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養老金融調查報告(2021)

中國養老金融調查報告(2021)

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進一步了解我國養老金融現狀及需求,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CAFF50)2021年9月22日下午舉辦了《中國養老金融調查報告(2021)》發布會,並展示調查報告成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養老金融調查報告(2021)
  • 舉辦時間:2021年9月22日
報告介紹
《中國養老金融調查報告(2021)》(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顯示,在養老金融參與情況方面,銀行存款仍然是調查對象進行養老財富儲備的主要偏好。選擇銀行存款的調查對象人數占比達50.81%,其後依次是商業養老保險(27.98%)、銀行理財(26.27%)、房產(21.69%)、基金(15.59%)。還有一些調查對象通過職業年金和企業年金、股票、信託、國債等方式進行養老財富儲備。
值得注意的是,仍有15.92%的調查對象尚未進行任何養老財富儲備,此群體年齡主要集中在29歲及以下和60歲及以上。對於年輕群體來說,原因或在於初入職場時間不長,收入不高,生活壓力較大,缺乏進行養老金融儲備的經濟基礎,同時認為自身較為年輕,尚未形成養老金融儲備意識。就60歲及以上的群體而言,其未進行任何養老財富儲備的,一方面在於該群體子女數量相對較多;另一方面則可能是前期積蓄更多用於支持子女置業等而被提前消費。專家表示,該群體養老保障問題需要進一步關注。
從養老金融參與意願方面來看,大多數調查對象都認識到應較早開始進行養老儲備,超過八成的調查對象認為整個養老期間的財富儲備在100萬元以內即可滿足養老需求。通過對比調查對象目前的養老資產儲備與其整個養老期間的養老儲備需求可以發現,66.71%的人群尚未達到預期的養老金儲備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養老金融市場的巨大潛力。
調查結果顯示,調查對象認為目前養老金融產品存在的突出問題體現在收益率偏低、產品介紹不夠清晰明確、期限太長等方面,此外還包括風險較高、起投金額較高、交易不夠便利等。
《報告》顯示,68.83%的調查對象期待的養老金融產品的投資期限在3年以內,其中25.9%的調查對象希望能夠靈活存取,不設定投資期限,只有15.77%的調查對象願意接受5年以上的投資期限,10年以上期限的養老金融產品的接受度則僅有4.05%。這表明,我國居民對於養老金融產品的需求仍集中在中短期投資產品上,對長期投資產品的認同度仍然偏低,這與全生命周期的養老財富儲備之間存在一定偏差。
此外,《報告》顯示,超過九成(96.69%)的調查對象願意在稅收優惠激勵下進行市場化的養老財富儲備。
調查結果還顯示,46.79%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者預期的養老金水平為在職工資收入的40%至60%,這與基本養老金的目標替代率(59.2%)基本持平,但高於目前的實際替代率(45%左右)。
《報告》認為,未來一段時間,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發展需重點聚焦兩個方面:一是繼續擴大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覆蓋面,尤其要注意探索新業態就業人員和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新路徑。二是持續推進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科學合理完善和改進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調整機制,使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
完善居民養老保障,還需完善多支柱養老金體系。特別是在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一枝獨大的背景下,加快發展第二支柱與第三支柱養老金體系勢在必行。
《報告》建議,完善企業年金制度,適當降低企業年金加入門檻,提高企業年金強制性,以提高第二支柱的覆蓋率和參與率。同時,加快推進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制度落地,通過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等措施,激勵全體國民參與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制度,為社會成員提供更高水平的養老金制度選擇。
針對不同群體在經濟水平、風險認知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報告》還建議,一方面,金融機構要及時利用網際網路等渠道進行廣泛調研,對市場、客戶進行細分,對日益更替的需求進行及時的創新和改進;另一方面,可以探索與其他行業就養老服務展開合作,豐富養老金融產品的功能,充分挖掘不同群體的潛在需求,通過一站式綜合金融服務,增強客戶黏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