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發展歷程,政策扶持,媒體報導,資溪模式,
發展歷程
1987年,退伍軍人張協旺、洪濤利用在部隊學會的麵包製作技術,率先跨出山門,在鷹潭市開起了資溪人的第一家麵包店,第一年便獲利3萬餘元,他們的成功,不僅實現了自己致富的夢想,也點燃了資溪麵包人創業的星星之火。
二是全民參與創業。
多元化的人口結構,造就了資溪人敢闖敢冒、勇於開拓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從1993年開始,在大量能人創業成功的帶動下,通過“一戶帶一姓,一姓帶一組,一組帶一村,一村帶一鄉,一鄉帶一縣”,資溪麵包從業人員呈幾何速度發展,全縣每個村、每個村小組都有人外出做麵包,“做麵包,創家業”已成為廣大民眾一種渴望和追求。
三是政府支持創業。
90年代後期,由於規模小、層次低,資溪麵包產業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為正確引導和支持產業發展,2000年縣委、縣政府提出了“實現三個轉變(小作坊向大生產轉變、小食品向大產業轉變、小家庭向大集團轉變)、創建四個基地(科研基地、生產基地、培訓基地、供應基地)、做到五個統一(統一品牌、統一技術、統一培訓、統一模式、統一管理)”的發展思路,成立了全國第一家縣級麵包行業協會和協會黨委,設定了麵包產業發展辦公室。
2007年,我縣被正式命名為“中國麵包之鄉”。
政策扶持
在產業扶持方面,重點抓好培訓基地建設、宣傳造勢及品牌連鎖工作,大力鼓勵麵包大戶創辦培訓學校,全龍麵包培訓學校和建生藝術蛋糕培訓基地先後培訓省內外學員1500餘人,《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江西電視台等40餘家新聞媒體對資溪麵包進行了宣傳報導,成功註冊了“資溪麵包”品牌,品牌連鎖店、直營店發展到了180餘家。同時,全縣上下積極為麵包戶創業提供幫助,開通了“分憂解難熱線”,由工商、公安等部門及時為麵包戶解決權益糾紛,提供法律援助;金融部門及時為麵包戶發放小額貸款;各鄉鎮成立幫扶組,幫助解決麵包戶在家人員的生產困難,並採取請人代耕、轉租倒包等方式,解決在外面包戶拋荒問題等等,徹底解除了麵包戶在外創業的後顧之憂。
媒體報導
《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江西電視台等40餘家新聞媒體對資溪麵包進行了宣傳報導,資溪麵包還隨原省委書記孟建柱走進了中央電視台。
資溪模式
“資溪模式”的起源、發展與啟示
一、“資溪模式”提出及背景分析
資溪縣是江西的東大門,位於武夷山西麓,與福建省光澤縣相鄰,是個 2 省 3 市 6 縣交界的地方。我們共有 2鄉5個鎮、 5 個國有林場, 70 個行政村。全縣總面積 1251 平方公里,山地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 87.5% ,森林覆蓋率達 87.2% ,是全國生態示範縣,全省重點林業縣。全縣總人口 12.6 萬,其中農業人口 8 萬,耕地 7.6 萬畝,農民人均耕地不足一畝。在一般人眼裡,這裡人基本上與“封閉落後”劃上等號。但是,就是這個別人認為十分偏僻的地方,卻有三分之一的人活躍在全國各地從事麵包產業,這支 3.6 萬人的“麵包大軍”,把 7000 多家麵包店開到了全國的 1000 多個大中城市。據統計“ 2004 年,全縣麵包產業總產值達 27.5 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2950.6 元,其中近 60% 來自麵包產業。
分析“資溪模式”我認為具體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來看:
1.從人緣看:
資溪的人口結構特殊,是個移民縣,由三個三分之一組成:浙江新安江、富春江的“兩江”移民占三分之一,省內外其它地區流入人口占三分之一,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占三分之一。浙江富春江、新安江的兩江移民於上世紀 60 年代末遷至資溪,把浙江人那種吃苦耐勞、敢闖天下的精神帶過來了,造就了資溪人現在這種開放創新、敢想敢幹、不懼怕風險的商業意識。
2.從地緣看:
一、“資溪模式”提出及背景分析
資溪縣是江西的東大門,位於武夷山西麓,與福建省光澤縣相鄰,是個 2 省 3 市 6 縣交界的地方。我們共有 2鄉5個鎮、 5 個國有林場, 70 個行政村。全縣總面積 1251 平方公里,山地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 87.5% ,森林覆蓋率達 87.2% ,是全國生態示範縣,全省重點林業縣。全縣總人口 12.6 萬,其中農業人口 8 萬,耕地 7.6 萬畝,農民人均耕地不足一畝。在一般人眼裡,這裡人基本上與“封閉落後”劃上等號。但是,就是這個別人認為十分偏僻的地方,卻有三分之一的人活躍在全國各地從事麵包產業,這支 3.6 萬人的“麵包大軍”,把 7000 多家麵包店開到了全國的 1000 多個大中城市。據統計“ 2004 年,全縣麵包產業總產值達 27.5 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2950.6 元,其中近 60% 來自麵包產業。
分析“資溪模式”我認為具體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來看:
1.從人緣看:
資溪的人口結構特殊,是個移民縣,由三個三分之一組成:浙江新安江、富春江的“兩江”移民占三分之一,省內外其它地區流入人口占三分之一,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占三分之一。浙江富春江、新安江的兩江移民於上世紀 60 年代末遷至資溪,把浙江人那種吃苦耐勞、敢闖天下的精神帶過來了,造就了資溪人現在這種開放創新、敢想敢幹、不懼怕風險的商業意識。
2.從地緣看:
儘管我們資溪素有“山多石頭多、出門就爬坡”的說法,世世代代被大山圍困,但由於地處閩贛邊界,與福建毗鄰,受福建等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區影響較直接。上世紀 80 年代,資溪縣曾被確定為全省 18 個改革擴權縣和全省 7 個改革試點縣之一。此外,資溪還具有交通比較優勢,早在上世紀 50 — 60 年代, 316 國道和全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鷹廈線相繼貫通,為山里人的“突圍”打開了便捷的通道。
3.從文化淵源看:
3.從文化淵源看:
與溫州“永嘉學派”強調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功利思想”相似,資溪隸屬“唐宋八大家,我們有二家 (王安石、曾鞏) ”的撫州,歷來受以王安石為領袖的“臨川文化”的影響,而“臨川文化”也有解放思想、實用至上的價值取向。資溪還出現過一位歷史文化名人,就是被人們尊為“理學宗師”的宋代著名思想家李覯,他認為“人非利不生,曷為不可言?” “欲者人之情,曷為不可言?”主張正視人民的“利”和“欲”。正是這種文化積累和核心,使當地居民少有創業之初的思想束縛。
4、從領導軍人物的作用看:
4、從領導軍人物的作用看:
點燃資溪麵包“星星之火”的領軍人物是兩個退伍兵。 1987 年,剛剛從部隊退伍回鄉的兩位農村青年,利用在部隊學會的麵包製作技術,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率先跨出山門,在鄰近的鷹潭市開起了第一家“鷺島”麵包店,當年就盈利 3 萬多元。於是他們帶動親戚、鄰居、本村村民外出做麵包,將麵包技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們,很快就使部分農民走上致富之路。並且,還帶動了周邊的金溪、南城、貴溪等縣的民眾外出做麵包。
5.從資溪發展戰略和政策導向上看:
5.從資溪發展戰略和政策導向上看:
可以說,近年來資溪人依託麵包產業紛紛外出創業的一個重要原因,也與我縣實施“生態立縣”戰略有關。2001年,我們從資溪實際出發,確立了“生態立縣”戰略。麵包大軍分布在全國各地,雖然不直接為本地創造稅收,但保護了資溪的綠水青山,減少了森林資源的消耗,使大片的原始森林未被破壞,資溪走上了一條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麵包產業與生態保護良性循環的道路,大山深處的麵包人不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使得中國虎野化放歸項目落戶資溪,於是有了海南客商投資 10 億元在我們資溪開發生態旅遊項目。
二、“資溪模式”的發展歷程
總的來說,資溪模式的形成和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一對夫妻、一個店面”的初始階段(從 1987 年---2001 年,從業人員發展到 2 萬多人)
1987年秋,資溪麵包軍團“創始人”張協旺、洪濤,他們不甘貧窮,東拼西湊 2 萬多元,跑到鷹潭市開了一家麵包店,第一年就獲得 3 萬元。對山區農民來說, 3 萬元可不是一個小數字。”小麵包能賺大錢“,這一訊息不脛而走。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親幫親,鄰幫鄰,一戶帶一姓、一姓帶一村、一村帶一鎮、一鎮帶一縣,大有“星火燎原”“之勢。
第二階段,“一個龍頭、一支隊伍”的成熟階段(從 2001 年---2004 年,從業人員從 2 萬多人發展到 3.6 萬人)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隨著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資溪麵包在外地麵包和食品行業的競爭中遭遇發展層次低、規模小、不上檔次、技術落後等困難。
經過認真的調查摸底和充分醞釀, 2001 年,全國第一個縣級麵包行業協會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推動下成立了,隨後,我們又建立了麵包協會黨委和麵包產業發展辦公室。麵包協會和協會黨委在全國各地設立了 30 個分會和 22 個黨支部、 40 個黨小組。協會黨委的設立,為 298 名長期在外的黨員找到了自己的家。在黨組織的聯動下,協會會員發展到 1986 人。
協會明確地提出了:“三大轉變、四個基地、五個統一”的發展思路。“三個轉變”即引導麵包產業由“小作坊”向“大生產”轉變、由“小食品”向“大產業”轉變、由“小家庭”向“大集團”轉變;“四個基地”即建設資溪麵包的科研基地、生產基地、培訓基地、供應基地;“五個統一”即統一品牌、統一技術、統一培訓、統一模式、統一管理。此外,還下發了《關於促進麵包產業發展的意見》和《加快麵包產業發展的實施方案》等相關檔案,制定出台相關優惠和鼓勵政策,推動麵包產業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第三階段,“一個品牌、一串產業”的提升階段(從 2004 年至今,特別是全省領導幹部會議後,又新開麵包店 200 多家,新開“資溪麵包”品牌店 30 余家)
俗話說:“孩有名,店有牌”,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資溪麵包業已在全國各地創出“開口樂”、“麥香園”、“麥香村”、“京都”、“亞細亞”、“斯味特”等 10 多個有影響的牌號,形成了一大批連鎖店。
麵包品牌種類雖然多,但這種各自為戰的品牌,散而亂,大多沒有註冊,為整合資溪麵包人資源,打造品牌,我縣於 2004 年底成立了“麵包產業集團公司”,註冊了“資溪麵包”商標,現又著手申報麵包行業技術標準,設計統一的店面標誌和裝飾風格。按照我們統一的 CI 形象系統設計打造 “資溪麵包”的品牌。
品牌戰略的有效實施,使麵包產業出現新的景象。在這個階段,一個值得關注,也更令人可喜的現象發生了,就是許多人開始跳出麵包店發展麵包產業。
麵包協會會長張協旺投資 2000 多萬元,在南京創辦了協旺食品有限公司,建起了豆沙廠和麵包機械設備廠。麵包大戶鐘啟文和張鳳林合夥投資 1500 萬元在杭州創辦了藝發食品有限公司,專門從事奶油和裱花工具的生產、加工。此外,許多麵包人轉行到咖啡、燒烤、賓館、餐飲、休閒食品、工業、貿易、商品批發、房地產等領域。
三、“資溪模式”的特徵
“資溪模式”是一種獨特的經濟發展樣式,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特徵。
一是創業全民化。
二、“資溪模式”的發展歷程
總的來說,資溪模式的形成和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一對夫妻、一個店面”的初始階段(從 1987 年---2001 年,從業人員發展到 2 萬多人)
1987年秋,資溪麵包軍團“創始人”張協旺、洪濤,他們不甘貧窮,東拼西湊 2 萬多元,跑到鷹潭市開了一家麵包店,第一年就獲得 3 萬元。對山區農民來說, 3 萬元可不是一個小數字。”小麵包能賺大錢“,這一訊息不脛而走。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親幫親,鄰幫鄰,一戶帶一姓、一姓帶一村、一村帶一鎮、一鎮帶一縣,大有“星火燎原”“之勢。
第二階段,“一個龍頭、一支隊伍”的成熟階段(從 2001 年---2004 年,從業人員從 2 萬多人發展到 3.6 萬人)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隨著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資溪麵包在外地麵包和食品行業的競爭中遭遇發展層次低、規模小、不上檔次、技術落後等困難。
經過認真的調查摸底和充分醞釀, 2001 年,全國第一個縣級麵包行業協會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推動下成立了,隨後,我們又建立了麵包協會黨委和麵包產業發展辦公室。麵包協會和協會黨委在全國各地設立了 30 個分會和 22 個黨支部、 40 個黨小組。協會黨委的設立,為 298 名長期在外的黨員找到了自己的家。在黨組織的聯動下,協會會員發展到 1986 人。
協會明確地提出了:“三大轉變、四個基地、五個統一”的發展思路。“三個轉變”即引導麵包產業由“小作坊”向“大生產”轉變、由“小食品”向“大產業”轉變、由“小家庭”向“大集團”轉變;“四個基地”即建設資溪麵包的科研基地、生產基地、培訓基地、供應基地;“五個統一”即統一品牌、統一技術、統一培訓、統一模式、統一管理。此外,還下發了《關於促進麵包產業發展的意見》和《加快麵包產業發展的實施方案》等相關檔案,制定出台相關優惠和鼓勵政策,推動麵包產業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第三階段,“一個品牌、一串產業”的提升階段(從 2004 年至今,特別是全省領導幹部會議後,又新開麵包店 200 多家,新開“資溪麵包”品牌店 30 余家)
俗話說:“孩有名,店有牌”,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資溪麵包業已在全國各地創出“開口樂”、“麥香園”、“麥香村”、“京都”、“亞細亞”、“斯味特”等 10 多個有影響的牌號,形成了一大批連鎖店。
麵包品牌種類雖然多,但這種各自為戰的品牌,散而亂,大多沒有註冊,為整合資溪麵包人資源,打造品牌,我縣於 2004 年底成立了“麵包產業集團公司”,註冊了“資溪麵包”商標,現又著手申報麵包行業技術標準,設計統一的店面標誌和裝飾風格。按照我們統一的 CI 形象系統設計打造 “資溪麵包”的品牌。
品牌戰略的有效實施,使麵包產業出現新的景象。在這個階段,一個值得關注,也更令人可喜的現象發生了,就是許多人開始跳出麵包店發展麵包產業。
麵包協會會長張協旺投資 2000 多萬元,在南京創辦了協旺食品有限公司,建起了豆沙廠和麵包機械設備廠。麵包大戶鐘啟文和張鳳林合夥投資 1500 萬元在杭州創辦了藝發食品有限公司,專門從事奶油和裱花工具的生產、加工。此外,許多麵包人轉行到咖啡、燒烤、賓館、餐飲、休閒食品、工業、貿易、商品批發、房地產等領域。
三、“資溪模式”的特徵
“資溪模式”是一種獨特的經濟發展樣式,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特徵。
一是創業全民化。
根據我們的初步統計:每 3.5 個資溪人,就有一個人在外地經商做麵包。在農村 92% 以上的家庭有成員在開麵包店或從事相關產業, 85% 的幹部有親屬或直接參股麵包經營, 70% 以上的下崗工作不找政府找“麵包”,在麵包行業里找到了自己的崗位,全縣 60% 以上的勞力在面行業里摸爬滾打、拼搏奮鬥。在資溪,幾乎每個人都與麵包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可以說是全民參與,形成了一縣一品、一縣一業的產業發展格局。
二是經營專業化。
二是經營專業化。
“資溪模式”強調以市場為導向,注重科技含量,走專業化經營的路子。在這個特定的領域內,資溪人以市場為導向,不斷細分市場,適應市場的需要。從資溪麵包發展的歷程看,從 1987 年到如今, 18 年的時間裡,資溪人始終做著一件事----麵包。
三是布局網狀化。
三是布局網狀化。
它表現為:一是空間布局的網路化。它遍布全國各地 1000 多個大小城市,以麵包協會及麵包協會黨委為依託,協會及黨組織對這些在外的麵包人起到一定的引導、協調、幫扶作用-----這是網繩。二是親幫親、鄰幫鄰、父親教兒子、師父帶徒弟,一戶帶一村,一村帶一鄉。相互幫助傳遞著信息-----這是網線。三是以麵包店為基地即一個麵包店就是一個完整的個體,產品的加工基本不需要任何其它加工工序的配合,可以獨立完成生產、加工、銷售----這是網法。
四、“資溪模式”的啟示
1.創業精神是資溪麵包產業發展的動力之源。
四、“資溪模式”的啟示
1.創業精神是資溪麵包產業發展的動力之源。
精神是一種動力,是一種力量。人是不能沒有精神的,企業和區域也不能沒有精神,精神的支持力遠要比物質的支持力大得多。開發人的精神資源,調動人的精神能量,就會有力地推動社會和人自身的進步。資溪人把“洗腳上岸闖天下、披星戴月苦經營。互幫互助共致富,誠實守信拼市場”作為自己要發揮的創業精神。
2.創業環境是資溪麵包產業發展的關鍵所在。
2.創業環境是資溪麵包產業發展的關鍵所在。
創造財富的主體是人民民眾,營造環境的主體是黨委、政府。為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我們因勢利導,最大限度地放開創業領域,把麵包產業作為富民強縣的一大產業予以重點扶持,通過在“放、引、促”上花心思、下功夫、想方設法創造有利於麵包產業發展的條件。
3.加強行業黨組織建設是資溪麵包產業發展的重要保證。
3.加強行業黨組織建設是資溪麵包產業發展的重要保證。
加強行業黨組織建設是資溪麵包產業發展的一大亮點,保持黨的先進性是麵包產業永葆活力的力量之源。為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我縣努力創新載體和機制,建立“兩幫三服務”活動載體,以黨員帶頭創業和帶領民眾創業,把眾多的麵包戶團結起來,共同發展。
五、下步發展思路
1. 實施品牌戰略,大力推廣資溪麵包品牌。資溪麵包業正處在進一步提升發展的關鍵期,必須實施好品牌戰略。這方面我們將分三步,具體實施。第一步,充分用好“資溪麵包”商標,成立資溪麵包品牌開發有限公司,實行連鎖經營,選擇一批有影響的麵包大戶,組建一個核心董事會,使之成為“資溪麵包”品牌的中堅力量,以逐步擴大品牌影響,力爭在明年發展資溪麵包品牌連鎖店 100 家。第二步,搞好形象設計,制定優惠政策,發展骨幹成員;同時,統一形象設計,統一服務、統一質量標準,使規範後的麵包店在各大中城市遍地開花。第三步,經營品牌,實行加盟制,廣泛發展忠誠品牌會員,輸出質量標準、技術標準,維護品牌形象,努力把“資溪麵包”培育成全國知名品牌,並進行全國“十佳”餅店行列。
2.實施龍頭帶動戰略,打造麵包產業集群。產業集群化發展是產業發展的一個趨勢,在區域經濟發展中表現出了強大的競爭力。加大對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通過資產重組、資源整合,積極培育和發展一批規模大、實力強、輻射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改變“撒胡椒麵”的做法,使生產要素向龍頭企業集體聚中,真正達到“扶持一個,帶動一片”的目的。鼓勵促進原料加工、產品包裝、設備生產等企業,構建麵包產業集群,使麵包產業成為資溪經濟的一大支柱。
3.實施技術創新戰略,增強市場競爭力。麵包產業的產品競爭力在於較高的產品質量,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較高的市場占有率。儘快成立生產力促進中心和資溪麵包科技研究所,著力研究麵包製作核心技術;加快對資溪麵包產品進行科技成果鑑定,並申請產品專利;將資溪麵包產業形成科研開發及產、供、銷一體化的大生產格局。不斷開發新技術,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並運用科技包裝等手段,努力開拓市場,增強資溪麵包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4.實施“鳳還巢”工程,進一步最佳化環境。設立麵包回鄉人員創業園,鼓勵麵包大戶回鄉投資興業,激活民間資本,形成”人回鄉、企回流“的“鳳還巢”現象。始終堅持“真心、熱心、誠心、恆心、以心換心”,將為創業者服務的措施落到實處,創造良好的投資發展環境和幹事創業環境。
5.大力弘揚麵包精神,進一步推動全民創業。在全縣範圍內大力弘揚資溪麵包創業精神,進一激發廣大幹部民眾的創業熱情,迅速掀起百姓創家業、能人創企業、幹部創事業的熱潮,加快“生態立縣”戰略實施步伐,加快資溪經濟發展。
五、下步發展思路
1. 實施品牌戰略,大力推廣資溪麵包品牌。資溪麵包業正處在進一步提升發展的關鍵期,必須實施好品牌戰略。這方面我們將分三步,具體實施。第一步,充分用好“資溪麵包”商標,成立資溪麵包品牌開發有限公司,實行連鎖經營,選擇一批有影響的麵包大戶,組建一個核心董事會,使之成為“資溪麵包”品牌的中堅力量,以逐步擴大品牌影響,力爭在明年發展資溪麵包品牌連鎖店 100 家。第二步,搞好形象設計,制定優惠政策,發展骨幹成員;同時,統一形象設計,統一服務、統一質量標準,使規範後的麵包店在各大中城市遍地開花。第三步,經營品牌,實行加盟制,廣泛發展忠誠品牌會員,輸出質量標準、技術標準,維護品牌形象,努力把“資溪麵包”培育成全國知名品牌,並進行全國“十佳”餅店行列。
2.實施龍頭帶動戰略,打造麵包產業集群。產業集群化發展是產業發展的一個趨勢,在區域經濟發展中表現出了強大的競爭力。加大對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通過資產重組、資源整合,積極培育和發展一批規模大、實力強、輻射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改變“撒胡椒麵”的做法,使生產要素向龍頭企業集體聚中,真正達到“扶持一個,帶動一片”的目的。鼓勵促進原料加工、產品包裝、設備生產等企業,構建麵包產業集群,使麵包產業成為資溪經濟的一大支柱。
3.實施技術創新戰略,增強市場競爭力。麵包產業的產品競爭力在於較高的產品質量,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較高的市場占有率。儘快成立生產力促進中心和資溪麵包科技研究所,著力研究麵包製作核心技術;加快對資溪麵包產品進行科技成果鑑定,並申請產品專利;將資溪麵包產業形成科研開發及產、供、銷一體化的大生產格局。不斷開發新技術,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並運用科技包裝等手段,努力開拓市場,增強資溪麵包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4.實施“鳳還巢”工程,進一步最佳化環境。設立麵包回鄉人員創業園,鼓勵麵包大戶回鄉投資興業,激活民間資本,形成”人回鄉、企回流“的“鳳還巢”現象。始終堅持“真心、熱心、誠心、恆心、以心換心”,將為創業者服務的措施落到實處,創造良好的投資發展環境和幹事創業環境。
5.大力弘揚麵包精神,進一步推動全民創業。在全縣範圍內大力弘揚資溪麵包創業精神,進一激發廣大幹部民眾的創業熱情,迅速掀起百姓創家業、能人創企業、幹部創事業的熱潮,加快“生態立縣”戰略實施步伐,加快資溪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