊重中學生權益,以中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和發揮中學生的主動性;遵循中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教學規律,提供適合的教育,促進中學生生動活潑學習、健康快樂成長,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
(三)能力為重
把學科知識、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相結合,突出教書育人實踐能力;研究中學生,遵循中學生成長規律,提升教育教學專業化水平;堅持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不斷提高專業能力。
(四)終身學習
學習先進中學教育理論,了解國內外中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經驗和做法;最佳化知識結構,提高文化素養;具有終身學習與持續發展的意識和能力,做終身學習的典範。

基本內容

維度
領域
基本要求







(一)職業理解與認識
1.貫徹黨和國家教育方針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規。
2.理解中學教育工作的意義,熱愛中學教育事業,具有職業理想和敬業精神。
3.認同中學教師的專業性和獨特性,注重自身專業發展。
4.具有良好職業道德修養,為人師表。
5.具有團隊合作精神,積極開展協作與交流。
(二)對學生的態度與行為
6.關愛中學生,重視中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保護中學生生命安全。
7.尊重中學生獨立人格,維護中學生合法權益,平等對待每一個中學生。不諷刺、挖苦、歧視中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中學生。
8.尊重個體差異,主動了解和滿足中學生的不同需要。
9.信任中學生,積極創造條件,促進中學生的自主發展。
(三)教育教學的態度與行為
10.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理念,將中學生的知識學習、能力發展與品德養成相結合,重視中學生的全面發展。
11.尊重教育規律和中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每一位中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
12.激發中學生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培養中學生學習興趣和愛好,營造自由探索、勇於創新的氛圍。
13.引導中學生自主學習、自強自立,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和適應社會的能力。
14.尊重和發揮好共青團、少先隊組織的教育引導作用。
(四)個人修養與行為
15.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
16.樂觀向上、熱情開朗、有親和力。
17.善於自我調節情緒,保持平和心態。
18.勤於學習,不斷進取。
19.衣著整潔得體,語言規範健康,舉止文明禮貌。




(五)教育知識
20.掌握中學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21.掌握班級、共青團、少先隊建設與管理的原則與方法。
22.掌握教育心理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中學生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與特點。
23.了解中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過程及其教育方法。
24.了解中學生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發展的過程與特點。
25.了解中學生群體文化特點與行為方式。
(六)學科知識
26.理解所教學科的知識體系、基本思想與方法。
27.掌握所教學科內容的基本知識、基本原理與技能。
28.了解所教學科與其它學科的聯繫。
29.了解所教學科與社會實踐及共青團、少先隊活動的聯繫。
(七)學科教學知識
30.掌握所教學科課程標準。
31.掌握所教學科課程資源開發與校本課程開發的主要方法與策略。
32.了解中學生在學習具體學科內容時的認知特點。
33.掌握針對具體學科內容進行教學和研究性學習的方法與策略。
(八)通識性知識
34.具有相應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
35.了解中國教育基本情況。
36.具有相應的藝術欣賞與表現知識。
37.具有適應教育內容、教學手段和方法現代化的信息技術知識。




(九)教學設計
38.科學設計教學目標和教學計畫。
39.合理利用教學資源和方法設計教學過程。
40.引導和幫助中學生設計個性化的學習計畫。
(十)教學實施
41.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與氛圍,激發與保護中學生的學習興趣。
42.通過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等多種方式,有效實施教學。
43.有效調控教學過程,合理處理課堂偶發事件。
44.引發中學生獨立思考和主動探究,發展學生創新能力。
45.發揮好共青團、少先隊組織生活、集體活動、信息傳播等教育功能。
46.將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整合套用到教學中。
(十一)班級管理與教育活動
47.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幫助中學生建立良好的同伴關係。
48.注重結合學科教學進行育人活動。
49.根據中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特點,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德育活動。
50.針對中學生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發展特點,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有益身心健康發展的教育活動。
51.指導學生理想、心理、學業等多方面發展。
52.有效管理和開展班級、共青團、少先隊活動。
53.妥善應對突發事件。
(十二)教育教學評價
54.利用評價工具,掌握多元評價方法,多視角、全過程評價學生髮展。
55.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
56.自我評價教育教學效果,及時調整和改進教育教學工作。
(十三)溝通與合作
57.了解中學生,平等地與中學生進行溝通交流。
58.與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經驗和資源,共同發展。
59.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合作,共同促進中學生髮展。
60.協助中學與社區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關係。
(十四)反思與發展
61.主動收集分析相關信息,不斷進行反思,改進教育教學工作。
62.針對教育教學工作中的現實需要與問題,進行探索和研究。
63.制定專業發展規劃,積極參加專業培訓,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質。

實施建議

(一)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將《專業標準》作為中學教師隊伍建設的基本依據。根據中學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充分發揮《專業標準》引領和導向作用,深化教師教育改革,建立教師教育質量保障體系,不斷提高中學教師培養培訓質量。制定中學教師準入標準,嚴把中學教師入口關;制定中學教師聘任(聘用)、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保障教師合法權益,形成科學有效的中學教師隊伍管理和督導機制。
(二)開展中學教師教育的院校要將《專業標準》作為中學教師培養培訓的主要依據。重視中學教師職業特點,加強中學教育學科和專業建設。完善中學教師培養培訓方案,科學設定教師教育課程,改革教育教學方式;重視中學教師職業道德教育,重視社會實踐和教育實習;加強從事中學教師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建立科學的質量評價制度。
(三)中學要將《專業標準》作為教師管理的重要依據。制定中學教師專業發展規劃,注重教師職業理想與職業道德教育,增強教師育人的責任感與使命感;開展校本研修,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完善教師崗位職責和考核評價制度,健全中學績效管理機制。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參照執行。
(四)中學教師要將《專業標準》作為自身專業發展的基本依據。制定自我專業發展規劃,愛崗敬業,增強專業發展自覺性;大膽開展教育教學實踐,不斷創新;積極進行自我評價,主動參加教師培訓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專業發展水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