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鬣狗是產於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的更新世早期(Q1)-更新世中期(Q2)的化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鬣狗
- 外文名:Hyaena sinensis Owen
- 形成時代:更新世早期(Q1)-更新世中期(Q2)
- 產地:西安市藍田縣
中國鬣狗是產於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的更新世早期(Q1)-更新世中期(Q2)的化石。
鬣狗科與貓科、靈貓科並列為貓形食肉類,其形象又似狗,故名鬣狗 。物種學史 進化主幹在古北界和非洲,中中新世時有一早期特化的中鬣狗類;晚中新世時鬣狗繁盛;新世現生屬出現,其中一支豹鬣狗通過白令陸橋進入北美。中國西藏阿里地區...
河北鬣狗是產於河北省邯鄲市磁縣的中新世(N₁)的化石。特性描述 小型的percrocuta。下頜聯合部較陡,下頦突出,有兩個頦孔,分別位於p2和p3的下方;下前臼齒橢圓形,齒冠高而粗壯,但較p.tungurensis窄,主尖高,前後附尖同等...
桑氏粗壯鬣狗是發現於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縣的早更新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大型鬣狗大小介於p.perrieri與p.sinensis之間,前臼齒尤其是p2和p3、p2和p3的長/寬比值大於p.sinensis。下頜骨聯合部大體呈菱形,其後邊近乎垂直於...
洞鬣狗(學名:Crocuta crocuta spelaea)是斑鬣狗已滅絕的一個亞種,分布於歐亞大陸,由中國北部至西班牙及不列顛群島。洞鬣狗於約2萬至1萬年前的冰河時期末滅絕。下裂齒極為伸長,前葉窄,後葉大,但比前葉低;下後尖有,但極不發育;跟...
其實巨鬣狗這個名字不正確,嚴格按拉丁文翻譯,應該叫巨霸鬣狗。巨鬣狗是古生物學家舒爾塞在1903年根據中國一些產地不明的頭骨建立的鬣狗新種。雖然生存年代短暫,只局限於晚中新世的中國西北,但它們是最龐大的鬣狗。被冠以鬣狗的名稱,...
桑氏碩鬣狗(PACHYCROCUTA BREVIROSTRIS),在歐洲,亞洲(中國周口店)和非洲東南部都有分布,是最大的鬣狗科之一。生活於早更新世這個階段,是一屬史前巨大的短面鬣狗,肱骨和橈骨比例和洞穴斑鬣狗最接近,而距離現代斑鬣狗貌似差距最大。...
短吻碩鬣狗(指名亞種)是Gervais最早記述短吻碩鬣狗時所創立的物種,其原拉丁學名為Pachycrocuta brevirostris。2021年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劉金毅研究員率領的研究團隊指出傳統分類上的短吻碩鬣狗即Pachycrocuta breviros...
鬣狗 liègǒu 鬣狗科動物,外形似狗,站立時肩部高於臀部,其前半身比後半身粗壯。它們腦袋大,頭骨粗壯,頭長吻短,耳大且圓。它的四肢各具四趾(土狼前肢五趾),爪大,彎且鈍,不能伸縮。它的頸肩部背面長有鬣毛,尾毛也很長。
3. 劉金毅,1999,記北京妙峰山晚更新世哺乳動物化石兼論最後斑鬣狗的遷移與絕滅。《龍骨坡史前文化志》4. 劉金毅,2001,中國鬣狗(Pachycrocuta sinensis)的研究綜述——與現生兩屬Hyaena和Crocuta的系統發育關係淺析。見:鄧濤,王元(...
棕鬣狗是食肉目鬣狗科棕鬣狗屬哺乳動物。體形中等。全身生滿粗疏凌亂的深褐色長毛;頸部和肩部的毛色變淺,呈金黃色;四肢基色淺,生有深色的條斑。雄性體形稍大於雌性。野外壽命最少12年,人工飼養下13年。棕鬣狗僅分布於非洲南部。棲...
斑鬣狗是食肉目鬣狗科斑鬣狗屬哺乳動物。頭大,耳寬圓;皮毛粗糙,相對較短。顏色為棕紅色到土黃色,隨年齡增大而變淡;尾巴和鼻子為黑色。因其頸部生有一叢鬣毛,身上長滿斑點而得名。斑鬣狗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直到南非除...
鬣狗型鼬鬣狗翁氏種(Hyaenictitherium wongii)是採集于山西省的化石標本。特徵描述 一種大型的食肉類哺乳動物,齒式為:3.1.3-4.1-2/3.1.3-4.1-2。前臼齒碩壯,上臼齒很退化。上下第三門齒趨向擴大。主要用途 科學研究。
旁鬣狗,哺乳類化石標本 展品信息 展品類別 化石標本 展品中文名稱 旁鬣狗 拉丁學名 Adcrocuta eximia ,(Roth et Wagner,1854)化石門類 哺乳 標本編號 65,L49 化石發現地/產地 山西保德縣冀家溝、楊木溝等(L49)(65)化石形成時代 ...
鬣齒獸(Hyaenodon)是1853年由著名古生物學家約瑟夫·雷迪命名的,意思是“鬣狗的牙齒”。當然,它們與食肉目的鬣狗並沒什麼親緣關係,只是外表有些相似。在三千萬年的發展歷程中,鬣齒獸家族興旺,種類繁多。其分布遍及亞洲,歐洲及北...
為什麼要寫鬣狗?一直以來,鬣狗在人類的心目中,都是醜陋、陰暗、卑鄙、殘忍、狡詐的野獸,它們的形象一點也不討人喜歡。而實際上,鬣狗是很可愛的動物。“鬣狗”一詞的來歷,說起來很簡單,這是我們中國人對這種動物的一種理解:“鬣...
鬣狗 哺乳綱、真獸亞綱、鬣狗科,形似狗,頸部具鬣毛,後肢較前肢短而弱。中國更新世早期及中期極多。鬣狗科(Hyaenidae)的一種肉食性哺乳動物。有3個種:非洲斑鬣狗(Crocuta crocuta),亞洲條紋鬣狗(Hyaena hyaena),棕色鬣狗(H....
、虎(Pathera cf. tigris)、豹(P. pardus)、更新獵豹(Sivapanthera pleistocaenicus)、中國鬣狗(Hyaena sinensis)、藍田劍齒虎(Megantereon lantianensis)、東方劍齒象(Stegodon orientalis)、三門馬(Equus sanmeniensis)、...
三趾馬動物群化石是嚙齒類;食肉類,屬於古生物學科。化石簡介 三趾馬動物群是已知種類包括嚙齒類的原鼬鼠、副竹鼠、甘肅豪豬,食肉類的短吻犬、中華副美洲獾、近狼獾、小原臭鼬、霍氏原臭鼬、大密齒獾、中華貂、鼬鬣狗、似鬣狗鬣形獸、...
今天在非洲的草原上,生活著一種甚至讓獅子都望而生畏的動物,它們就是地球上最兇殘的食肉動物之一——鬣狗。而史前時期的鬣狗更加讓人膽戰心驚。從周口店的發掘來看,那個時期的鬣狗體格極為龐大,甚至超過了今天的東北虎,並且這種也...
從靈井遺址出土的食肉目、長鼻目和奇蹄目化石共有8個種,加上已鑑定出的偶蹄目8個種,還有兩種齧齒目的門齒,靈井遺址出土的已鑑定出的哺乳動物化石共有18個種:齧齒目1、齧齒目2;寬吻靈貓;棕熊;中國鬣狗;諾氏古菱齒象;梅氏犀...
其中六項世界之最: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和政羊;世界上最大的三趾馬化石產地;世界上最豐富的鏟齒象化石———鏟齒象頭骨個體發育系列史;世界上最早的披毛犀頭骨化石;世界上最大的真馬———埃氏馬;世界上最大的鬣狗———巨鬣狗。”巨犀...
28萬年前,那時的遼寧人——也就是金牛山人生活時期的氣候濕潤,屬於乾濕交替的季風氣候。在雜草叢生、茂密的森林之中有兇猛的劍齒虎、棕熊、洞熊、中華貉、中國鬣狗等野獸出沒。以劍齒虎為例,它是一種與獅子差不多的大型貓科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