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第10輯)》是中山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葉春生。
基本介紹
- 作者:葉春生
- 出版時間:2006年6月
- 出版社:中山大學出版社
- 頁數:319 頁
- ISBN:9787306027221
- 定價:60.00 元
- 裝幀:簡裝本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第10輯)》是中山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葉春生。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第10輯)》是中山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葉春生。...
《中國故事》是廣東音像出版社出版的音像製品。該電視系列片旨在“關注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全景勾勒中華民族文化之脈。內容簡介 《中國故事》電視系列片行走在各地風情之間,近30個祥雲小屋詳盡展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故事》系列片分為10輯,每輯介紹不同地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全面細緻的講述中國風...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慶善主編
《出土文獻研究(第10輯)》是2011年7月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內容簡介 《出土文獻研究(第10輯)》共收錄三十四篇文章,有關於2011年年初《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的系列研究文章,如李學勤《釋清華簡通假為“獲” 之字》、李均明《周書校讀記》、李守奎《中的楚先祖與楚族姓氏》;...
23.《海雲禪藻集?海雲文獻輯略》敘錄 《悲智傳響》2007年4月 24.廣東番禺雷峰山海雲寺金石輯錄 《悲智傳響》2007年4月 25.《霓裳羽衣》曲與明皇游月傳說述論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第十一輯 2007年4月 26.試述魯迅先生對中國小說文獻的整理與研究 《文學論衡》總第9、10期 2007年4月 27.廣東潮陽靈...
中國古陶瓷研究·第10輯 《中國古陶瓷研究·第10輯》是2004年紫禁城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介紹
第三編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調研報告選輯 守護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專題調研報告 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律法規體系建設研究 傳統節日新形式、新載體情況的調研及對策研究 北京市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保護與傳承現狀的調研 第四編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學術講座集萃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狀...
中國鹽文化·第10輯 《中國鹽文化·第10輯》是2018年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曾凡英。
王先勝,考古紋飾學創始人,現為重慶文理學院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副研究員。主要從事秦漢以前中國古代研究,在古代紋飾釋讀(科技史、思想史、文化史)、傳說歷史研究、考古學理論與方法、易學考古等領域均有獨到學術貢獻。已完成相關研究400餘萬字,出版專著8種200餘萬字,發表論文50餘篇80多萬字,研究成果屢為人大...
東方考古第10輯是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由山東大學東方考古研究中心 編著。內容簡介 本書結合山東大學東方考古研究中心的考古學研究成果,以中國東方地區的考古學和東亞地區的考古學為重點,廣泛吸收國內外學者的最新研究成果,體現考古學研究的新思路、新理論和新方法。將對推動中國考古學和東方文明研究的進步和發展有...
文化湖北第10輯 《文化湖北第10輯》是2016年中國書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黎國韜,男,1973年10月1日生於廣州,祖籍廣東省東莞市,1992年考入中山大學中文系,相繼取得文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其中博士畢業論文獲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獎提名;2005年,同校歷史學博士後出站;2006年,任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13年6月,晉升教授,並任華南師範大學嶺南文化研究...
89.《中國古代戲曲演出場所的演變及其文化價值》,《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第10輯,中山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90.《祭祀戲劇的流動性演出》,中國長治賽社與樂戶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2006年。91.《從山西儀式劇的演出形態看中國戲劇的特質》,第七屆中國古代戲曲學術研討會論文,2007年。獲獎情況 主編《宋金元...
20《海外華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經驗借鑑——以新加坡的保護傳承潮州歌謠為例》,載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頁874至885。21《潮州學是一門國際性的學問——兼評》,載《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報》,2007年,第二期。22《草創時期德教的建構...
倪彩霞, 女,1973年生,廣東湛江人。1992年至1996年,在北京大學中文系讀本科,獲文學學士學位。1998年至2004年,在中山大學中文系讀研究生,獲文學碩士、文學博士學位。研究方向是中國戲曲史,戲曲民俗,傳統戲劇與非物質文化遺產。開設課程 本科:圖說中國戲劇、傳統戲劇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宋元明清文學史 研究生...
現為安順學院下屬旅遊學院院長、貴州省屯堡研究會常務副會長、貴州省社會學會常務理事、貴州省儒學會會員、安順市孔子研究會副會長、安順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安順學院教授 教學情況:長期從事教學工作。主要講授《中國歷史文化概論》、《中國近代史》、《旅遊學概論》、《中國旅遊文化概論》、《社會...
溫州網訊 6 月14日,國務院公布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平陽坑鎮東源村的木活字印刷術榜上有名。東源村的木活字印刷術是我國已知惟一保留下來且仍在使用的木活字印刷技藝,迄今已有800多年歷史,是活字印刷術源於我國的實物明證,堪稱古代印刷術的活化石。活字簡介 用於排版印刷的反文單字。中國北宋慶曆...
文化部項目《影像節日誌·傣族潑水節》2.《景邁節日》,65分鐘,2015年《普洱景邁山文化多樣性》系列 3.《蘆笙舞》《普洱茶》《牡帕密帕》,各40分鐘,2012年《普洱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 4. Picking the White Flower,中文名《采白花》,30分鐘,2010年 (2010年6月25日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格瑞那達影視人類學中心...
3、《雲南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與日本傳統文化的比較研究》項目批號:20073045,國家留學基金項目、2008年度赴日中國政府派遣研究員項目。項目主持人。已完成結題。4、《西南少數民族信息系統資料庫項目》,雲南大學民族研究院2008年項目,“傣族”子項目主持人。已完成結題。5、《雲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項目》,雲南...
2009年,由中國藝術研究院建築研究所負責申報的中國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入選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由徽派傳統民居營造技藝與北京四合院傳統營造技藝、香山幫傳統建築營造技藝、閩南民居營造技藝一道“捆綁”申報,其共同特點是以木材為主要建築材料、以榫卯為木構件的主要結合方法、以模數制為...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㑳舞”項目保護單位九寨溝縣文化館評估合格。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06年11月26日,㑳舞登錄湖南衛視《誰是英雄》欄目。2017年6月10日至18日,九寨溝縣組織登嘎甘㑳(熊貓舞)、㑳舞面具製作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參加第六屆中國成都...
金陵刻經印刷技藝,是南京的傳統手工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金陵刻經印刷技藝約起源於唐朝。公元1866年(清朝同治五年),中國近代佛教文化復興的奠基人楊仁山等有識之士創辦了金陵刻經處,傳承金陵刻經印刷技藝。20世紀四五十年代,經歷戰火洗禮,仍得以保存。新中國成立後,得到傳承保護,發展迅猛。2006年5月20...
[19]. 《文化認同與主體間性——文化人類學視野中的普米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學術探索》2009年第3期。[20]. 《文化人類學學科體系的本土化建構與繼往開來——評析》,《西北民族研究》,2009年第3期。[21]. 《史與志——對口述史與歷時性民族志研究的探討》,何明主編:《西南邊疆民族研究》,...
陳改保,男,佤族,1939年5月生,2012年12月,被命名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滄源佤族木鼓舞名錄代表性傳承人。保護措施 為了建設西盟佤山文化特色縣,弘揚當地的木鼓文化,西盟佤族自治縣以“木鼓”為名,在每年的4月13日至15日左右舉辦“中國西盟國際佤族‘木鼓節’”,作為開發西盟佤山民族文化的一項重大舉措...
2006年5月20日,雕版印刷技藝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為Ⅷ-78。歷史淵源 雕版印刷技藝始於隋代,行於唐代。精於宋人,盛於明清。宋代畢昇在此基礎上發明了活字印刷,但雕版印刷並沒有被活字印刷完全替代,在古代中國印刷業中仍占據重要的地位。隋代印刷實物尚未見流傳。尚存...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獅舞(白紙坊太獅)”項目保護單位北京印鈔有限公司評估合格。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1953年,白紙坊太獅表演隊隨同北京市代表隊參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舉辦的全國民間匯演。1959年,白紙坊太獅參加了慶祝人民大會堂竣工文藝演出。1963年,白紙坊太...
冷喜武,正高級工程師 。2018年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 一等獎,2022年度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一等獎 ,陳家溝榮譽村民 ,陳氏太極拳守門人理論首次提出者 ,陳家溝太極拳學校顧問。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優秀傳承人 。人物簡介 冷喜武,1962年出生,滿族,畢業於華北電力大學。工學碩士。全國電網運行與控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秘書...
阿吾,男,土族,1950年生,青海同仁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土族於菟代表性傳承人,青海省同仁縣申報。保護措施 2019年,舉辦熱貢藝術全國公益巡展,連續舉辦土族於菟等為主體的文化旅遊節。2018年,青海省人民政府發布政府令,於菟舞參與《青海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辦法》並施行。2019年11月,《國家級非...
2006年代表廣繡參加中國“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的《傲視群芳》等刺繡佳作,以及被國內外報刊爭相刊登、印刷成年曆、年畫、明信片、賀年卡、電話卡的繡作《北方來的新夥伴》等等。 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陳家祠)到陳家祠可以一覽廣繡藝術的精髓。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依託廣州陳氏書院(俗稱陳家祠)而設。許熾光 廣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