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建築技術

中國近代建築技術

中國近代建築技術(Chinese modern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是2014年公布的建築學名詞,出自《建築學名詞》第二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近代建築技術
  • 外文名:Chinese modern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 所屬學科:建築學
  • 公布時間:2014年
定義,發展簡史,技術體系,磚(石)木混合結構,磚(石)牆鋼骨混凝土混合結構,磚(石)牆鋼筋混凝土混合結構,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鋼結構,物質屬性,機制磚瓦,水泥,鋼鐵,建築陶瓷,建築玻璃,技術設計,研究成果,出處,

定義

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中國建築技術的總體狀況不可避免地涉及從16世紀地理大發現到鴉片戰爭之前西方建築技術的小規模傳入,同時它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技術發展的歷史性前提和基礎。
建築學是藝術和技術相結合的學科,建築師總是在建築技術所提供的可能性條件下進行創作。建築技術指建築設計中建築工種以外的各工種,如建築結構、建築設備(供暖、通風、空調、給水排水、電氣照明、電梯與防火設備)、材料和施工等。從廣義上說,建築技術的內涵還包括建造活動的操作技能和生產過程,以及關於這二者的知識與學問。

發展簡史

“中國近代建築技術”這一辭彙最初出現,與1958年10月建築工程部組織發起全國建築“三史”(古代建築史、近代建築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十年成就)的資料調查和編輯工作有關。1959年9月,在全國多地區編寫的“近代建築史稿”基礎上,編寫了《中國近代建築史》(初稿,約21萬字),並配有《中國近代建築史圖集》。1962年10月,又以《中國近代建築史》(初稿)為藍本縮編成《中國建築簡史·第二冊·中國近代建築簡史》正式出版,作為高等學校教學用書。書中專列“建築技術的發展”一章,雖未從理論上深究其概念的內涵與發展變化,但不失為中國近代建築技術研究之開端。
中國近代建築技術最初發生與外來建築技術移植直接有關,其分布區域主要在東部沿海地區,然後逐漸向中西部地區傳播。在這一傳播過程中,也產生較多變化並逐步發展。外來建築技術的引入和中國傳統建築技術的變化在中國各地並非同時、平行展開,而是大體由東部沿海向中西部內陸地區逐步蔓延。中國近代建築技術知識體系的建立與建構與中國近代建築教育的創立相伴相生,始於清末、與洋務運動有關的中等工程專業教育,以及始於20世紀初的高等工程專業教育,是現代建築技術在中國進行學術傳播的主要途徑。有關建築技術專業術語的引入、翻譯和使用,有關建築技術專業論著、期刊和代表性教科書的出版使用,以及高校有關專業課程的系統設定,是中國近代建築技術知識體系形成的基礎。中國近代建築技術學術組織的建立,與建築技術有關專業人士及職業的出現有密切關聯。近代以中國土木工程師為主體,率先於1910年前建立自己的行業組織——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其組織宗旨與職能貼近現實需求,如編審工程名詞、編定建築條例、編纂工程規範、建立建築工程材料試驗所、召開學術會議等,具有較強的學術性,對中國近代建築技術知識體系的形成具有重要影響。
中國近代建築技術存在的時間範圍是1840~1949年,而空間範圍則涉及歷史地理學意義上的國土疆域變化:其主體部分很自然地存在於今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但也不可避免地以較小規模存在於鄰近國家地區,主要包括東亞的蒙古、越南、韓國及朝鮮等地,而日本曾對中國近代建築技術產生重要影響。這一時期,正是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蓬勃發展、西方殖民主義者向全球快速擴張之際,中國建築在總體上處於中西交會、新舊交替的急劇變化的過渡時期。鴉片戰爭之前,清帝國的閉關政策阻擋了西方建築技術的大規模傳入。至19世紀中葉,除北京圓明園西洋樓、廣州“十三夷館”及個別地方的教堂等少數西式建築使用外來建築技術之外,中國建築技術在總體上處於相對封閉的、緩慢的漸變狀態。鴉片戰爭以後,各種形式的西方建築技術隨著“五口通商”的展開和殖民主義者的到來,開始成規模地傳入中國,從而加速了中國建築技術的變化。這一時期的中國,正由前現代時期的士農社會向近代的工商社會轉型,這一轉型是全面和體系性的,深刻影響了中國社會的政治、經濟、產業、交通、文化、軍事、教育和醫療等方方面面,並成為中國近代建築技術存在與發展變化的最重要的社會背景。

技術體系

中國近代建築技術包含新舊兩大體系。舊建築技術體系是原生傳統建築技術體系的延續,其在數量上占優勢地位者乃是木架土牆或木架磚牆的中國木構建築技術,但在鴉片戰爭以後,受西方傳入的建築技術體系的影響,也出現若干局部性的變化。而新體系則包含從西方引進的傳統磚石、磚木結構建築技術,以及工業革命之後迅速成長起來的鋼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等新的建築技術。就數量而言,直至1949年舊建築技術體系仍占顯著優勢,廣大農村、集鎮、中小城市甚至大城市的舊城區,雖局部採用近代建築材料和結構,但仍以舊建築技術體系為主進行建設。就建築發展趨勢和方向而言,中國近代建築技術的主流是新的建築技術體系的移植和轉化。從建築結構分類來看,新建築技術體系主要包括磚(石)木混合結構、磚(石)牆鋼骨混凝土混合結構、磚(石)牆鋼筋混凝土混合結構、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鋼結構(高層和大跨度建築)等。

磚(石)木混合結構

磚(石)木混合結構是以磚(石)牆承重,樓層與屋頂結構皆為木質。其傳入與發展大體經歷兩個發展階段。①第一階段。1840~1850多用柱樑結構形成外廊,牆體較厚,多用中國傳統建築常用的土坯磚或青磚砌築,一般不超過兩層。樓層結構用木樑、木樓板,屋頂多用西式木屋架,上鋪木椽、小青瓦。②第二階段。1850~1900年為多用拱券結構形成外廊,開始引入西式紅磚,前期用青、紅磚混合砌築,後期亦有全用紅磚砌築者。牆體開始減薄,建築層數漸高至三、四層,屋頂開始使用西式瓦材。

磚(石)牆鋼骨混凝土混合結構

約於19世紀90年代至20世紀初傳入,是以磚(石)牆承重,但樓面結構用工字鋼(有直接用鋼軌者)密肋,代替磚(石)木結構中的木製大梁和密肋梁,利於加大樓面承載力和跨度。其結構主要有以下4種做法:①工字鋼密肋(肋距為1.5米左右)之間設拱形鐵板,上澆碎,做面層。②工字鋼密肋之間起磚拱,上澆,做面層。③工字鋼密肋間以輕質磚起平拱,上澆碎,做面層。④以並列的3~4條工字鋼外包作大梁,大梁之上再鋪設工字鋼密肋,澆築碎,做面層。因其結構用鋼量很大,故存在時間較短,很快被鋼筋結構取代。

磚(石)牆鋼筋混凝土混合結構

以磚(石)牆承重,而樓層、樓梯、過梁、基礎、圈樑等用鋼筋,按其樓層結構做法分為兩類:①磚牆承重,大梁和圈樑用鋼筋,樓面以密肋木龍骨上鋪木樓板。②完全採用鋼筋碎梁、樓板。前者“混合”特徵較明顯,在鋼材昂貴時期發揮了較大作用;而後者“混合”特徵較弱,主要體現在磚(石)牆體承重,以及傳遞荷載的鋼筋碎梁、板,由於結構主材完全放棄木材,其耐火性能及壽命自然優於前者。因其經濟實用,從20世紀初葉以來,尤其是20世紀30年代以後迅速推廣,在3~4層的各類民用建築大量採用。

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

以現澆鋼筋混凝土柱、梁形成框架體系承重,而樓層、樓梯、過梁、基礎、圈樑等也用鋼筋混凝土。其引入與東部沿海地區大多地質狀況較差有關,普通磚(石)木混合結構及磚(石)鋼筋混凝土混合結構在建築高度上難有作為,由此產生對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社會需求。20世紀末傳入上海、天津等地,西方建築師與工程師首先將近代結構理論及其技術引入並運用到中國市場,緊接著,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技術由於能解決多層與高層建築的結構安全和效益問題而迅速發展開來。

鋼結構

以鋼材(型材)形成承重結構體系,多用於高層建築和大跨度建築中,其引入也與東部沿海地區大多地質狀況較差有關,於20世紀的10年代末傳入中國。對於高層建築而言,常用鋼筋混凝土筏式基礎(滿堂基礎)上承全鋼框架結構,對於大跨度建築,常用全鋼或鋼木組合析架形成屋面結構。

物質屬性

就建築的物質屬性而言,新建築技術體系的形成和發展還有賴於建築材料、建築構造、建築設備和建築施工等方面的新技術的傳播。

機制磚瓦

在建築材料方面,首先是機制磚瓦技術的引入與發展,清光緒十二年(1886)大連旅順建軍港引入德國機制磚設備、光緒二十三年(1897)上海浦東磚瓦廠建18門霍夫曼窯(輪窯),是已知中國最早的霍夫曼窯,之後高雄、武漢、廣州、營口、南京、長春等地陸續引入,30年代東部沿海地區已普遍掌握機制磚瓦和霍夫曼窯技術。

水泥

開平礦務局總辦唐廷樞報請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批准,於1889年建成唐山細綿土廠,系中國第一家立窯生產水泥的工廠。20世紀20年代以前又陸續建立廣東士敏土廠、湖北大冶水泥廠;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中國民族資本又成立上海華商水泥公司、江蘇龍潭中國水泥公司、廣東西村士敏土廠、濟南致敬水泥公司、太原西北水泥廠及四川水泥廠等多家企業。至抗戰爆發前,民族資本大型水泥生產企業增至9家,年產能力達468萬桶。

鋼鐵

與水泥工業相比發展十分緩慢,總產量極為有限。建築用鋼材主要依賴進口,只有極少數鋼廠能生產部分建築型鋼,如山海關橋樑廠、唐山橋樑廠等。相對而言,軋制小型鋼材的廠家稍多一些,可以生產規格較多的鋼筋。鋼門、窗也能定型生產,規格較為齊全。至30年代中期,華資鋼鐵企業總產能未超過10萬噸,主要有漢口六河溝公司、石景山龍煙公司、浦東和興鐵工廠、陽泉保晉公司、高昌廟上海機器公司、太原育才鋼廠、唐山啟新洋灰公司、瀋陽兵工廠、鞏縣兵工廠、上海江南造船廠、新鄉宏育公司等十餘家。

建築陶瓷

經歷20世紀初的起步階段以後,20年代以來獲較大發展。1914年前後,唐山啟新洋灰公司聘請德國技師,用德國原料生產衛生陶瓷,成為今日唐山陶瓷業前身。至30年代已能生產各種缸磚、耐火磚、瓷磚、電瓷瓶、衛生設備、馬賽克、琉璃瓦等。至抗戰爆發前,全國各地如天津、上海、武漢、濟南、太原、湖南、四川、廣東等省(直轄市)均設有一定規模建築陶瓷廠、其中上海泰山磚瓦廠、興業瓷磚公司、新華公司等企業的產品種類最多,也較有影響。

建築玻璃

清光緒三十年(1904),清政府嘗試官辦或官商合辦工廠,試圖在博山、宿遷、武漢等地生產平板玻璃,至20年代,建築玻璃製造廠商不下20家。20年代以來,開發出各種新產品如夾絲玻璃、化學玻璃(耐熱、耐腐蝕)、玻璃磚等。東北、河北、福建、浙江、江蘇、安徽、湖南、山西、陝西、四川等地區皆設規模不等的玻璃廠。其中以中英合資天津耀華機器玻璃公司最大。

技術設計

至20年代,中國建築構造技術逐步進入現代化進程,30年代防水材料生產已實現規模化和國產化,材料種類也較為多樣化,並出現了若干名牌產品。屋面防水設計和牆身防潮設計開始成為技術設計的重要內容,建築保溫隔熱技術的研究與實踐也獲得發展。諸如上海虹橋療養院這樣的重要公共建築,其建築構造設計具體而深入,建築隔聲減噪、防災與防空構造技術也獲得相應發展。
20世紀以來,高層建築的引入帶來了電梯、電燈和消防等先進設備,北方地區建築採暖多用火牆,租界區或附屬地逐步安裝採暖設備。20世紀20年代之後大型公共建築和極少數生產要求較高的工業廠房均安裝空調,但基本依賴進口。更多的建築安裝採暖設備,一般使用燃煤鍋爐作熱源。至1931年,上海外灘幾乎所有建築皆裝設採暖設備,上海四行儲蓄會大廈還率先採用了消防自動噴淋系統。
進入21世紀以後,中國建築施工技術緊跟世界潮流,表現在以下3方面:①根據現實需求開發多種新的施工方法,如現澆鋼筋混凝土樁基礎、砂沉基礎、深基坑支護技術、高層建築腳手架技術、預製構件吊裝技術等。②引入新型施工機械設備,提高機械化程度。如施工放線普遍使用水平儀、經緯儀等現代測量儀器進行定位,鋼筋混凝土工程採用混凝土攪拌機、砂漿攪拌機、自動彎筋機、裝卸機,高層建築施工採用機械化吊裝設備等。③加強施工過程的統籌安排與技術管理、逐步向科學化、統籌化方向發展、採用施工進度表加強總體控制。

研究成果

中國近代建築技術史研究作為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領域的一個分支,開闢時間相對較晚除去1962年的高等教育專業教材《中國建築簡史·第二冊·中國近代建築簡史》以外,2000年之前僅有零星研究涉及中國近代建築技術個案,如謝少明對於嶺南大學馬丁堂的研究。相對系統地研究中國近代建築技術,始於李海清2002年完成的博士學位論文《中國建築現代轉型之研究——關於建築技術、制度、觀念三個層面的思考(1840—1949)》。進入 21世紀以來,中國近代建築技術研究逐漸引起關注,但仍處於起步階段。2013年夏,“近代建築技術史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清華大學張複合教授在會上發表題為《中國近代建築技術史研究勢在必行》的學術演講。完成於2015年的兩篇博士學位論文《中國近代建築技術發展研究》和《都市演進的技術支撐——上海近代建築設備特質及社會功能探析(1865—1955)》是此領域的最新成果。總體而言,已開展的近代建築技術史研究,在方向上主要包括近代建築技術學科史、近代建築技術人物、地域性近代建築技術及建造史案例等,在史料蒐集整理方面已獲較大進展。但研究方法仍較傳統,多以文獻、訪談、個案調查為主,不僅缺乏側重工程技術、自然科學的數學方法和軟體模擬分析類的實驗方法的運用,也缺乏大數據支持的統計學方法的運用,與人文地理學諸分支學科(如自然地理學、交通地理學、歷史地理學、政治地理學、經濟地理學、社會地理學和工業地理學)等研究方法之間的交叉融合也有待深入。

出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