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科技製造品出口主要影響因素研究

中國高科技製造品出口主要影響因素研究

《中國高科技製造品出口主要影響因素研究》是蘇崇華創作的經濟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5年6月。

該書分別從出口產品技術含量、出口增加值含量及匯率影響程度三方面,對影響中國高科技製造品出口的作用機制進行系統分析,建立相應的區域雙邊投入-產出表,並實證檢驗了內、外部因素對中國高科技製造品出口的影響,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應對政策建議。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中國高科技製造品出口主要影響因素研究
  • 作者:蘇崇華
  • 類別:經濟學著作
  • 字數:186千字
  • 首版時間:2015年6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

內容簡介

該書共五章,大致內容如下:第一章對已有相關文獻進行梳理與回顧。第二章對中國高科技製造品出口技術含量進行研究。第三章從出口增加值含量的角度,對中國高科技製造品中間投入貿易影響因素進行研究。第四章從匯率對出口產品價格傳遞程度的角度,對影響中國高科技製造品出口的主要因素展開分析。第五章對該書的主要結論進行總結,並提出相關的政策建議。

作品目錄

第一章 文獻綜述
第二章 中國高科技製造品出口技術含量研究
第三章 中國高科技製造品中間投入貿易影響因素分析——出口增加值視角
第四章 中國高科技製造品出口影響因素分析——匯率對出口價格傳遞程度視角
第五章 結論與政策建議

創作背景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貨物貿易總量不斷擴張,貿易順差不斷增加。與此同時,按照傳統分類方法考察的中國貿易結構也出現了顯著轉變:初級產品占中國總出口的比重不斷下降,製成品在20世紀90年代以來就已經成為中國出口的主導產品。同時,中國的高新技術產品和機電產品出口所占比重不斷上升。這兩類產品通常被認為具有更高的資本技術密集度,它們出口比重的不斷上升已經成為中國貿易結構不斷最佳化的主要標誌。因此,研究中國高科技製造品出口的影響因素已成為一個急需解決的理論與現實課題。《中國高科技製造品出口主要影響因素研究》就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指出,中國應大力扶持高科技製造品出口,應設法解決影響中國高科技製造品出口的主要因素,提高出口產品技術含量,促進中間產品貿易的發展,培養出口產品核心競爭力,將人民幣升值帶來的不利影響降至最低。同時,應制定合理的貨幣政策,使人民幣浮動的頻率與幅度兼顧國內產業結構調整與國際貿易發展。
為提高中國高科技製造品出口產品技術含量,第一,在充分參與國際分工的基礎上,多層面開拓FDI的技術外溢途徑,並與自身的技術提升相結合,開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產品,並掌握產品價值鏈中的高端環節。第二,政府採取一定的金融和產業政策,大力扶持高科技製造品企業,鼓勵其通過技術創新提升出口產品的整體技術水平,提升中國高科技製造品的比較優勢及出口競爭力。第三,在出口退稅環節上,對高技術製造品實行較高的退稅比例,在不降價的基礎上提高其利潤空間。第四,調整引資政策,提高外商直接投資質量和效益,鼓勵能夠提升國內產業技術水平的FDI的進入。第五,健全法律制度,實現智慧財產權的有效保護等。第六,政府與企業應該加大對研發的投入,加大對人力資本與知識資本的投入。在高新技術領域,只有保持一定比例的研究投入,才有可能及時更新技術和開發新產品,以保持和提高產品的國際競爭力。相關部門和企業應當通力合作,以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為依託,選擇具有發展潛力的戰略性高科技製造業出口產品,加大對其研究與開發,再通過企業將技術成果商品化、產業化,形成高效的“產、學、研”戰略聯盟,加快技術研究與創新的步伐。
發展加工貿易,鼓勵加工貿易企業轉型升級是中國工業化時期不可迴避的重要內容。現階段中國加工貿易政策調整應圍繞自主品牌建設為核心,引導加工貿易從最基本形式OEM向高級形式ODMOBM進行戰略轉型,提升中國在全球生產價值鏈上的分工地位。因此,應採取以下措施:第一,建立自主品牌全方位規劃的引導機制。第二,夯實加工貿易發展的產業基礎。第三,加快構建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技術創新體系等。第四,調整加工貿易稅收政策,鼓勵加工貿易更多地使用國產原材料和零部件,擴大中間投入品的本地比例,提高技術含量和加工深度,延長產業鏈條。第五,將加工貿易的發展納入國家產業政策範疇,實行加工貿易的產業評估制度。第六,為中上游產業和高技術產業的發展提供政策支持等。第七,建立健全有利於市場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改善促進高科技製造品中間投入貿易的基礎設施建設。第八,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單位勞動力成本。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中國高科技製造品出口主要影響因素研究》
2015年6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161-6336-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