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茶樹資源與改良研究中心是我所重要的業務部門之一,研究範圍涵蓋茶樹種質資源、遺傳改良、分子生物學、生物技術、種苗繁育新技術研發等領域,並承擔相關成果轉化推廣和技術服務等任務,在茶樹種質資源、新品種選育、分子生物學研究等領域具有較高的國內外影響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茶樹資源與改良研究中心
- 主管部門: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茶樹資源與改良研究中心是我所重要的業務部門之一,研究範圍涵蓋茶樹種質資源、遺傳改良、分子生物學、生物技術、種苗繁育新技術研發等領域,並承擔相關成果轉化推廣和技術服務等任務,在茶樹種質資源、新品種選育、分子生物學研究等領域具有較高的國內外影響力。
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茶樹資源與改良研究中心是我所重要的業務部門之一,研究範圍涵蓋茶樹種質資源、遺傳改良、分子生物學、生物技術、種苗繁育新技術研發等領域,並承擔相關成果轉化推廣和技術服務等任務,在茶樹種質資源、新品種...
國家茶樹改良中心於2003年經農業部批覆,2004-2006年依託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進行建設,2006年通過竣工驗收,2008年1月開始正式運行。其宗旨是通過科研創新和服務,建立起育種材料創新、育種材料評價和擴繁示範三大體系,為全國茶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品種支撐。經過多年建設,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實驗室和育種溫室、快繁...
陳亮,男,浙江縉雲人,農學博士,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茶樹種質資源、遺傳育種與分子生物學研究,以及茶樹資源育種有關技術標準制定,茶樹種質資源創新團隊 首席科學家,國家茶葉產業技術體系種質資源收集與評價崗位專家,國家茶樹 種質 資源 圃 (杭州)常務副主任、國家茶樹改良中心副...
2001.01-2005.12, “十五”國家攻關“茶資源高效利用技術研究與開發”, 參加 2001.12-2004.12, 863子課題“茶樹高效育種與繁種技術研究及優質、專用新品種選育”, 參加 2002.04-2003.12, “國家茶樹保存中心”, 參加 2004.01-2005.12, 浙江省科技計畫一般項目“設施栽培條件下茶樹無性繁殖的光合生產調控...
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位於北京市海淀區,是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研究生院成立於1979年,1981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為中國首批博士學位與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根據2016年10月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官網顯示,研究生院開設10個博士後流動站、10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點、52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點、17個一級學科碩士...
並協助做好茶葉種植等工作。為主參與“國家茶樹改良中心福建分中心”“福建省茶樹種質資源共享平台”“智慧型化茶葉加工生產性工程化實驗室”等多個科研創新平台建設,主持或參與了20多個省部級科研項目的合作研究(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省自然科學基金2項),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獲授權專利4項。
雲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動態 2004年同西雙版納州合作成立普洱茶研究院;2005年11月與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普洱茶研究院”。全所現有在職職工129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71人(高職6人,中職32人)。所獲成績 雲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所獲得的成績 建所以來,圍繞雲南大葉種的種質資...
《茶葉學報》原名《茶葉科學技術》,季刊;主管單位為福建省農業科學院,主辦單位為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已列入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期刊、中國知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萬方數據”數位化期刊資料庫全文收錄期刊。《福建畜牧獸醫》雜誌是由...
國家級科研機構(6個):國家水稻改良(雲南)分中心、國家果樹種質雲南特有果樹砧木資源圃、中國綠色食品定點監測中心(昆明)、國家糖料雲南甘蔗品種改良分中心、國家甘蔗種質資源圃、國家種質勐海茶樹分圃 農業部科研機構(5個):農業部南方大豆原原種繁育中心、農業部南方高原農業生物技術重點開放實驗室、農業部花卉...
農業部實驗站(6個):農業部湖南茶樹及茶葉加工科學觀測實驗站、農業部華中地區蔬菜科學觀測實驗站、農業部湖南耕地保育科學觀測實驗站、農業部長沙作物有害生物科學觀測實驗站、農業部華中地區省果樹科學觀測實驗站、農業部作物基因資源與種質創製湖南科學觀測實驗站 省部級重點實驗室(8個):湖南省雜交水稻分子育種重點...
安徽省實驗室:安徽省農作物品質改良重點實驗室、安徽省水稻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安徽省農產品品質改良重點實驗室、安徽養分循環與資源環境實驗室 安徽省研究中心:安徽省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安徽省雜交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安徽省棉花專用新型肥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建)、安徽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中心 安徽省研發...
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福建農林大學,福建品品香茶業有限公司,六妙白茶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裕榮香茶業有限公司,福建政和瑞茗茶業有限公司,福鼎泉簡機械有限公司 16 月季種質資源鑑定評價與優質高抗新品種選育 葛紅,楊樹華,賈瑞冬,趙鑫,趙磊,朱應雄,李秋香,趙慶柱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南陽月季基地...
結合現有鄉村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茶產業成為與當前梅州市農業農村發展環境契合度較高的產業。新形勢下,梅州茶如何對接大灣區市場,實現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當前及未來亟待解決的問題。通過編制《梅州茶產業發展規劃(2023—2027年)》,有助於梅州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實現產業興旺。
其實有機茶沒有特定的產品標準,它只是在各企業採用的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企業標準)的基礎上,進一步規定了要開展有機茶種植和加工所必須遵守的規定和產品指標。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於1999年制定了有機獲頒證標準,通過專家審定後於1999年9月份正式發布,並據此開展有機茶頒證工作。上述有機茶...
中國茶葉學會常務理事,湖北省茶葉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農業推廣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湖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委員,鹹寧市農業科學院客座研究員,華鼎國學研究基金會首屆國茶專家委員會委員。研究領域 名優茶加工工藝研究、夏秋茶資源利用及新產品研發,茶樹優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