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陸上第一口油井

中國陸上第一口油井

中國陸上第一口油井位於陝西省延長縣城西的石油希望國小操場,前身為“延長石油官廠”,創建於1905年,是中國陸上開發最早的油田

此井的出油,結束了中國陸上不產石油的歷史。

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陸上第一口油井
  • 地點陝西省延長縣
  • 出油時間:1907年
  • 現狀:全國重點文保單位
概述,古籍記載,開採背景,試采經過,名稱,開採,現狀,

概述

古籍記載

延長發現利用石油始於漢代。早在東漢時期,史學家班固所著的《漢書·地理志》里就記載著上郡高奴縣“有洧水,肥可燃”。秦漢時的高奴,即今延安附近,包括延長、延川在內。洧水是延河的一條支流。說明當時境內河面有漂浮的原油,可以燃燒。
中國陸上第一口油井
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云: “清水又東徑(經)高奴縣合豐林水,地理志謂之洧水也。故云高奴縣有洧水,肥可燃,水有肥,可接取用之。”
北宋科學家沈括也對陝北延長一帶的石油作了考察和研究,在《夢溪筆談》中有所記述,並第一次提出了“石油”這個科學命名。

開採背景

石油開發的最早記錄見《元一統志》:“延長縣南迎河有鑿開石油一井,其油可燃,兼治六畜疥癬,歲納壹百壹拾斤”。開採延長石油,始於清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
《清史稿·礦政》說:“石油則陝西延長、甘肅玉門、新疆庫爾喀喇烏蘇”,連同其它礦產,“或官辦、或商辦、或官商合辦”。延長油礦是中國石油工業之母。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有一個叫漢納根的法國人,到陝北作了一番偵察,回到天津,與德國領事及德商世昌洋行密謀掠奪延長石油開採權,並串通大荔縣於顏彪,夥同延長縣劉德馨、鄭明德等人,私簽契約,企圖開採延長油礦。此事激起陝西人民的極大義憤,旋即被地方政府察知,陝西巡撫在全國人民護路保礦愛國聲勢下,將開採權收為國有,抵住了帝國主義掠奪延長石油的陰謀。

試采經過

延長石油始引起官方重視。
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11月,陝西巡撫曹鴻勛秦請試辦延長石油廠,得旨允準,撥銀8100兩為資,並令知縣洪寅為總辦。經武漢化驗油質,成分特佳。
1905年創建延長石油官礦局(延長石油官廠),並派軍隊分段修筑西安至延長道路。
經在陝任教習的日本人阿部正野郎的介紹,聘日本佐滕彌市郎為技師,派人赴日本購買鑽井煉油機器,同時雇日本鑽井技佐6人。陝西省政府並派出由雲飛等4人,赴日學習石油工程。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四月二十五日開鑽,在延長縣城西門外打出第一口油井,初日產量1.5噸。
該井獲得工業油流,是為中國大陸第一口油井。

名稱

這是中國陸地中第一口油井,史稱延一井。此井鑽采成功,標誌著中國工業開採石油的開始,從此揭開了中國石油發展史上新的一頁,結束了中國大陸無油的歷史。
1985年,國務委員康世恩為這口井題名:“中國陸上第一口油井”。此井保存至今,作為歷史的見證。
中國陸上第一口油井位於陝西省延長縣石油希望國小校內。陝西延長石油馳名中外。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使用石油的國家,而陝西省延長縣又是中國最早發現和使用石油的地方。

開採

延長石油所煉製的燈油,“勝於東洋,能敵美產”。這個訊息轟動了中國,震動了世界。除日本外,美國也伸出了“援助”之手,沙俄、德國也對延長石油垂涎三尺,均遭到中國人民的反對。
1935年,延長解放。延長油礦回到人民的懷抱,收歸公有,歸屬陝甘寧邊區政府。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延長油礦在邊區政府的支持,擴大了生產。從1936年至1949年的14年問,共打井25口,生產原油319噸,平均年產比前26年增長1.24倍,有力地支援了前線,被譽為“功臣油礦”。
1944年,毛澤東親筆為延長石油廠廠長、邊區特等勞動模範陳振夏題詞:“埋頭苦幹”。
1978年,“延一井”加深至118米,1985年再加深到152米,採油工具也由原來的櫓台機器變為現代抽油機,日產油曾達3000公斤。

現狀

1985年,國務院原副總理兼石油部部長康世恩為該井題詞“中國陸上第一口油井”。
1996年,“延一井”被國務院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7年,此井停產保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