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農業科學院創立於1912年,是省政府直屬的多學科、綜合性、公益性、社會性的唯一農業科研機構。
雲南省農業科學院主要的職責任務是圍繞全省糧食安全,農產品有效供給,農業增產增效,農民增收等對科技的需求開展基礎性研究;開展作物學、園藝學、農業資源利用研究和開發;開展糧食作物學、麻類等經濟作物、食用菌、花卉、蠶桑蜜蜂、甘蔗、農業資源等利用研究;開展植物保護、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高山經濟植物、熱區農業技術、生態治理、農業生物技術、種質資源、藥用植物等開發研究;開展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檢測、教育培訓等工作。
根據2017年11月科學院官網顯示,科學院有在職職工1671人,在職專業技術人員1315人,其中正高級人員224人,副高級人員429人;聯合培養研究生63人;全院下設17個專業研究所,擁有國家觀賞園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技創新平台173個,其中國家級平台67個,省級平台106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雲南省農業科學院
- 外文名:Yu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 簡稱:雲南省農科院·YASS
- 成立時間:1912年
- 主管部門:雲南省人民政府
- 類別:省級農業科研機構
- 現任院長:李學林
- 機構地址:昆明市北京路2238號
歷史沿革
科研條件
人員編制
科研部門
設備資源
- 數據資源
CABAbstracts資料庫 | 博看期刊資料庫 | 國道外文專題庫 | 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 |
CNKI機構數字圖書館 | ScienceDirect電子期刊資料庫 | 超星電子書鏡像 |
- 種質資源
水稻 | 木薯 | 茶薪菇 |
芒果 | 香蕉 | 桑樹 |
藥材 | 木豆 | 熱帶牧草 |
科研成就
研究成果
2016年獲省(部)級獎勵的科技成果一覽表 | ||||
序號 | 項目名稱 | 獎勵類別和等級 | 第一完成單位 | 主要完成人 |
1 | CIMMYT玉米資源種質創新和新品種選育及套用 | 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 糧作所 | 番興明 |
2 | 高產抗病廣適小麥新品種國審“雲麥53”的選育及套用 | 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 糧作所 | 於亞雄 |
3 | 入侵性雜草薇甘菊擴散的應急防控技術 | 省技術發明二等獎 | 環資所 | 張付斗 |
4 | 低耗高效植物組培工程化關鍵技術構建及套用 | 省技科技步二等獎 | 花卉所 | 李紳崇 |
5 | 優質香米新品種雲粳26號、雲粳29號的選育及套用 | 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 糧作所 | 戴陸園 |
6 | 甘蔗種苗傳播病害病源檢測與分子鑑定 | 省自然科學三等獎 | 甘蔗所 | 黃應昆 |
7 | 甘蔗水肥輕簡生產技術創新 | 省技術發明三等獎 | 甘蔗所 | 張躍彬 |
8 | 雲南桑樹規模化扦插育苗技術創新與套用 | 省技術發明三等獎 | 蠶蜂所 | 黃 平 |
9 | 甘蔗高效育種技術研發及早熟高糖新品種篩選和套用 | 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 甘蔗所 | 劉家勇 |
10 | 大麻安全性評估檢測技術研發及套用 | 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 經作所 | 楊 明 |
11 | 糧草雙高型優質抗旱大麥新品種選育及綜合利用 | 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 生物所 | 曾亞文 |
12 | 雲南主要糧經作物抗旱資源收集評價及發掘利用研究 | 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 生物所 | 程在全 |
13 | 典型高原湖泊(洱海)農田面源污染生態防控技術創新及套用 | 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 環資所 | 雷寶坤 |
14 | 金少江乾熱河谷生態修復與建設模式及產業化示範 | 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 熱區所 | 紀中華 |
15 | 熱帶抗病優質玉米新品種選育及推廣 | 農牧漁業豐收獎二等獎 | 糧作所 | 番興明 |
16 | 早熟高產油菜品種選育及集成技術推廣套用 | 農牧漁業豐收獎二等獎 | 經作所 | 李根澤 |
17 | 咖啡加工關鍵技術研究與推廣 | 農牧漁業豐收獎三等獎 | 熱經所 | 黃家雄 |
因數據過多,以上列出2016年獲省(部)級獎勵的科技成果;因國家級成果為1項(2012年),故單獨列出。 | ||||
1 | 熱帶、亞熱帶優質、高產玉米種質創新及利用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糧作所 | 番興明 |
學術期刊
- 《雲南農業科技》
- 《西南農業學報》
人才培養
學科建設
-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個)
教學建設
- 研究生培養
文化傳統
院訓
院標
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黨委委員、黨委書記 | 唐開學 |
黨委委員、院長 | 李學林 |
黨委委員、副院長 | 李仁、王海燕 |
副院長 | 汪占毅 |
參考資料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