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智慧財產權研究中心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智慧財產權研究中心於2007年6月經中國農業科學院批准正式成立。中心是一個由國內外相關研究機構和專業人員組成,主要從事農業智慧財產權相關問題研究的學術機構,旨在通過調查研究、交流合作、教育培訓,促進學科發展、提供決策支持、增進國際合作、加強人才培養、推動信息共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智慧財產權研究中心
  • 外文名:China Center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Agriculture
  • 成立:2007年6月
  • 縮寫:CCIPA
主要職能,研究領域,植物新品種研究,農業專利、商標、地理標誌研究,遺傳資源、傳統知識研究,農業智慧財產權信息研究,研究成果,政策貢獻,主要著書,研究報告,主要論文,

主要職能

開展基礎理論、政策制度、方法工具、信息數據、案例素材等方面的調查研究;
推進信息交流、人員互訪、共同研究、協作網路構建等形式的交流合作;
致力於學科建設、講座培訓、研修考察、宣傳普及等途徑的教育培訓。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智慧財產權研究中心

研究領域

植物新品種研究

國內外植物新品種保護制度及政策,植物新品種保護國際發展趨勢與對策,植物新品種保護戰略及規劃,植物新品種保護與育種創新、技術擴散、農業發展,植物新品種保護與農作物種子管理。

農業專利、商標、地理標誌研究

國內外農業專利、商標、地理標誌保護制度及政策,農業專利、商標、地理標誌戰略及規劃,農業專利保護與農業科技創新、技術擴散、農業發展,商品、地理標誌與農產品品牌,地理標誌保護、傳承與農業發展。

遺傳資源、傳統知識研究

國內外遺傳資源、傳統知識制度及政策,遺傳資源、傳統知識國際發展趨勢與對策,遺傳資源、傳統知識保護戰略及規劃,遺傳資源、傳統知識主權與惠益分享,遺傳資源、傳統知識與其他智慧財產權保護,遺傳資源保護與生物多樣性、農村發展。

農業智慧財產權信息研究

農業專利、植物新品種、商標、地理標誌、遺傳資源、傳統知識等領域的信息收集、加工、分析,農業智慧財產權信息服務與預警,農業智慧財產權信息分析技術研發與集成。

研究成果

政策貢獻

  1. 國家智慧財產權戰略綱要》植物新品種部分
  2. 主筆起草《農業部植物新品種複審委員會審理規定》(修訂稿)
  3. 主筆起草《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實施細則(農業部分)》(修訂稿)
  4. 主持研製和主筆起草《農業智慧財產權戰略綱要》
  5. 主筆起草《“十一五”農業植物新品種保護髮展規劃》

主要著書

  1. 《FOOD SAFETY AND THE AGRO-ENVIRONMENT IN CHINA: THE PERCEPTIONS AND BEHAVIOURS OF FARMERS AND CONSUMERS》,INTECH出版社,宋敏等著,2013年。
  2. 《農業遺傳資源權屬制度研究》,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宋敏主編,2012年。
  3. 農產品地理標誌概述》,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宋敏參編,2011年。
  4. 《農業智慧財產權》,中國農業出版社,宋敏主編,2010年。
  5. 《行政執法和司法人員智慧財產權讀本》(最高人民法院編,人民出版社,宋敏參編,2008年。

研究報告

  1. 《農業智慧財產權創造指數報告》
  2. 《中國種業智慧財產權調查報告》
  3. 《轉抗蟲基因水稻智慧財產權分析及產業化策略建議》
  4. 《轉植酸酶基因玉米智慧財產權分析及產業化策略建議》
  5. 《中國農業智慧財產權現狀分析》
  6. 《品種權制度實施與農作物種子市場價格變化關係問題研究報告》

主要論文

  1. 基於鑽石模型的中國種業國際競爭力分析,王磊、宋敏,《中國種業》,2013年12期。
  2. 中國轉基因小麥的專利保護狀況分析, 任欣欣、宋 敏、劉麗軍,《中國農學通報》,2012,28(32):300-305。
  3. 我國農業智慧財產權現狀、問題與對策,宋敏、劉麗軍,《科技促進發展》,2012(7)。
  4. 中國農業專利的質量:基於不同申請時期、申請主體和技術領域的比較, 劉麗軍、宋 敏,《中國農業科學》,2012,45(17):3617-3623。
  5. 跨國公司在我國農業領域的技術鎖定策略及其對策,任 靜、劉麗軍、宋 敏,《中國軟科學》,2012,(1):39-4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