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L-03自行火箭炮(英文:PHL-03 MLRS,外貿型號:AR-2,簡稱:03自行火箭炮)是21世紀初期中國研製的一款多功能火箭炮系統(MLRS)。
該炮由中國北方工業總公司研製,從外形上看PHL-03型火箭炮與俄羅斯9K58型“龍捲風”火箭炮系統極為相似,載車上安裝了可俯仰調姿的12管300毫米口徑的定向發射管,具有機動性好、打擊火力強的特點。
PHL03火箭炮系統在2004至2005年左右進入解放軍服役,同時向國際軍品市場進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PHL-03自行火箭炮
- 英文名稱:PHL03 Multiple launch rocket system
- 前型/級:83式火箭炮
- 研製時間:1996~2003年
- 服役時間:2004年
- 定型時間:2003年
- 國家:中國
- 火炮類型:輪式遠程多管火箭炮
- 研製單位:北方工業總公司
- 外貿型號:AR-2型火箭炮
歷史背景,研製歷程,
歷史背景
作戰需求
多管火箭炮是一種能夠提供大面積火力支援任務的武器裝備,也是許多國家地面炮兵部隊的主要武器之一。由於多管火箭炮機動靈活、火力兇猛,其已經成為大多數國家陸軍炮兵不可或缺的炮兵武器之一。
1991年海灣戰爭爆發,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不僅以強大的制空權剝奪了伊拉克地面部隊的機動權利,還將美制M270多管火箭炮投入實戰,約200門M270火箭炮共發射了9600多枚227毫米口徑火箭彈,這些火箭彈對伊拉克地面目標投送了約600萬枚M77雙用途彈藥。因為這種火箭炮在一個連齊射時能覆蓋並摧毀標準軍用地圖上一英里方格上的所有物體,被多國部隊稱為“方格終結者”。在中國83式火箭炮誕生之前,國產火箭炮均是中程或近程火箭炮。83式273毫米火箭炮最大射程40千米,該炮小批量裝備部隊後進行試用,但由於精度不足、火力密度不夠等原因,該炮沒有大規模裝備部隊。
20世紀80年代末,新一代遠程火箭炮的需求日益凸顯,引進俄羅斯龍捲風多管火箭炮系統成為中國的可能方案之一。“龍捲風”火箭炮系統1983年設計定型,1987年入役,是俄羅斯最大口徑的火箭炮,主要裝備軍屬遠程火箭炮兵旅。據台灣《尖端科技》雜誌稱,20世紀90年代初,來自俄羅斯、烏克蘭及白俄羅斯的廠商相繼向中國提供了“龍捲風”火箭炮的相關技術和資料,內容涉及發射系統、彈道控制系統、火箭彈、多種戰鬥部等。中國在引進、消化、吸收並博採眾家之長基礎上,研製出PHL-03式多管火箭炮系統。PHL-03火箭炮系統2005年左右開始服役,同時向國際軍品市場進軍。
前期裝備
中國解放軍陸軍在建國不久後就裝備了火箭炮,並在朝鮮戰場上大發神威。在蘇聯的援助下,中國逐步擁有了研製和生產火箭炮的技術。從仿製BM-13火箭炮(506式火箭炮)開始,自主研製的火箭炮型號越來越多,如63式、81式、89式等火箭炮都是家喻戶曉的國產火箭炮。在多管火箭炮發展歷史中,遠程多管火箭炮的誕生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炮兵裝備。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師一級裝備的火炮在射程上很難突破30千米這個坎,但現代戰爭寬縱深作戰的要求又促使師一級炮兵裝備儘量延伸其射程,以提高部隊的獨立作戰能力。在當時技術條件下,師一級身管火炮很難通過技術途徑解決射程近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遠程火箭炮應運而生。
中國軍佇列裝的五代火箭炮的發展歷程:
1951年2月,列裝蘇制M-13火箭炮,即著名的喀秋莎火箭炮;
1972年11月,換裝中國國產63式19管130毫米火箭炮;
1985年10月,換裝中國國產82式30管130毫米火箭炮;
1995年7月,換裝中國國產81式122毫米火箭炮。
2005年,換裝中國國產PHL-03自行火箭炮。
研製歷程
83式探索
在83式273毫米火箭炮誕生之前,中國國產火箭炮均是中程或近程火箭炮。83式火箭炮最大射程40千米,該炮小批量裝備部隊後進行試用,但由於精度不足、火力密度不夠等原因,該炮沒有大規模裝備部隊。20世紀80年代末,新一代遠程火箭炮的需求日益凸顯,在這種情況下有關部門立項研製新一代遠程火箭炮。經過一番競爭,彈箭研究所仿製俄羅斯BM-30“龍捲風”的方案戰勝了航天科技的WS-1方案和A-100方案。該炮研製工作在1996年正式啟動,在2003年定型,被命名為PHL-03式300毫米遠程火箭炮(簡稱為03式火箭炮)。
方案競爭
中國陸軍從80年代開始就尋求新型火箭炮,並對繼83式火箭炮和WM-80之後出現的幾款國產火箭炮進行過對比研究。
在研製“火箭炮方案競爭”中,參加競爭的有四個方案:四川航天科技七院的WS-1、北方工業公司長春彈箭所提出仿改俄制BM-30火箭炮方案(即後來的PHL-03)、航天科技一院則提出在仿改BM-30火箭炮基礎上加裝更高級的慣性制導元件的方案(即後來的A-100),以及北方工業公司齊齊哈爾127廠的WM-80。
這其中,WM-80由於最為老舊,精度、火力密度等各方面都不能滿足新時代的要求,很快落選。航天科技七院的WS-1雖然射程高達100公里以上,然而精度比WM-80還差,在打靶試驗中甚至摧毀了遠離靶區的測量儀器,也沒能入圍。而航天科技的方案則是低估了將航天級別的慣性元件裝入300毫米火箭彈的難度,最後發現以當時的水平根本做不到,結果沒有高性能陀螺儀的A-100火箭炮精度和WS-1和WM-80沒啥區別,也自然沒有入選。
相比之下,蘇聯1983年開始研製的BM-30火箭炮由於採用簡單的加速度計作為慣性元件進行彈道修正,反而能以較低成本實現較好的命中精度,也適合當時中國的基礎技術水平。同時,當時國內仿製MAZ-543重型越野卡車的工作也接近成功,加上1993年從俄羅斯引進BM-30火箭炮進行技術摸底,基本掃清了生產的主要障礙。2003年,在方案入選之後7年,中國陸軍的第一種遠程火箭炮PHL-03定型,次年裝備部隊。不過,PHL-03並不是仿製BM-30火箭炮,兩者間並不能通用彈藥。
遠火概況
PHL-03自行火箭炮,是中國發展的新一代300毫米輪式多管遠程火箭炮(簡稱:遠火)。發射車採用萬山WS2400型8×8越野底盤,12根發射管分上、中、下三排布局成田字形排列,使調整火箭炮射角的液壓桿等設備安置在其中。自重21噸,載重22噸,可攜帶12發火箭彈。滿載時在公路上最大行駛速度應該可達60千米/小時,一次加油行程不小於650千米,最小轉彎半徑15米,最大爬坡度57%,最大涉水深度不低於1.1米。該發射車可在公路、土路或灘頭實施機動,在中雨、中雪或能見度大於50米的霧天進行發射,在局部照明條件下進行夜間發射。從行進狀態轉入戰鬥準備狀態僅需3分鐘。戰車占據發射位置、得到目標指示後,地形定位、火箭彈軌跡定位、發射仰角確認自動完成,齊射時間38秒,戰鬥班組緊急撤出發射陣地的時間為1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