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中國郵政
郵票博物館是
中國國家級“行業龍頭
博物館”,由
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主持建設,內藏數千件
文物和郵票,該博物館於2007年8月22日正式對外開放。 立於北京市東長安街建國門貢院6號,擁有4層共7500平方米的展覽大廳、6000平方米的文物庫房和近萬件郵政
文物、數億枚中國郵票(包括
香港郵票和
澳門郵票),以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行的有特色、觀賞性強的郵品等藏品。 博物館設有“原始通信”、“古代郵驛”、“近代郵政”、“當代郵政”、“郵票展廳”、“特展區”、“珍寶館”等7個主要展區。
建築布局
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矗立於北京市東長安街黃金地段——
建國門貢院六號,是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主持建設的國家級“行業龍頭博物館”。該館擁有7500平米的展覽大廳、6000平米的文物庫房和近萬件的郵政文物、數億枚的中外郵資票品等館藏品。博物館設有“原始通信”、“古代郵驛”、“近代郵政”、“當代郵政”、“郵票展廳”、“特展廳”以及“珍寶館”等七個主要展區。
四層的展覽大廳向觀眾近距離地呈現了數千枚遴選的方寸郵票、數百件精選的
郵政文物、數十幅經典的郵票原圖以及珍罕的
舉世聞名的鎮館之寶。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全面、系統、權威、形象地再現了我國3000多年的郵驛郵政歷史變遷、發展新貌以及對美好未來的暢想,準確地再現了我國郵政鮮明的行業特色與時代特點。
郵票展廳
“郵驛馬嘯古道西風惠達萬民,鴻雁翔空通令傳信情播四海”的巨幅對聯懸掛在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一樓大廳兩側。二層,迎面而立的序幕上是國畫大師吳作人先生題寫的“中國郵票博物館”的鎦金大字。中國郵票博物館以宏大的規模分為主展廳、特展廳、珍寶館等三個展廳,展出了中外郵票及郵票原圖。主展廳和特展廳在二層,珍寶館位於四層的中心展廳。
在郵票主展廳里,以104框郵票的陣容分5個部分,系列展出了中國各個歷史時期郵政主管部門發行的郵票和部分外國郵票。
主展廳
它展現了南京臨時政府、北京政府和
南京國民政府等民國3個階段發行的部分郵票。從蟠龍加蓋票到以
孫中山、
袁世凱頭像為主圖的郵票,從第一套倫敦版帆船圖普通郵票到加蓋“
中華帝國”字樣的郵票,從各種限地區貼用郵票到金圓、銀圓票等等,真實地反映了當時動盪混亂的政局和社會,也反映出這一時期的郵票種類開始逐步多樣化,同時又反映出民國時期郵政事業有了一定的發展,集郵活動有了一定的民眾基礎。
第三部分是革命戰爭時期郵票。
主要展現的是
抗日戰爭和
解放戰爭時期各革命根據地發行的郵票。抗日戰爭郵票的設計以宣傳、鼓勵抗日為主題,表明了
中國共產黨以民族利益為重、團結全民抗日的胸懷。
解放戰爭時期郵票以發行郵票的六大行政區為框架,反映出人民郵政與人民軍隊相伴相隨、休戚與共的歷史。
第四部分展出的是新中國紀特郵票大全(截至2006年)。
包括全部紀特、文革、編號、
JT和年號郵票。新中國郵票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印製精美,透過這一枚枚郵票不難窺見我們偉大祖國前進的步伐。
第五部分是外國郵票。
展出的是42個國家的郵票,是中國郵票博物館代表中國郵政與萬國郵聯各會員國交換的郵票。這些郵票特色鮮明、印刷精美,既反映了國外的風土人情,也是我國郵票與郵票家族的其他成員相互學習和切磋的良師益友。
特展廳
特展廳對“郵票是完美藝術的結晶”這一說法作出了深刻詮釋。新中國成立後,許多重要郵票題材的創作都有國內一流畫家參與,郵票博物館也因此得以收藏許多郵票的原畫。特展廳一共展出了9位著名畫家的34幅作品。從
范曾到
黃永玉,從
田世光到
劉旦宅,從
陳之佛到
曾孝濂,以及
周令釗、
靳尚宜、
韓美林……郵票正是由這些藝術大師們的神來之筆繪就的一張張富有民族風格的“國家名片”。
珍寶館
四層珍寶館展出的,都是自清代以來出現的中國珍郵,包括鎮館之寶——紅印花小字當壹元舊票、蟠龍加蓋“臨時中立”票、宮門倒印變體票、湘贛邊省赤色郵票、未發行的《毛澤東給日本工人的重要題詞》四連票、撤消發行的《全國山河一片紅》九連票等等。這些郵票很多都是在集郵界最具知名度卻難得一見的珍品。
郵政展廳
三層展廳
三層大廳展出的是從原始通信到新中國成立前的郵政部分展品。
第一部分是原始通信和古代郵驛展廳。“原始通信”部分,向您默默地敘述景頗族青年男女是如何奇特地藉助樹葉(信)傾訴衷腸的;“古代郵驛”部分,以畫卷般的美麗,從
秦書、
漢簡、
虎符、
軺車、懸泉置、
盂城驛、龍場九驛,到信使腰牌、兵票、火票,演繹著古老遞信的千古傳奇。栩栩如生的景觀和珍貴的書信用品,展示了“
鴻雁傳書”這一流傳千年的神奇故事,見證了民間信局幾百年的花開花落,揭示了郵驛、信局和新式郵政三足鼎立、逐鹿中原的風生水起。旁邊11塊碑柱,再現了郵驛的書情畫意。
第二部分是近代郵政展廳。
喪權辱國的“客郵”入侵、清代海關試辦郵政、光緒皇帝朱批開辦國家郵政、收回郵權運動、風雨飄搖的中華郵政等等,無不詮釋著中國近代郵政的起伏跌宕。
第三部分是中華郵政展廳。
電子板演示了從天津到烏蘭巴托再到塔城的萬里郵路。各種業務制度實物和不同的運郵工具手法的運用,反映了中華郵政嚴格而高效的管理辦法和穩定快速的發展,也揭示了中華郵政在曇花一現的改良運動後,與它的昏庸政權一起走向了衰敗。
第四部分是革命交通郵政展廳。
紅軍免資實寄封、蘇維埃郵政票據箱、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郵政總局舊址、地下交通員的傳訊木、毛澤東送給林卓午的毛毯、周恩來題寫的“傳郵萬里,國脈所系”、江淮區票木印版等等,敘述了紅色郵政為革命事業作出的重要貢獻、為中國近代郵政史寫下的光輝篇章。
四層展廳
四層大廳展示的是從1949年新中國郵電部郵政總局成立到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組建的“當代郵政”。
四層展廳以傳統綠色為基調,採用“回”型展覽的方式,反映中國郵政近60年奮發圖強、自強不息、勇於改革和不斷發展的光輝歷程。
政務院任命書、首屆中國人民郵政會議錦旗、郵政與報社簽訂的第一個發行契約、新中國第一部《郵政法》、領導關懷郵政、郵件自動化處理的流程演示等等,既展示了覆蓋全國、聯通世界的郵政通信網路,又反映了中國郵政在金融、物流、信息三大領域縱橫捭闔和邁向現代化企業的發展新貌;“一封信一顆心”的羅淑珍事跡、新時期普遍服務典範王順友等眾多勞模形象展示了中國郵政重視普遍服務、溝通人們感情、維護社會穩定、構建社會和諧的不懈努力;南極郵局景觀、第22屆北京萬國郵聯大會、神州五號飛船搭載的郵品、郵政科技專題、中國郵航等等,既再現了中國郵政翻天覆地的變化,又反映了中國和平崛起、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的偉大成就。
館藏文物
中國郵票博物館對於郵票的收藏蔚為大觀,走進中國郵票博物館就走進了郵票的海洋。中國郵票博物館保管部郵票藏品收藏總藏為30多萬種,逾億枚。
館內對中國珍郵的收藏極其豐富,有100多年前中國郵政創辦之初發行的第一套郵票“大龍郵票”;存世極少的“大龍郵票”未採用樣票;民國之初發行的“中華民國 臨時中立”全套加蓋票;革命根據地最早發行的蘇區郵票等,這些都是中國郵票中的珍品。
館內藏有不同歷史時期發行郵票時的相關文字檔案和郵票設計圖稿,以及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郵票原圖、未用圖等。其中,德國人費拉爾(R·A·de villard)的郵票設計手繪圖稿是館藏所存最早的郵票設計圖稿,這些手繪稿,雖歷經百年的歲月變遷,如今仍然風采依舊。
館中還藏有大量的外國郵票。其中有1840年發行的世界第一枚郵票——英國黑便士郵票;有自19世紀中葉至今的100多年來,萬國郵政聯盟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會員國發行的數十萬枚郵票。豐富的館藏是一部生動的世界郵票歷史發展的教科書。
1、世界第一枚郵票——黑便士郵票
1840年5月6日,英國發行了世界上第一枚郵票。因面值以便士計量,用黑色油墨印製,故通稱黒便士。郵票中心圖為維多利亞女王側面頭像。
2、中國第一套郵票——大龍郵票
海關試辦郵政時期中國發行的第一套郵票——大龍郵票。發行於1878年(清光緒四年)清代海關試辦郵政時期,習稱“海關大龍,也叫“海關雲龍”。
大龍郵票是中國郵票發行史上的第一套正式郵票,也是中國創辦近代郵政的重要標誌。
3、中國首套採用專用水印紙印製的郵票——小龍郵票
小龍郵票的印製採用了特製的專用紙張,每枚郵票都有一個太極圖水印,迎光透照圖案清晰可辯。水印紙的運用,可以達到很好的防偽效果。這是中國郵票上首次使用防偽專用紙。
4、中國第一套紀念郵票 —— 萬壽票
1894年是當時清朝的實際統治者慈禧太后六十壽辰,清代海關郵政發行一套慈禧壽辰六十周年紀念郵票。在中國封建社會,皇帝、太后的生日均被尊稱為萬壽節,因此這套郵票又俗稱“萬壽票”。萬壽郵票不僅是清代海關兼辦郵政時期發行的最後一套郵票,也是我國郵票發行歷史上的首套紀念郵票。
5、中國第一套用其它票券改作的郵票 —— 紅印花加蓋改值郵票。
1896年3月20日(光緒二十二年二月初七日)光緒皇帝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議辦郵政的奏摺上朱批“依議”,它宣告了大清郵政官局的誕生。近代國家郵政的正式開辦。
1896年底,大清郵政局開業在即,適逢清代國家郵政資的郵費計費單位由銀兩制改成銀圓制。1897年清代國家郵政為應急需,便利用上海海關未發行的紅印花票加蓋改作郵票。清代國家郵政於1897年發行的這套加蓋改值郵票,也是中國第一套用其它票券改作的郵票。
6、中華郵政發行的首套郵票 “臨時中立”郵票
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清王朝的郵票不能再使用,中華民國自己的新郵票還來不及印製,主持中國郵政的法國人帛黎下令在清蟠龍票和欠資票上加蓋“臨時中立”字樣,票在福州發行後,因遭到社會各界的強烈反對而停用。
隨後,法國人帛黎藉口省費,在已印就“臨時中立”的郵票上直接加上“中華民國”字樣。形成十字加蓋。
以上這些加蓋票總計46枚,其中有28 枚未及發行即被停售,因此館藏全套加蓋票成為民國郵票中難得一見的珍品.
7、中華郵政首套普通郵票—— 帆船票
1913年中華郵政發行了第一套普通郵票“倫敦版帆船、農獲、牌坊圖”郵票。分面值圖是帆船,帆船寓意“交通進步”;角面值圖是農夫刈禾圖,背景是先農壇,顯示農業立國;元面值圖是北京國子監的圜橋教澤牌坊圖,表示國家重視教育。這是中華郵政期間使用時間最長的普通郵票。
分、角、元各1枚
8、
晉察冀邊區發行的“抗戰軍人”紀念郵票(1938年9月)
晉察冀邊區臨時郵政總局1938年9月發行的郵票,這枚票是專供戰士免費寄家書貼用的,是中國人民革命戰爭時期郵票中的第一套紀念郵票,第一套軍人貼用郵票。
10、周恩來“傳郵萬里 國脈所系”手跡原件
1940年
周恩來為中華郵政第三軍郵總視察段總視察林卓午(字叔卿)的題詞。1980年,林卓午之子林孝祥將周恩來題詞捐獻給國家。
11、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套紀念郵票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10月8日新中國發行了第一套紀念郵票,在郵票主圖的畫面上清晰的反映了開國大典的盛況。歡呼的遊行隊伍、威武的坦克車、呼嘯而過的飛機,都真實的再現了開國大典的盛況。紀1郵票的發行標誌著從此中國的郵票發行的歷史掀開了嶄新的一頁。
12、梅蘭芳舞台藝術(小型張)
13、外國郵票
參觀信息
開放時間:上午9:00—16:00
閉館時間:每周一 (節假日開放時間另行通知)
門票價格: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