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報告:交叉學科

中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報告:交叉學科

《中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報告(1978-2008):交叉學科》通過對三十年中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狀況予以整體審視,全景式地展現了三十年中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成就和歷程,以其信息含量豐富、引領學科前沿以及顯著的綜合性、工具性等特點,成為中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三十年建設歷程的歷史見證者和忠實記錄者。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報告:交叉學科
  • 作者:劉大椿
  •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63378154, 9787563378159
  • 外文名: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in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頁數:356頁
  • 開本:16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中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報告(1978-2008):交叉學科》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劉大椿,哲學家,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主攻科學哲學。原籍江西於都,1944年5月30日生於貴州安順。1965年畢業於江西師範學院數學系,到南昌五中任教,後又擔任九江師範專科學校數學教師。1978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攻讀碩士學位,1981年畢業並留系工作,1990年獲教授職稱,1993年開始擔任博導。後又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哲學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哲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助理、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編撰或主持編撰了多種關於科學哲學的代表性專著和教材,主要有《科學技術哲學的前沿和進展》、《科學技術哲學引論——科技革命時代的自然辯證法》、《走向自為——社會科學的活動與方法》、《互補方法論》、《科學哲學》等。其中《走》獲得國家教委首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媒體推薦

《中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報告(1978-2008)》出版 朱振國 2008年11月27日08:31 來源:《光明日報》 由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主編,匯集國內百餘位高校知名專家、優秀學者通力合作,共同完成18卷的叢書《中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報告(1978-2008)》日前已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據教育部相關部門介紹,全面、系統、客觀總結改革開放三十年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發展進程、發展特點和發展成就,是進一步推進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的重要前提和迫切需要,也正是該叢書出版的宗旨所在。 社會學、民族學、歷史學、文學、藝術學、新聞學與傳播學、語言學、教育學、心理學、圖書館學、情報學與文獻學、國際問題研究以及有關交叉學科。各學科報告撰寫者力求客觀、準確、全面地對各學科領域三十年的新進展進行把握,力求融貫不同的學術流派、學術觀點,並為我國學術研究的健康前行提供了以資借鑑的啟示和引導。 《發展報告叢書》通過對三十年中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狀況予以整體審視,全景式地展現了三十年中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成就和歷程,以其信息含量豐富、引領學科前沿以及顯著的綜合性、工具性等特點,成為中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三十年建設歷程的歷史見證者和忠實記錄者。 以高校各學科知名學者擔任分卷主編、組成高水平研究團隊,集體攻關,是叢書得以高質量問世的首要原因。如《馬克思主義理論卷》由全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說史學會會長、武漢大學校長顧海良教授主編;《歷史學卷》“中國歷史”部分由著名歷史學家李學勤教授主編,“世界歷史”部分由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王斯德先生主編等。 這套叢書的問世,是我國高校學者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進一步繁榮哲學社會科學精神,向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呈上的獻禮之作。

圖書目錄

提要
ABSTRACT
第一編 交叉學科發展概況
第一章 交叉學科時代的到來
一、交叉學科的誕生背景
二、交叉學科的多元形相
三、交叉學科的國外研究

第二章 我國“交叉科學學”的興起及其問題
一、我國“交叉科學學”研究的興起
二、我國“交叉科學學”研究中的基本問題
三、我國“交叉科學”的評價、管理和學科建設

第三章 改革開放30年交叉學科研究異軍突起
一、我國交叉學科研究建制的成長
二、我國交叉學科的研究專著
三、我國近年來交叉學科的研究特點

第二編 30年重大學術進展
第四章 系統科學與複雜性研究
一、系統科學的發展趨勢、進路和文科套用
二、複雜性的研究

第五章 認知科學研究
一、認知科學的範式問題
二、認知、語言與邏輯研究
三、人工智慧研究
四、發展認知神經科學研究
五、認知科學的哲學研究

第六章 決策學研究
一、決策學的基本理論研究
二、決策學的套用研究
三、決策學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第七章 信息倫理學研究
一、信息倫理學的基本理論研究
二、網路倫理研究
三、網路道德教育
四、信息倫理學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第八章 生命倫理學研究
一、生物醫學研究倫理
二、高新生物醫學技術中的倫理問題
三、公共衛生倫理問題
四、生命倫理學的哲學與文化研究

第九章 生物信息學研究
一、我國生物信息學研究概況
二、生物信息學研究的主要成果
三、我國生物信息學研究面臨的問題

第十章 信息經濟學研究
一、信息經濟學的基本問題研究
二、信息不對稱理論及其套用研究
三、信息市場研究
四、信息產業研究
五、信息資源研究

第十一章 金融工程學研究
一、金融工程學的基本理論研究
二、金融工程的風險管理問題
三、我國金融工程的建設問題

第十二章 教育技術學研究
一、教育技術學的概念研究
二、教育技術學的定位與學科性質
三、邏輯起點問題
四、理論體系問題
五、研究方法問題

第十三章 創造學研究
一、創造學的理論研究
二、創造力研究
三、創造教育研究

第十四章 可拓學研究
一、可拓學的理論研究
二、可拓學的套用研究(可拓工程研究)

第三編 歷史經驗與未來展望
第十五章 交叉學科發展中的問題與制度建設
一、我國交叉學科發展中的基本問題
二、交叉學科的未來發展與制度建設

第十六章 交叉學科發展的意義和趨勢
一、交叉學科發展的未來意義
二、交叉學科的發展趨勢
附錄 大事記
後記

文摘

第一編 交叉學科發展概況
第一章 交叉學科時代的到來
當代科技發展的突出特點,是在學科高度分化基礎上的綜合跨學科趨勢,學科交叉的力度和廣度,已成為影響創新的一個重要因素。正如許多思想家和科學家指出的:我們已進入了一個交叉學科時代。
在交叉學科研究中,MultidiscipIinary、Interdisciplinary和Trans displinary是三個經常會被互換使用的概念。但嚴格地說,它們其實代表了學科交叉的三個層次,其區別主要在於學科間互動與整合程度的不同。Multidisciplinary(“多學科”)指的是形式上的學科交叉,學科界線仍然存在,不同學科的專家由於共同的難題而走到一起,多個學科之間產生互動;Interdisciplinary(“交叉學科”)指由於共同的問題而產生的學科問的或跨學科的交叉,其相互作用可能創造一個新的領域或學科;Transdisciplinary(“超學科”)則指徹底的學科交叉與融合,學科間的界限完全消失,形成新的超級學科,可看作是交叉學科的一種特殊形式。從研究現狀來看,當前使用範圍最廣的概念就是Interdisciplinary,我國對“交叉學科”(或譯作“跨學科”)的研究,也是由Interdisciplinary一詞而來的。
學科數量成千上萬,交叉浩繁廣闊,如何探索學科交叉的整體發展動向,把握交義的一般規律和方法,充分發揮學科交叉在創新中的作用,是當前國際哲學、科技、教育、管理界共同關注的一個重要而迫切的現實問題。早在1970年就在法國召開了首屆國際跨學科問題研討會,1976年在英國創辦國際《交叉科學評論》雜誌,1979年在德國成立國際“跨學科學研究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