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現代史綱要(2015年修訂版)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2015年修訂版)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2015年修訂版)》是由《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編寫組編寫,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適用於“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的教學。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2015年修訂版)》分為上中下三篇共10章,上中下三篇分別為: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前夜(1840-1919)、從五四運動到新中國成立(1919-1949)和從新中國成立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1949-2015),在每一章的最後都列有“閱讀書目”和“思考題”。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近現代史綱要(2015年修訂版)
  • 作者:《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材編寫課題組
  • ISBN:978-7-04-043199-5
  • 類別: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
  • 頁數:352頁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8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成書過程,修訂過程,出版工作,內容簡介,教材目錄,教學資源,社會評價,作者簡介,

成書過程

修訂過程

為充分體現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充分體現中國共產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充分體現一線師生的意見建議,進一步改進教材的呈現方式,2015年1月至8月,中宣部、教育部組織對教材進行了再一次修訂、形成了2015年修訂版。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諮詢委員會對該教材修訂稿先後進行了書面審議和集中審議。沙健孫主持了修訂組的修訂工作,李捷王順生王曉秋仝華曹守亮參加了具體修訂工作。夏偉東邵文輝主持了工程辦公室的審改定稿工作,田岩、馮靜、宋凌雲、王昆、邢國忠、陳碩、楊榮、沈永福、馮瀟然、陳培永、嚴文波參加了具體審改工作。參加審看並提出修改意見的還有:閆志民朱景文、常光民、張新、秦宣顏曉峰於沛姜輝宋學勤、王新華、梁星亮黃延敏唐棣宣徐光壽等。

出版工作

2015年8月,《中國近現代史綱要(2015年修訂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工作人員
責任編輯策劃編輯封面設計版式設計責任印製責任校對
楊曉娟、曹培庚
范軍、曹培庚、楊曉娟
楊立新
范曉紅
田甜
王雨

內容簡介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2015年修訂版)》分為上中下三篇共10章,上篇為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前夜(1840-1919),中篇為從五四運動到新中國成立(1919-1949),下篇為從新中國成立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1949-2015);而十章中第一章為反對外國侵略的鬥爭,第二章為對國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三章為辛亥革命與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第四章為開天闢地的大事變,第五章為中國革命的新道路,第六章為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第七章為為新中國而奮鬥,第八章為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中國的確立;第九章為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第十章為改革開放與現代化建設新時期。該教材在每一章的最後都列有“閱讀書目”和“思考題”。

教材目錄

導言
上篇 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前夜(1840-1919)
綜述 風雲變幻的八十年
一、鴉片戰爭前的中國與世界
二、外國資本主義入侵與近代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
三、近代中國的主要矛盾和歷史任務
第一章 反對外國侵略的鬥爭
第一節 資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
一、軍事侵略
二、政治控制
三、經濟掠奪
四、文化滲透
第二節 抵禦外國武裝侵略 爭取民主獨立的鬥爭
一、反抗外來侵略的鬥爭歷程
二、粉碎瓜分中國的圖謀
第三節 反侵略這種的失敗與民族意識的覺醒
一、反侵略戰爭的失敗及其原因
二、民族意識的覺醒
第二章 對國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一節 農民民眾鬥爭風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國農民戰爭
二、農民鬥爭的意義和局限
第二節 洋務運動的興衰
一、洋務事業的興辦
二、洋務運動的歷史作用及失敗
第三節 維新運動的興起與夭折
一、戊戌維新運動的開展
二、戊戌維新運動的意義和教訓
第三章 辛亥革命與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
第一節 舉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幟
一、辛亥革命爆發的歷史條件
二、資產階級革命派的活動
三、三民主義學說和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
四、關於革命與改良的辯論
第二節 辛亥革命與建立民國
一、封建帝制的覆滅
二、中華民國的建立
第三節 辛亥革命的失敗
一、封建軍閥專制統治的形成
二、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失敗
中篇 從五四運動到新中國成立(1919-1949)
綜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一、中國所處的時代和國際環境
二、“三座大山”的重壓
三、兩個中國之命運
第四章 開天闢地的大事變
第一節 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
一、新文化運動與思想解放的潮流
二、十月革命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三、五四運動: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進一步傳播與中國共產黨誕生
一、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思想運動
二、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
三、中國共產黨的創建及其意義
第三節 中國革命的新局面
一、制定革命綱領,發動工農運動
二、實行國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
第五章 中國革命的新道路
第一節 對革命新道路的艱苦探索
一、國民黨在全國統治的建立
二、土地革命戰爭的興起
三、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
第二節 中國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進
一、土地革命戰爭的發展及其挫折
二、中國革命的歷史性轉折
三、總結歷史經驗,迎接全國性的抗日戰爭
第六章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
第一節 日本發動滅亡中國的侵略戰爭
一、日本滅亡中國的計畫及其實施
二、殘暴的殖民統治和中華民族的深重災難
第二節 從局部抗戰到全國性抗戰
一、中國共產黨舉起武裝抗日的旗幟
二、局部抗戰與救亡運動
三、停止內戰,一致對外
四、全國性抗戰的開始
第三節 國民黨與抗日的正面戰場
一、戰略防禦階段的正面戰場
二、戰略相持階段的正面戰場
第四節 中國共產黨成為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
一、全面抗戰的路線和持久戰的方針
二、敵後戰場的開闢與游擊戰爭的發展及其戰略地位
三、堅持抗戰、團結、進步的方針
四、抗日民主根據地的建設
五、推進大後方的抗日民主運動和進步文化工作
六、中國共產黨的自身建設
第五節 抗日戰爭的勝利及其原因和意義
一、抗日戰爭的勝利
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地位
三、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和意義
第七章 為新中國而奮鬥
第一節 從爭取和平民主到進行自衛戰爭
一、中國共產黨爭取和平民主的鬥爭
二、國民黨發動內戰和解放區軍民的自衛戰爭
第二節 國民黨政府處在全民的包圍中
一、全國解放戰爭的勝利發展
二、土地改革與農民的廣泛發動
三、第二條戰線的形成和發展
第三節 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的合作
一、各民主黨派的歷史發展
二、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的團結合作
三、第三條道路的幻滅
四、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政治協商格局的形成
第四節 創造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
一、南京國民黨政權的覆滅
二、人民政協與《共同綱領》
三、中國革命勝利的原因和基本經驗
下篇 從新中國成立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1949-2015)
綜述 輝煌的歷史進程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中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二、新中國發展的兩個歷史時期及其相互關係
三、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第八章 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中國的確立
第一節 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開始
一、完成民主革命遺留任務和恢復國民經濟
二、開始向社會主義過渡
第二節 社會主義道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
一、工業化任務和發展道路
二、過渡時期總路線反映了歷史的必然性
第三節 有中國特點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道路
一、社會主義工業化與社會主義改造同時並舉
二、農業合作化運動的發展
三、對資本主義工商業贖買政策的實施
四、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中國的全面確立
第九章 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
第一節 良好的開局
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開端
二、早期探索的積極進展
三、建設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第二節 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
一、“大躍進”及其糾正
二、“文化大革命”及其結束
三、嚴重的曲折,深刻的教訓
第三節 建設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一、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的建立
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與文化、教育、醫療、科技事業的發展
三、國際地位的提高與國際環境的改善
四、探索中形成的建設社會主義的若干重要原則
第十章 改革開放與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第一節 歷史的偉大轉折和改革開放的進步
一、歷史性的偉大轉折
二、改革開放的進步
三、撥亂反正的勝利完成
第二節 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展開
一、改革開放的全面展開
二、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深入推進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繼續推進
第三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跨世紀發展
一、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性突破
二、進一步推動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
三、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跨世紀發展
第四節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戰略目標的確定
二、不斷推動經濟社會的科學發展
三、奮力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進到新的發展階段
第五節 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確定和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的提出
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三、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重大突破
第六節 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一、改革開放以來的巨大成就
二、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和主要經驗
三、努力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
附錄 中國近現代史大事記
後記
2015年修訂版後記

教學資源

  • 配套教材
書名ISBN書號出版時間字數頁數出版社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學生輔學讀本》
978-7-04-045154-2
2016-07-15
210千字
216頁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重點難點解析》
978-7-04-047916-4
2017-08-24
370千字
384頁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教學基本要求》
978-7-04-044836-8
2016-03-21
130千字
121頁
  • 課程資源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2015年修訂版)》配有“中國近現代史綱要“Mooc”課程。

社會評價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2015年修訂版)》編寫者均是歷史研究領域內的權威專家,對歷史尤其是中國近現代史的脈絡有著清晰的認識,他們講解細緻,重點突出,謀篇布局不落俗套,所選資料新穎、豐富,能夠很好地體現教材的科學性和時代性。本書的特色具體體色體現在:
一、主題、主線突出。全書重點突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主題,將侵略與抗爭、探索與選擇的主線貫穿其中,通過對近代中國落伍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歷史大局中傳統社會力量的應對、資產階級的改良與革命、中國共產黨的創立與國民革命、南京國民政府的初期統治與中國蘇維埃運動的興起、全民族抗日戰爭、中國命運的抉擇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社會主義制度建立與社會主義建設曲折發展、改革開放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局面等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的敘述,闡明了中國近現代史的主流和本質就是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救亡圖存、民族復興而英勇鬥爭、艱苦探索,把一個極度貧弱的舊中國步變成一個初步繁榮、充滿生機活力的社會主義新中國的歷史。
二、體例創新,條理清晰。教材編排新穎,版式緊湊,層次清晰,結構合理。全書分上編“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前夜”、中編“從五四運動到新中國成立”和下編“從新中國成立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三個篇章,對170多年的中國近現代史進行了全面的回顧和總結,每編講述了各個歷史時期的社會經濟結構、政治狀況、階級關係,面臨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務,各種社會力量的基本政治主張及歷史命運,幫助學生把握各個時期的歷史脈絡與歷史發展的規律,以便真正抓住中國近現代史的“綱”。
三、內容與時俱進,注意史論結合。編寫者增寫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發生的大事要事和對這一時期的歷史總結,特別是將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貫穿到整個教材體系之中。同時,編寫者從學生實際出發,注意史論結合,用確鑿的事實闡明了中國近現代歷史的基本問題和相關理論觀點。在引證過程中適當運用某些典型材料,以加強教材的說服力。比如,在論述全民族奮起抗戰時引用了一個例子:華北農村一位名叫鄧玉芬的婦女,把丈夫和5個孩子送上前線,他們全部戰死沙場,彰顯了中國人民抗戰到底的決心。(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楊鵬 評

作者簡介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材編寫課題組,首席專家為沙健孫、馬敏、張建國、龔書鐸、李捷,主要成員有王曉秋、王順生、仝華、劉偉、李申文安建設、邱捷、邵雲端、鮮于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