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黃土高原水土保持與農業可持續發展》是2013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謝永生。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黃土高原水土保持與農業可持續發展
- 作者:謝永生
- ISBN:978-7-03-040308-7
- 頁數:330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04
- 裝幀:精裝
- 開本:16
- 字數:500千字
《中國黃土高原水土保持與農業可持續發展》是2013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謝永生。
《中國黃土高原水土保持與農業可持續發展》是2013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謝永生。內容簡介本書圍繞黃土高原生態建設與水土流失治理的新需求,以作者所承擔的“十一五”和“十五”國家科技攻關課題所積累的資料及研究成果為基...
《黃土高原水土保持實踐與研究》是2005年11月1日黃河水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主要對黃土高原地區水土流失保護方法進行歸納,以供廣大水土保持科研、規劃、設計、管理工作者參考借鑑。內容簡介 《黃土高原水土保持實踐與研究(2001-2004)》主要內容:黃土高原地區是我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生態環境最惡劣、經濟發展滯後的地區...
因此,保護黃土高原的坡耕地,使其免受或少受土壤侵蝕的危害,是關係到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緊迫問題,坡耕地的治理應是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內容。黃土高原坡耕地治理措施可分為水平梯田、隔坡梯田、聚流措施和耕作措施 4 個方面,其中水平梯田由於改變了地面坡度和徑流係數,縮短了坡長,具有較強的水土保持作用,是...
戰略篇深入系統地研究了甘肅黃土高原生態環境建設與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與農業資源最佳化配置、生態恢復與重建科技發展規劃;行業篇分甘肅黃土高原旱地農業、草業、林業、畜牧業、水土保持、氣象等6個方面進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深入研究;專題篇就影響甘肅黃土高原生態環境建設與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限制因素—...
長期從事土壤、土地資源的調查與評價、土壤生態系統健康與調控、水土保持方面的研究工作,作為副主編完成了黃土高原1:50萬土壤圖、黃土高原1:50土地資源圖,出版了《佛平縣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研究》(主編),《中國區域農業協調發展戰略》(副主編)等專著8部。主要學術貢獻為:主持完成了全國水土保持科技發展綱要(2007-...
1986年水土保持研究所在實施“七五”農業科技攻關項目時,選取王東村及其相鄰的丈六村建立王東試驗示範區,面積8.3km2。地貌分為塬、梁、溝三大類型,其面積分別占總土地的35%、35.5%、29.5%。王東試驗示範區人口密度已達到300人/ km2,屬黃土高原人口高密度區。1986年科技攻關之初,人均收入230元,糧食畝產186...
《黃土高原·農業起源·水土保持》是2004年地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東生、丁夢麟。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了黃土高原古環境背景、黃土剖面、黃土與中國農業的起源、中國農業社會及農業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先秦以來的保水保土耕作方法、新時期水土保持面臨的嚴峻形勢以及一些構想和建議等。圖書目錄 第1頁 上編:黃土...
2001年中國科學院與教育部聯合共建“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作為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單位繼續納入中國科學院研究機構序列。水土保持研究所以黃土高原為重點,面向全國,針對水土流失區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重大理論與關鍵技術問題開展研究,為國家水土保持與生態建設巨觀決策提供理論依據、配套技術和實體樣板;形成了以...
1995年,山侖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隸屬於農業學部(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1997年,山侖擔任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與旱地農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第二屆),之後繼續擔任第三屆學術委員會主任(任期至2005年)。2007年1月19日,山侖被聘任為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發展戰略諮詢專家委員會委員。11月...
中科院水保所在延安707平方公里的大範圍內進行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建設尚屬首次 ,通過試驗示範與研究相結合,植被建設已初見成效,其關鍵的因素是提高了退耕還林中的科技含量,退耕還林中諸多科學問題的闡明,新技術的套用將保障退耕還林的科學合理的實施與健康的發展。陝北黃土高原 陝北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是我國黃土高原...
《中國黃土高原研究與展望》是2008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銳、楊文治、李壁成。內容簡介 《中國黃土高原研究與展望》是在半個多世紀試驗研究與科學考察的基礎上,對黃土高原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社會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等問題的研究成果所進行的較為系統、深人地總結。本書共分10章,資料豐富。首先論述了黃土...
淤地壩是治理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關鍵措施,從2003年起,國家安排專項資金在黃土高原地區啟動實施水土保持淤地壩試點工程。為加強工程建設與管理,保證工程順利實施,充分發揮投資效益,現提出以下意見,請各地結合實際貫徹落實。一、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要從推進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鞏固...
國家“八七”扶貧計畫中,黃土高原地區貧困縣有126個,占全國貧困縣總數的21.3%,貧困人口2300萬人,占全國貧困人口的28.8%。經過多年的扶貧攻堅,目前仍有近1000萬貧困人口,是我國貧困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區之一。嚴重的水土流失也造成該區交通不便、人畜飲水困難,嚴重製約區域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水土流失的危害性...
重點探求水土流失規律及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水土保持型生態農業系統結構功能及調控原理;研究合理開發、利用農業資源,改善生態環境,恢復、重建退化生態系統,提高系統整體功能的途徑和措施,為黃土高原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建設,退化生態系統重建,建立穩定、高效、持續發展的農業生態系統提供科學依據、途徑和模式。同時建成...
第二部分(第8~16章)是黃土高原整治和生態農業建設經驗總結以及雨水利用研究。在搞好水土保持治理、對有限降雨充分儲蓄和高效利用、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的同時,提高農業經濟發展能力,即穩糧抓錢,這是我國旱地農業重要發展方向和環境整治的成功經驗。第三部分(第17~24章)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開拓生物節水和高水效農業...
這些研究結果在黃土高原農業可持續發展方面有前瞻性創新意義。主要貢獻 主編並出版專著1部,參與編寫1部,在中外23種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00餘篇。主要從事土壤肥力與黃土高原綜合治理研究。任水土保持研究所流域生態與管理研究室,中國科學院長武黃土高原農業生態試驗站第一副站長,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理事,陝西省植物...
總體目標任務是:力爭用五到十年時間,使黃河上中游地區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到2010年,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12.1萬平方公里,建設淤地壩6萬座,初步建成25條重點支流(片)較為完善的溝道壩系,新增壩地270萬畝,退耕1200萬畝陡坡地,封禁保護2000萬畝,基本遏制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狀況。第八次會議 ...
中國科學院固原生態實驗站針對乾旱、低產、貧困、水土流失和生態環境惡化的黃土高原半乾旱丘陵區面臨的嚴重自然-社會經濟問題開展研究。 研究方向 1.旱作農田生態系統生產力調控原理; 2.恢復草地的生態學過程、回響和穩定性維持機制; 3.林、灌、草植被配置的生態效應和效益; 4.生態和經濟林草地水...
《黃土高原水蝕動力過程及調控技術》,是以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等為主要完成單位,由李占斌等人完成的科研項目。參與情況 主要完成人:李占斌,李 勇,王全九,田均良,邵明安,李 鵬,劉普靈,劉寶元,崔靈周,徐曉琴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安...
《西北黃土高原綜合考察研究》,2010年,科學出版社 中文期刊論文 [1] 丁康,徐學選,陳文媛,Shahmir Ali Kalhoro. 長武塬邊坡不同植被下土壤團聚體及入滲特徵[J]. 北京林業大學學報,2017,39(12):44-51.[2] 陳天林,丁康,徐學選. 我國水土保持科技示範園發展過程、功能淺析[J]. 中國水土保持,2016(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