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全書:雲南卷》以豐富翔實的資料,比較全面、系統、準確地記載了雲南省農村經濟、科技和社會事業各個階段的發展水平及其歷史演進情況,重點反映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雲南農村改革、發展的巨大成就、基本經濟和發展趨勢,真實地記述了雲南廣大農民和基層幹部在黨的領導下,創造性地貫徹黨的各項方針政策所取得的豐碩成果。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農業全書:雲南卷
- 出版社:中國農業出版社
- 頁數:596頁
- 開本:16
- 定價:125.00
- 作者:《中國農業全書》總編輯委員會
- 出版日期:2001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109072893
- 品牌:中國農業出版社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農業概述
一、農業發展概況
(一)新中國成立前的農業
1.早期的農業
2.近代的農業
(二)新中國成立後的農業
1.迅速恢復和發展時期(1950—1957年)
2.曲折發展時期(1958—1965年)
3.徘徊發展時期(1966—1978年)
4.持續全面發展新時期(1979—1999年)
二、農村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農業
生產能力有較大提高
(一)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歷程
1.初步調整階段(1979—1984年)
2.加快調整階段(1985—1991年)
3.完善調整階段(1992—1999年)
(二)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成果
1.種植業結構由單一糧食生產向糧經並重發展
2.農林牧漁全面發展,農業內部結構趨向合理
3.農村二、三產業成為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4.新興生物資源開發最佳化了農業產業結構
5.實施科技興農,推廣農業科學技術
6.扶貧工作成績顯著
三、農業在全省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一)農業的發展,確保了農產品的有效供給,滿足了城鄉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二)農業的發展,促進了雲南特色經濟的發展和支柱產業的建立,推動了全省經濟和各項事業的發展
(三)農業和鄉鎮企業的發展,為農用生產資料和消費品提供了廣闊的市場,促進了農民增收和農村穩定
(四)農村成為大量吸納和輸出社會勞動力的廣闊場所
四、雲南農業在全國農業經濟中的地位
(一)綜合指標
(二)種植業指標
(三)林業指標
(四)畜牧業指標
(五)鄉鎮企業指標
(六)雲南農業其他優勢項目
第一章農業自然資源
第一節土地資源
一、地貌特徵及類型
(一)地貌特徵
1.地勢呈階梯狀下降
2.東部為高原,西部為高山縱谷
3.山地多,平地少
4.地貌類型複雜多樣
(二)地貌類型
1.山地
2.高原
3.壩子
二、土壤
(一)土壤分布
1.土區
2.水平分布
3.垂直分布
(二)土壤類型
1.磚紅壤
2.赤紅壤
3.紅壤
4.黃壤
5.黃棕壤
6.棕壤
7.暗棕壤
8.棕色針葉林土
9.亞高山草甸土
10.紫色土
11.沖積土
12.石灰岩土
13.燥紅土
14.水稻土
(三)土壤評級
三、土地利用現狀
(一)耕地
(——)園地
(三)林地
(四)草地
(五)城鎮、村莊及工礦用地
(六)交通用地
(七)水域
(八)未利用土地
(九)農業土地資源特點
1.類型豐富多樣
2.有林地面積較大,但分布不平衡
3.利用分布具有明顯的山原特點
4.草地分布零散,普遍退化
5.耕地後備資源緊缺
6.水土資源組分匹配不協調
四、農業土地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一)農業土地開發與改良
(二)農場土地開發
(三)農業綜合開發中的土地開發
(四)復墾
五、耕地保護
第二節氣候資源
一、氣候特徵
(一)氣候類型
(二)氣候特點
1.四季溫差小的低緯氣候
2.乾濕季分明的季風氣候
3.垂直差異顯著的高原氣候
二、氣候資源及其分布
(一)光能資源
1.日照時數和日照百分率
2.太陽輻射
(二)熱量資源
1.平均氣溫
2.極端氣溫
3.地溫
4.各級界限溫度
5.四季長度和開始日期
6.霜期和無霜期
(三)水分資源
1.降水
2.蒸發
3.農田水分盈虧
(四)風能資源
1.平均風速
2.最大風速
3.風能密度
三、災害性天氣
(一)氣象災害的特點
(二)災害性天氣的變化規律
(三)各類災害性天氣分布及對農業的影響
1.乾旱
2.洪澇
3.低溫霜凍
4.冰雹大風
5.雪災
四、氣候條件綜合分析與評價
(一)氣候條件的綜合評價
1.光能資源豐富,光合生產潛力大
2.熱量資源充裕,作物的生長季節長
3.雨量充沛,年內季節變化大
4.雨熱同季,夏溫略嫌不足
5.氣候資源地區差異大,垂直變異顯著
6.氣象災害頻繁,成災損失大
(二)氣候資源的優勢
1.氣候類型多種多樣(多樣性)
2.氣候資源有效性高(有效性)
3.氣候條件適宜多種作物生長
(多宜性)
(三)氣候資源韻劣勢
1.季節間的不協調性
2.氣溫強度不足性
3.年際間的多變性
……
第二章 農村社會經濟條件
第三章 農業區劃與農業開發
第四章 農村生產關係變革與完善
第五章 農業生產水平
第六章 農業教育、科技、文化與衛生
第七章 農產品流通與市場建設
第八章 農業對外開放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
第九章 農村經濟收益分配
第十章 農村基層組織與精神文明建設
第十一章 地縣及民族自治地方農村經濟
第十二章 農業機構
附錄一 農業大事記
附錄二 農村基本情況統計資料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