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建築研究與保護(九)》是2014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複合、劉亦師。本書反映了近兩年關於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的最新成果。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近代建築研究與保護(九)
- 作者:張複合、劉亦師
- ISBN:9787302369790
- 定價:148元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7-2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
前言
此次年會由貴州省文物局、貴州省文物保護研究中心、清華大學建築學院、中國建築學會史學分會近代建築史學術委員會、東京大學生產技術研究所、漢陽大學校工科大學建築學部、伯克利加州大學東亞研究院聯合主辦,日本建築學會近代建築史小委員會協辦。
貴州地處中國內陸地區,近代建築歷程與沿海城市有較大差異,有自己顯著的地域特色。因此,此次年會以“中國內陸地區近代建築狀況及其保護技術”為主題。
第 14次中國近代建築史學術年會《徵集論文啟事》自 2013年 6月發出後,得到國內外高等院校師生和有關方面研究人員的積極回響,來稿踴躍,提交論文 80篇。經過認真篩選、評審,並同部分作者進行溝通,最終選取 69篇(占接收論文的 86.2%)收入此文集。
69篇論文出自 98名研究者之手,涉及 8個有關專題的研究:
近代建築史學專題論文7篇(10%);內陸、邊疆地區近代城鎮與建築6篇(8.7%);近代建築技術研究12篇(17.4%);近代城市發展與建築變遷 10篇(14.5%);近代建築類型與特徵13篇(19%);近代街區及建築考察研究、保護 7篇(10%);遺產資源、建築群落考察研究及保護9篇(13.1%);史料考辨、建築傳媒、建築師5篇(7.3%)。
1986年 10月以來的十三次中國近代建築史學術年會,共有 755篇論文收入會刊文集正式出版;隨著第 14次中國近代建築史學術年會會刊《中國近代建築研究與保護(九)》的面世,28年來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的 14次學術年會共有 824篇論文正式出版。
關於中國近代建築技術研究
繼《中國近代建築研究與保護》(七)、(八)之後,此會刊文集第三次將“近代建築史學研究”列為第一項專題,凸顯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注重學術性,逐步深入、提高的新趨向仍在繼續。
繼《中國近代建築研究與保護(八)》新增“近代建築技術及材料”專題之後,此會刊文集繼續開闢“近代建築技術研究”專題(相關論文 12篇,占所收論文的 17.4%,較上一期高出 6.6%),涉及結構體系、技術發展、建築材料及飾面、傳統營造技藝傳承、建造與修繕技術、建築破損成因、牆體霉變及防治等,進一步展開對建築技術的考察和探討。
進行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忽視了建築技術的角度和層面,不了解外來的近代建築技術是如何傳入中國的,不了解引進外來近代建築技術的人物和方式,不了解外來的近代建
築材料、結構、構造以及施工工藝,不研究中國建築近代化進程中的技術發展,要想真正
搞清楚中國近代建築的歷史過程是不可能的。
隨著近代建築保護工作的開展,建築歷史研究者開始跨出“象牙塔”下海成為大勢所趨,在實際工程中,面臨的首要問題是眼前的這棟歷史建築是否堅固的問題。保護是為了延年益壽,大前提就是對象要有一定的體質,能撐得住、挺得下去。因此,從技術的層面來考察研究近代建築,就成為近代建築保護工作的第一步。這一步邁不出去,下面的路就可能走歪。
此外,只有搞清楚中國建築近代化進程中建築技術發生、發展的狀況,才能抓住建築近代化發生、發展之根本;只有搞清楚中國建築近代化進程中建築技術發生、發展的狀況,才能看清建築現代化的走向和途徑。
總而言之,進行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開展近代建築保護工作、探求中國建築現代創作,都離不開近代建築技術研究的基礎。
有鑒於此,2013年 8月,清華大學建築學院、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史學分會近代建築史學術委員會共同主辦“ 2013年近代建築技術史國際學術研討會”,出席代表 25人(其中來自日本的代表 3人),發表論文 11篇,結合工程設計項目、教學測繪實習、進修考察訪問等,對所面對的近代建築從結構、構造、材料、施工等多角度進行了技術層面的探索,體現了與會專家學者在中國近代建築技術史研究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所取得的成果。
在充分交流的基礎上,與會代表一致同意以此次會議名義發出《開展中國近代技術史研究倡議書》,“倡議開展中國近代建築技術史研究,推進學科發展,深化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為中國近代建築遺產保護工作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2013年近代建築技術史國際學術研討會是國內首次近代建築技術史國際學術研討會。其順利召開,標誌著近代建築史學術委員會已經正式將近代建築技術史作為此後近代建築史研究的重點。
2013年7月即將召開的第 14次中國近代建築史學術年會的主題為“中國內陸地區近代建築狀況及其保護技術”,強調了“保護技術”;同時,期望開始,能夠不定期舉辦專題性的中國近代建築技術史研討會(國際研討會),儘快拓展中國近代建築技術史研究領域,推動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的深入發展。
關於《中國近代建築史》編寫
我在《中國近代建築研究與保護(八)》的“前言”中說過:
經過我們 26年來堅持不懈的努力和辛勤耕耘,我們已經收穫了豐碩成果。但是,我認為中國近代建築史的研究根基還不夠堅實,特別是研究水平更待於提高,只有在理論層面的提升和對系統研究的把握,才能使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在此前基礎上有長足發展。
經濟全球化趨勢日益發展,國際間的文化交流日益廣泛;“學科際”或“跨學科”研究活動構成了交叉科學知識體系,集分化與綜合於一體,實現了科學的整體化。學科交叉的方式多
種多樣,跨度日益增大,層次不斷加深。唯有從多視角出發,採取交叉思維的方式,進行跨學
科研究,才可能形成正確完整的認識。
20世紀 80年代以來的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自 2008年開始進入“深化”階段;今天,“深化”階段剛剛歷經四年的時間。在今後的幾年裡,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向理論層面提升、凸顯學術性,近代建築史學術委員會組織健全完善、進一步加強引導性,當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任務。
在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的第一時期(20世紀 40~70年代),有部分綜合性的著述問世:
梁思成先生於 1944年完成的《中國建築史》“第八章結尾——清末及民國以後之建築”(《梁思成全集》(第 4卷),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01年 4月,215~222頁)論及中國近代建築,可以說是較早的通史性述作。
1958年 10月至 1961年 10月在建築工程部建築科學研究院主持下進行的中國近代建築史編輯工作,是中國關於中國近代建築史首次較具規模的研究,完成了《中國近代建築史》(初稿)(1959年 11月,未正式出版)以及在其基礎上縮編的《中國建築史》第二冊《中國近代建築簡史》(中國工業出版社, 1962年 10月)。
1964年在香港出版的徐敬直著《中國建築之古今》(Gin-Djin Su: “Chinese Architecture— Past and Contemporary”, The Sin poh Amalgamated (H.K.) Limited, 1964),其中“當代中國建築”(Contemporary Chinese Architecture)部分,是關於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的較重要的專著。
1979年 7月,為國內高等學校建築學專業中國建築史課程的教學需要,編寫了《中國建築史》,其中“第二篇中國近代建築”基本為 1962年《中國近代建築簡史》的翻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1982年 7月),但大為簡縮,其後多次再版。
上述關於中國近代建築史的研究及著作,為第二時期中國近代建築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礎,但是,這個基礎甚為薄弱。
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的第二時期,始自 20世紀 80年代中期,延續至今已有 28年,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但是,《中國近代建築史》的編寫工作一直沒有提上日程。
其中的原因,我在《中國近代建築研究與保護》(八)的“前言”中說過:
中國近代建築史的研究中,多有把建築和資料僅停留在“符號”的表象層面上,缺乏考證,不作研究,認識沒有深度的情況;再加上對比較的方法一無所知,就物論物,更使認識不能由表及里,看到實質,發掘出內涵。
因此,在“目前的中國近代建築史的研究根基還不夠堅實”的現實情況下,聚集人員、分頭編寫、匯總歸納、整理成史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中國有 23個省、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2個特別行政區,可以說,如果其中沒有半數以上編寫出了自己的近代建築史,那么,彙編出來的一部《中國近代建築史》只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1982年 7月版《中國建築史》“第二篇中國近代建築”,可以說就是一例。
在“目前的中國近代建築史的研究根基還不夠堅實”的現實情況下,是否就不能進行《中
國近代建築史》的編寫工作呢?當然可以,且應著手進行;只是不應採取集體彙編的做法。
《中國近代建築史》的編寫,同《中國近代史》的編寫有類似之處。名為《中國近代
史》的著作很多,其中蔣廷黻的《中國近代史》(武漢出版社, 2012年 6月版)只有幾萬字,
可以說是一本小冊子,但是蔣廷黻卻給我們講述了一個很不一樣的、他所理解的中國近代
史,蘊含著作者對中國前途命運以至最直接的現實政治思考。他的《中國近代史》,證實
了歷史學是一門主觀性最強的學問。
按照蔣廷黻所傳承的新史學歷史觀,新史學就是要參與歷史創造,而不僅僅是歷史的
記錄和研究。我認為,在“目前的中國近代建築史的研究根基還不夠堅實”的現實情況下,
發揮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者的主觀性,以自己的理解,以自己的視角,去寫一本有自己特
點的《中國近代建築史》是較為適宜的。
就此而言,梁思成先生、徐敬直先生已經有了開創性的著述。在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
的第二時期之初,趙國文在“中國近代建築史的分期問題”一文中就“從中國三大階梯的
地理特點和近代西方建築文化對中國的四次傳播入手,構築了中國近代建築歷史的時空框
架”(《華中建築》 1987年第 2期“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討論會論文專輯”),提出了新思路;
分別在日本東京大學和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取得博士學位的錢毅、劉亦師,在
2007年 7月—2009年 6月、2012年 3月—2014年 4月清華大學博士後工作站進行研究期
間,則從各自不同的角度,對《中國近代建築史》的編寫做了進一步的探索。
期待著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視角,有自己的特點的《中國近代建築史》問世,最好是能有幾個版本
在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的第二時期,近代建築史學術委員會所進行的努力,主辦年會
等學術活動、出版會刊等學術專著,都是為了推動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的開展。希望有志
於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的同人,能在我們工作的基礎之上,經過辛勤的努力,收穫自己豐
碩的研究成果。
關於中國現代建築史方面的研究,在全國範圍內尚未展開。雖有《中國現代建築
史綱(1949—1985)》(龔德順、鄒德儂、竇以德編,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9年 5月)、《中國現代建築史》(鄒德儂編,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10年 8月)出版,但以歷史檔案和正式發表的文獻為主,基本是對建築事件和建築實例的介紹,未能對現代建築作出切實
的評價,沒有理出中國現代建築歷史發展的基本走向和脈絡,距史尚遠。
原因有如下幾方面:
(1)雖然中國現代史已走過六十幾年,但中國現代時期(1949年—21世紀中葉)尚在進行;在一個歷史時期尚未結束之前,對其中的某一領域進行評介,有較大難度。
(2)中國現代時期處於社會主義社會的初級階段,社會變化激烈,政治經濟情況複雜,導致建築領域的發展混亂,至今尚未理出頭緒、形成一定的中國現代建築風格,更遑論摸索出中國現代建築發展的規律
(3)中國現代建築在全國範圍內發展極不平衡,即便在某一個省份、某一個地區也是如此。在這種現實情況下,很難歸納出某一個省份、某一個地區建築發展狀況;縱論中國現代建築史,則更是勉為其難。
可喜的是,隨著中國現代建築的保護和利用問題日益迫切,影響面廣且大,中國現代建築歷史研究越來越受到關注,許多有志之士開始涉足,相關研究已有所開展,特別是研究生論文選題多有涉及。雖然形成局面尚待時日,但隨著中國現代時期的前進腳步,中國現代建築史研究也一定會長足發展。
關於近代建築史學術委員會組織健全
作為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史學分會下屬的三級組織,近代建築史學術委員會於 1997年 8月成立後,統籌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工作,使之有了組織上的保證,對這一研究領域的擴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2010年 7月,始自 1986年、兩年一次的中國近代建築史研討會再度在北京清華大學召開;歷經二十四年,她已成為眾所公認的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史學分會近代建築史學術委員會的年會,由此正式定名為 “第 12次中國近代建築史學術年會”。同時,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史學分會近代建築史學術委員會於 1998年創辦的學術叢書《中國近代建築研究與保護》,開始作為近代建築史學術委員會的年會會刊出版,在《中國近代建築研究與保護(七)》的扉頁上標識“第 12次中國近代建築史學術年會會刊”字樣。
2012年 7月“第 13次中國近代建築史學術年會”之後,近代建築史學術委員會聘任了秘書長;在“第 14次中國近代建築史學術年會”上,近代建築史學術委員會將聘任學術委員,使組織健全完善。
學術委員的主要職責是:對近代建築史學術委員會的工作提出建議和意見;協助主任委員、秘書長徵集年會論文、組織年會召開;在主任委員、秘書長指導下,以“近代建築史學術委員會”的名義開展相關學術活動,推動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的開展。
再過兩年,待到 2016年“第 15次中國近代建築史學術年會”召開,我們將迎來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在全國範圍內正式起步的 30年、第二時期的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進入“深化”階段的第八年。歷經七年“起步”( 1986—1993年)、十五年“發展”(1993—2008年)和八年“深化”( 2008—2016年),第二時期的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一定會有豐碩的成果呈現出來!
我相信,在今後的工作中,通過各位學術委員的努力,近代建築史學術委員會對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的深化一定會發揮更大的作用。讓我們期待著中國近代建築技術史研究領域不斷拓展,期待著有獨特視角的《中國近代建築史》陸續問世,期待著中國現代建築史研究長足發展!
承各位作者積極配合,清華大學出版社大力支持,教育部 2011年度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清華大學 “985工程”三期本科教材及教學資源專題建設項目聯合資助,
使第 14次中國近代建築史學術年會會刊《中國近代建築研究與保護(九)》得以在研討會之前問世。
《中國近代建築研究與保護(九)》反映了近兩年關於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是一部具有學術代表性的重要文獻,對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的開展一定會起到推動作用。
作為此次會議的主辦單位之一和承辦單位,為開好此次會議,貴州省文物保護研究中心作了大量深入細緻的工作,進行了周密妥帖的安排,為第 14次中國近代建築史學術年會在貴陽的順利召開,創造了條件。
今天,在第 14次中國近代建築史學術年會即將召開之際,謹對大力支持會議召開的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貴州省文物局、貴州省文物保護研究中心各級領導,對合作多年並一直對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予以關注、支持的東京大學生產技術研究所村松伸教授,對漢陽大學校工科大學建築學部韓東洙教授,對伯克利加州大學東亞研究院葉文心教授,對日本建築學會近代建築史小委員會西澤泰彥教授,對為會議召開付出辛勤勞動的貴州省文物保護研究中心各位同人以及相關工作人員,對熱情代為發布徵求論文啟事、進行相關報導的建築文化媒體,對積極支持此次研討會、踴躍提交論文的研究者,對清華大學出版社,對關注、支持此次研討會的有關人士、機構和組織,表示衷心的感謝!
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史學分會
主任委員
近代建築史學術委員會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
目錄
中國近代建築技術史研究勢在必行 張複合(3)
中國近代建築歷史發展過程的特殊性陳伯超(10)
邊疆·邊緣·邊界 ——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之現勢及其他 劉亦師(15)
20世紀上半葉中國建築工程的建造模式地區差異之考量李海清(27)
張之洞與清末廣東錢局的創建 彭長歆(39)
青島的德國青年風格派建築及其影響錢毅任璞( 50)
塑造民族體格:武昌體育場的創出與發展(1924 —1937年) 張天潔(64)
“西風”漸近影響下的貴州近代建築 陳順祥周堅( 75)
黔西南近代建築淺探羅松( 104)
山西太谷縣原銘賢學校近代建設考察劉亦師(114)
近代民族城鎮空間的另一敘事結構 ——基於甘孜老城區民居建築的分析田凱陳穎( 130)
直面“工業遺產”貴州如何應對 ——以“中國第一航空發動機製造廠”為例婁清( 142)
被動吸納與被動植入 ——中國內陸近代建築樣式溯源初探馮鐵宏(146)
中東鐵路建築材料套用技術概述劉大平王岩( 157)
中國近代高層建築技術發展述略劉珊珊黃曉( 171)
瀋陽近代建築技術發展領域歸納陳伯超(183)
原齊魯大學“號院”修復技術策略評估研究楊昌鳴李娜( 187)
1891年濃尾地震建築破壞與其後日本建築界的對應 ——領先世界的建築抗震研究之始 [日]西澤泰彥(197)瀋陽近代三角形木屋架體系研究劉思鐸原硯龍(202)
從三一教堂建造史看上海近代建築技術的進步(1847 —1893年) 鄭紅彬(215)
北京勸業場建造與修繕技術范磊( 227)
廬山近代石工及其營造技藝之二歐陽懷龍歐陽莎(240)
近代建築保護中牆體霉變問題成因及防治措施 謝羽瑤張娟( 256)
中東鐵路沿線磚構建築的破損成因分析 劉詩芸劉松茯(266)
論廣東近代建築彩畫飾面中塑形和貼面材料的運用 趙芸菲袁曉君(275)
上海租界公共運輸發展演進的歷史分析 張松丁亮( 287)
近代瀋陽與首爾的城市形成及發展比較初探(1895 —1945年)——以近代鐵路交通體系為切入點 [韓]盧慶旼(300)
近代瀋陽中街的空間形態演變研究 祖祺( 313)
近代上海石庫門裡弄街坊的城市空間構成與形態特徵劉剛( 323)
天津市南京路今昔——天津英租界路網結構中的“巴洛克”林蔭大道 孫媛( 329)
植根於地域文化的溫州近代建築趙國權 吳安定(337)
台灣淡水洋行空間變遷分析張志源(346)
近代陳嘉庚校園規劃理念的形成發展初探李希銘陳志宏(359)
廈門近代嘉庚建築立面磚石組合特徵初探黃心沛陳志宏(374)
蕪湖近代外廊式建築的外廊構造研究高敏許理王晨( 380)
朝鮮銀行的發展歷程及建築特徵研究董健菲 [韓]韓東洙(395)
“偽滿”時期的東北地區機場飛機庫建築遺存研究 歐陽傑(406)
中東鐵路機車庫建築研究陳晨劉大平(414)
中東鐵路附屬建築線腳的分類 劉洋( 429)
瀋陽近代銀行建築發展史研究 郝鷗 謝占宇(439)
原北京香山慈幼院近代教育與辦公建築 孫曉波 錢毅 張娟( 449)
楔入與融合——濟寧近代教堂建築分析與研究 董偉麗 姜波( 460)
北京崇文門亞斯立堂研究楊心慧( 472)
北京聖公會救主堂的歷史與風格來源研究徐 卉(483)
中國近代火車站之塘沽南站建築研究薛林平 周燁( 495)
近代平民住宅的重慶實踐張菁 佘海超(504)
青島里院建築的本土化演進——基於城市空間類型與建築空間原型的研究 李 冬(513)
周衡平宅實測與溫州近代居住建築解析 黃培量(527)
延邊近代建築保護與利用狀態類型分析 林金花(541)
上海陝西北路優秀近代建築群之整體保護陳靂 林維航(550)
武漢大學早期建築理學院歷史與修復研究童喬慧張喆羅升( 561)
長春吉林西南路分巡兵備道衙署建築群復原設計 [韓]盧慶旼劉亦師(573)
哈爾濱市朝鮮族第二中學的保護修繕與再利用 毛英麗 王岩( 587)
瀋陽同澤女中保護與周邊開發策略探析 李安娜(596)
近代歷史街區保護再生研究陳舒 馮鐵宏(609)
中國鐵路建築遺產的保護現狀與問題分析李海霞(619)
吉林省中東鐵路遺產資源狀況考察研究 王新英宋志強(628)
昂昂溪中東鐵路建築群的文化空間特性比較研究付雨千劉松茯(640)
膠濟鐵路沿線近代建築的文化結構與內涵賈超王夢寒(650)
長春市寬城區工業遺產調研(1900 —1949年)莫畏盧亞南(662)
近代我國工業建築的再生性改造研究費騰張宇( 668)
中東鐵路建築群(昂昂溪區)保護規劃研究袁帥 劉松茯(674)
淺議近代戰場遺址的整體保護
——以北伐汀泗橋戰役遺址保護修繕為例 俞鋒楊珂珂(684)
人民公社時期建築的價值特徵及其保護研究
——晉寧縣上蒜人民公社舊址的保護思考 何俊萍(692)
20世紀前半葉建築人員與建築材料的移動
——以戰前中國東北地區為例 [日]西澤泰彥(703)
近代清華校園建設之若干問題辨析 連彥青王玉英劉亦師(713)
民國時期媒體視野中民族建築的現代性 黃越汪曉茜諸葛淨(734)
楊廷寶在瀋陽作品中的新古典主義手法探析劉貝陳伯超(748)
賴特的條紋面磚張書銘郭璇( 757)
附錄
2013年近代建築技術史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鄭紅彬(769)
第 13次中國近代建築史學術年會綜述 劉珊珊(776)
ABSTRACTS (789)
後記(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