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邢樂成,男,生於1962年,山東壽光人。管理學博士、法學碩士、經濟學學士,研究員、高級經濟師。畢業於東北財經大學投資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南開人學商學院。先後在銀行、證券、社會科學院、國有控股公司、上市公司擔任副處、正處、副局、總裁、螢事長等職務,現為山東省人人常委、同人華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民建濟南市委副主委。兼任山東省青協會長,山東省經濟管理學會副會長,山東省創業投資協會副會長,山東省理論創新研究會副會長,山東大學兼職教授、研究生導師。
先後出版了《投資與經濟成長》、《巨觀投資論》、《投資金融與經濟》、《證券投資與交易》、《項只評估通論》等8部著作,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有多篇文章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等全文轉載。主持或參與國家級、省部級課題7項,其科研成果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獲山東省軟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首批入選山東省理論人才“百人工程”。
內容簡介
《中國金融控股公司發展模式研究》主要內容:從世界金融業的發展趨勢看,金融混業是必然的趨勢。金融體系之間的競爭不僅以市場為基礎,更以巨型金融集團為體現。中國的金融體系要想在國際金融業中有一席之地,就必須順應潮流推進市場化改革,向混業經營的方向發展。金融控股公司是介於分業經營和全能銀行的一種過渡,不失為我國從分業經營向混業經營的一個現實選擇。
共分七章。第1章導論部分主要介紹選題意義和研究主題、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第2章總結金融控股公司的國際實踐。從國別和企業兩個角度總結金融控股公司的國際實踐。不僅綜述美國、英國等國家如何從分業向混業發展,也討論德國等傳統混業國家如何更深入地推動混業發展。並且以部分國際著名金融控股公司的探索努力及其績效為案例,說明在混業道路上可能遇到的風險和它們當前取得的績效。最終說明金融控股公司的發展是能力積累、自然選擇的結果。第3章從文獻綜述的角度對金融控股公司的現有研究進展進行了較為全面的總結。一是綜述關於金融中介多元化經營風險和收益的理論和實證研究文獻,二是總結現有研究中有關金融混業理論基礎的研究成果。基本結論是現有研究對於金融控股公司還沒有給出一個清晰的認識,還有許多問題沒有闡述清楚或沒有得到研究,還需要進一步發展。第4章我們提出一個金融控股公司的發展模型:風險-能力-收益模型。從Teece(堤斯)給出的多元化解釋理論框架出發,指出金融中介多元化需要具備獨立的能力集合,然後在此基礎上提出一個金融控股公司的發展模型:風險一能力一收益模型,說明面對具有高度不確定性的風險,要獲取高收益就必須具備和培育一定的能力。第5章給出的是中國金融控股公司的探索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中國有多種不同類型的企業都進行了金融控股道路的探索,它們出於不同的目的、採取了不同的方式,在中國這樣一個新興加轉軌的制度環境,引發了多方面的問題。第6章探討了中國金融控股公司的發展模式問題。首先將中國的特殊制度因素加人到風險一能力一收益模型中,從中說明管理型金融控股公司是中國金融混業道路的最佳啟動者,然後進一步討論中國金融控股公司的運作模式,說明中國金融控股公司的發展方向。第7章,對全書作了總結,給出基本結論和需要進一步研究的領域。
全書的貢獻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提出了一個較為充分完整的金融中介多元化經營的理論解釋。金融全能化、集團化趨勢在現有研究中並沒有得到充分的解釋,其內在邏輯也不是十分清晰。《中國金融控股公司發展模式研究》在總結有關國家、有關金融集團的混業探索以及現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以企業能力為核心理念提出了風險一能力一收益模型。基本觀點是,認為金融中介的多元化經營因為面臨著與專業化經營完全不同的風險、收益,因此為控制風險、獲取收益需要金融中介具備獨立的能力集合。而這些全新的能力完全不同於堤斯所界定的過剩資源。堤斯的過剩資源加交易成本的解釋框架只是說明了多元化的可能而無法說明其必要。金融資產同質性的理論則無法說明為什麼全能化不是所有金融中介的普遍選擇,而只是其中一部分具備一定前提條件的金融中介的選擇。金融才能理論儘管強調能力對於金融中介發展和分工的重要性,但它僅僅討論了金融中介的基本能力,而沒有意識到金融中介的多元化需要具備獨立的能力集合。再進一步,《中國金融控股公司發展模式研究》將中國金融制度環境對風險一能力一收益模型的影響引入模型中,討論了由此引起的變化,發現不僅技術層面上的風險、收益有了不同的表現形式,而且產生了一些特有風險和收益,尤。其是收益具有轉化為風險的潛在趨勢,因此要求在中國進行混業探索需要具備更多、更高超的能力。
第二,提出以管理型金融控股公司作為中國金融混業探索的主要啟動者。不僅因為金融控股公司的發展邏輯要求在金融混業之初採取管理型控股公司形式,而且中國的現實也在客觀上決定了這一點。主導金融企業(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由於自身改革滯後和不良資產的拖累,在短時問內不可能成為主導者,並且金融穩健戰略也要求主導金融企業混業探索要謹慎進行。其他金融機構雖有探索,但同樣因為主導業務不穩健而有缺陷。產業集團雖然有巨大的內在衝動進行混業探索,但是其為產業服務的定位使其風險巨大,因而不被選擇。管理型金融控股公司的母公司在業務利益上中立,而且具有較好的獨立性,並且能夠較為從容地進行混業探索,因此在中國金融穩健發展戰略主導下成為中國金融混業探索啟動者的必然選擇。而在此之前的研究沒有明確的提出這個戰略。
第三,在金融控股公司的發展以及運作模型確定上,《中國金融控股公司發展模式研究》特彆強調了能力因素,認為這是關鍵所在。不僅是要獲取金融混業經營的潛在收益需要能力,而且控制混業風險也需要能力。實際上金融控股公司代表著一種全新的金融盈利模式,需要金融中介培育出完全不同於專業化經營的能力體系。在這個全新的盈利模式中,金融中介的基礎能力、匹配能力和傳遞能力有著全新的表現形式,基礎管理能力有著更高的要求,而且需要建立和培育獨立的多元化能力,並且強調對過渡能力的培育。對於中國來說,更應該將金融控股公司的成長看成是一個能力積累和成長過程。而僅強調混業必然性和可能性卻忽視混業所必需的能力前提的主張是偏頗的。基本結論是,中國金融控股公司的發展和模式構建都要突出能力的中心地位,以風險有效控制能力的培育為前提和核心,以收益獲取能力的構建為支撐,穩健推進中國金融混業進程。
目錄
序言
摘要
第1章 導論
1.1 選題的意義與研究主題
1.1.1 金融中介的集團化趨勢
1.1.2 中國金融混業經營的探索
1.1.3 選題的意義
1.1.4 研究主題
1.2 金融集團及其控股化
1.2.1 金融服務一體化的類型
1.2.2 金融集團的類型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基本邏輯和觀點
1.3.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3 本書基本結構
1.4 創新之處及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
1.4.1 本書創新之處
1.4.2 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
第2章 金融控股公司的國際實踐
2.1 各國金融混業經營的發展
2.1.1 美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2.1.2 德國:全能銀行模式
2.1.3 英國:金融集團(控股公司)模式
2.1.4 日本模式
2.1.5 澳大利亞模式
2.2著名金融控股公司的經營模式
2.2.1 花旗集團
2.2.2 滙豐集團
2.2.3 德意志銀行
2.2.4 瑞穗集團
2.2.5 國際荷蘭集團
2.2.6 美林集團
2.2.7 野村集團(Nomura Group)
2.3 金融混業的初步績效
2.3.1 《金融服務現代化法》實施後美國金融業的實踐
2.3.2 金融全能化的初步績效
第3章 金融控股公司的理論分析
3.1 微觀角度的金融混業研究
3.1.1 金融控股公司的可能收益
3.1.2 金融控股公司的風險
3.2 金融控股公司的理論解釋
3.2.1 多元化經營
3.2.2 金融資產的同質性
3.2.3 金融才能觀:金融混業的新解釋
3.2.4 國內其他研究
3.2.5 對既有研究的評價
第4章 金融控股公司的發展模型
4.1 過剩資源與金融中介基本能力
4.1.1 企業能力理論
4.1.2 金融中介基本能力
4.1.3 作為過剩資源的金融基本能力
4.2 交易成本
4.2.1 金融資產同質性
4.2.2 多元化能力
4.3 風險-收益-能力模型
4.3.1 風險
4.3.2 收益
4.3.3 能力
4.3.4 風險-收益-能力模型的基本邏輯
第5章 中國金融控股公司的現狀與問題
5.1 中國金融控股公司的發展探索
5.1.1 以集團公司為主體的金融控股公司化的探索
5.1.2 商業銀行金融控股公司化的探索
5.1.3 非銀行金融機構金融控股公司化的探索
5.1.4 產業資本金融控股公司化的探索
5.1.5 外資金融集團的進入和競爭壓力
5.1.6 中國金融混業的業務層次
5.2 中國金融控股公司存在的問題
5.2.1 金融企業的能力準備明顯不足
5.2.2 監管明顯滯後和能力不足
5.2.3 戰略發展研究沒有引起足夠重視
5.2.4 民營企業產融結合的模式存在缺陷
第6章 中國金融控股公司的發展模式
6.1 引入制度因素後的風險-收益-能力模型
6.1.1 由中國金融體制決定的風險和收益
6.1.2 引入制度因素後的風險-收益-能力模型
6.2 中國金融混業探索的啟動
6.2.1 以管理型公司為主啟動中國混業經營
6.2.2 將軍控股公司的實踐
6.3 中國金融控股公司的發展路徑
6.3.1 兩個基本路線
6.3.2 基本目標
6.3.3 企業層面的發展和能力積累
6.3.4 監管層面的發展和能力積累
6.3.5 能力提升
6.4 中國金融控股公司的運作模式探索
6.4.1 戰略先行
6.4.2 科學組織
6.4.3 有效的整合
6.4.4 內部控制
6.4.5 一個預測
第7章 結論和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結論
7.1.1 金融控股公司發展邏輯的再總結
7.1.2 基本結論
7.2 本書的主要貢獻
7.2.1 多元化經營的理論解釋
7.2.2 混業啟動戰略
7.2.3 能力因素
7.3 研究局限與繼續研究建議
7.3.1 從巨觀角度進行研究
7.3.2 更深入的專題研究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