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舟“景”,指的是龍舟比賽或龍舟巡遊的“場景”,是當地人對賽龍舟民俗活動的描述和稱呼,也叫“趁景”。清朝鹹豐元年(1851年)中堂出大標,鶴田村奪冠,有人成詩並流傳至今:“中堂出標是元年,果真扒出是真賢。到處龍舟來趁景,第一飛龍是鶴田”。 中堂鎮每年的龍舟“景”民俗文化活動始於農曆五月初,收“景”於月底,歷時一月有餘。中堂鎮的龍舟景體現出“五多”:一是“景點”最多(9個),二是龍舟數量最多(200支),三是龍舟製作工場最多(5家),四是這裡的龍舟隊最多(20支、運動員8000名),五是這裡的龍舟隊代表中堂參加國內外、省市比賽取得的成績最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堂龍舟景
- 外文名:The Scenes of Zhongtang’s Dragon-Boat
- 興起時間:明朝
- 流行地區:廣東珠三角地區
- 非遺級別:省級
- 非遺類別:民俗
- 申報地區:東莞市,中堂鎮
歷史起源,發展歷程,傳承現狀,
歷史起源
中堂鎮龍舟“景”民俗活動的歷史與東莞地區龍舟活動是同步的,已有500年的歷史。明朝崇禎年間(1628—1644)張二果和曾起莘編修的《東莞縣誌》記載:東莞歲時(時節):“五月初一日,飲菖蒲酒,食角黍,觀競渡”。角黍是粽子的別名,競渡即龍舟競渡。明末清初廣東著名學者屈大均《廣東新語》載:東莞“鄉人為龍舟之會,觀者畫船雲合,首尾相銜,士女如山……廣中龍船惟東莞最盛,自五月朔至晦,鄉鄉有之……”。由此推算,東莞龍舟盛事,有500年以上的歷史,而東莞龍舟民俗活動主要在水鄉進行,中堂是典型的水鄉,龍舟民俗活動很早就流行,中堂龍舟成景之日,亦當有500年的歷史。
發展歷程
自明代開始,龍舟景逐步進入興旺階段,清代後,已具有完善的活動場所、規則和製作龍舟用品的鄉間作坊。“龍舟景”活動已深入民心。每年,但凡有“景日”,中堂境內的龍舟均有機會赴“景”參與活動,使得這項民俗活動綿延至今。
傳承現狀
1、扶持鎮內各龍舟景點。在中堂龍舟景9個景點,即中堂景、斗朗景、蕉利景、槎滘景、東向景、馬瀝景、江南景、潢涌景、下蘆景設保護區。
2、對中堂龍舟景進行普查挖掘、整理,對9個龍舟景民俗活動收集的資料編寫存檔。
3、切實採取措施對龍舟景進行保護,把每年舉辦龍舟景民俗活動過程進行拍攝記錄。
4、對龍舟景組織者即傳承人的保護,對傳承人進行登記、建檔,建立傳承人生活保障機制和傳承人培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