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全書:寧夏卷

中國農業全書:寧夏卷

《中國農業全書:寧夏卷》是一部全面系統準確地反映中國農業方面的國情、省情的高層次宏篇巨著。編纂《中國農業全書:寧夏卷》,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遵循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不虛美,不掩過,用可靠的事實資料,如實地記載了中國農村經濟在各個階段的發展實況及其曲折前進的歷史進程,突出了農村經濟改革、農業生產發展與現代化建設的進展情況、重大成就與發展趨勢,為世人、為後代留下一部科學的、珍貴的農業典籍。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農業全書:寧夏卷
  • 出版社:中國農業出版社
  • 頁數:379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農業出版社
  • 作者:《中國農業全書》總編輯委員會 《中國農業全書·寧夏卷》編輯委員會
  • 出版日期:1998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10905119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中國農業全書:寧夏卷》由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農業自然資源
第一節 土地資源
一、地貌類型
二、土地類型
(一)黃土高原
(二)溫帶荒漠草原灰鈣土地
三、土壤類型
1.黑壚土
2.灰鈣土
3.黃綿土
4.新積土
5.風沙土
6.粗量土和石質土
7.潮土
8.鹽土
9.灌淤土
10.灰褐土
四、土地資源利用
五、耕地
(一)耕地數量
(二)耕地質量
(三)耕地潛力
六、草地
(一)乾草原類
(二)荒漠草原類
(三)草原化荒漠類
(四)灌叢草原類
七、林地
八、水域
九、土地資源綜合評價
(一)土地類型多樣,適宜性廣
(二)土地人均占有量和限制性因素均較多
(三)土地質量、土地生產力的地區差異較大
(四)林地面積偏小
第二節 氣候資源
一、光能資源
二、熱量資源
(一)氣溫
(二)積溫
(三)無霜期
三、降水資源
四、風能資源
五、氣候資源的開發利用
第三節 水資源
一、概況
(一)水資源總量
(二)可利用水資源量
二、地表水
(一)徑流量
(二)水質
(三)泥沙
(四)主要河流
三、地下水
(一)儲水構造
(二)平原地下水資源
(三)寧南山區地下水資源
四、水能資源
(一)黃河幹流水能資源
(二)黃河支流水能資源
(三)引黃灌區引水乾渠水能資源
五、水資源開發利用
(一)水資源利用
1.農業灌溉工程
2.工業供水工程
3.城鎮生活、農村人畜飲水工程
(二)水資源開發規劃
1.大柳樹水利水電樞紐工程
2.沙坡頭水利水電樞紐工程
3.六盤山引水工程
4.水土保持工程
第四節 生物資源
一、農作物資源
(一)糧油糖菜作物
(二)果樹
二、林木資源
(一)天然林木
(二)人工林木
三、畜禽資源
(一)畜禽資源分布
(二)優良畜禽品種
1.灘羊
2.中衛山羊
3.八眉豬
4.寧夏黑豬
5.固原雞
四、水產資源
(一)天然魚類
(二)引進魚類
(三)其他水產品
(四)水生維管束植物
五、野生動物資源
(一)野生動物分布
(二)主要經濟動物
1.兩棲類
Z.爬行類
3.哺乳類
4.鳥類
5.魚類
(三)珍貴稀有動物
(四)有害動物
(五)天敵動物
六、野生植物資源
(一)藥用植物
(二)珍貴稀有植物
1.四合木
2.胡桃
3.棵果木
4.羽葉丁香
5.野大豆
6.黃芪
7.胡楊
8.梭梭
9.白梭梭
10.水曲柳
11.蒙古扁桃
12.沙冬青
13.桃兒七
(三)經濟植物
1.油料植物
2.花卉觀賞植物
3.纖維植物
4.水土保持植物
5.單寧植物
6.芳香植物
7.澱粉植物
七、名優土特產品資源
(一)枸杞
(二)甘草
(三)灘羊裘皮
(四)髮菜
(五)珍珠米
(六)蕎麥
(七)紅瓜子
(八)金冠蘋果
第五節 農業環境
一、農業生態環境
(一)南部黃土丘陵區的水土流失
(二)中部風沙乾旱區的土地沙化
(三)北部引黃灌區的土壤鹽漬化
(四)草場、森林等植被退縮
(五)人均耕地占有量下降
二、農業環境污染及危害
(一)污染狀況
1.工業“三廢”排放對農業環境的污染
2.農用化學物質施用對農業環境的污染
(二)主要危害
1.危害地表水資源
2.危害土壤
3.危害農產品
三、保護農業環境對策
(一)修建水平梯田,擴大水澆地
(二)增加植被,防止土地沙化
(三)植樹造林,提高森林覆蓋率
(四)實施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改造中低產田
四、農業環境質量變化趨勢
(一)工業“三廢”污染逐步擴大
(二)化肥、農藥、農用薄膜的使用量
進一步增加
(三)人均占有農業資源水平進一步下降
(四)農業生態環境四大問題有待緩解
第六節 農村能源
一、能源資源
(一)地方性常規能源
1.小煤炭
2.小水電
(二)生物質能源
1.農作物秸稈
2.畜糞
3.薪柴
二、農村能源建設
(一)沼氣建設
(二)節能技術
1.節柴灶
2.節能炕
(三)太陽能利用
1.太陽灶
2.太陽能熱水器
3.太陽能暖房
4.太陽能光電
(四)風能利用
三、農村能源消費
(一)生產耗能
(二)生活耗能
第七節 農業自然災害
一、歷年農業自然災害
二、災害的種類與分布
1.乾旱
2.冰雹
3.霜凍
4.風沙
5.熱害
6.冷害
7.蟲害
8.洪澇
9.春潮、二月雨
10.草害
11.病害
12.鼠害
13.地震
三、災害的成因和分布
(一)災害頻繁的原因
(二)災害分布規律

第二章 農村社會經濟條件
第一節 農業人口與農村勞動力
一、農業人口
(一)農業人口比重
(二)農業人口與農村人口比較
(三)農業人口增長速度
(四)農村人口構成
1.性別構成
2.年齡構成
二、農村勞動力資源及分布
(一)勞動力數量與構成
(二)勞動力素質
(三)勞動力分布與轉移
第二節 農業資金投人
一、財政對農業的投入
(一)農業投入概況
1.改革開放以前(1958——1978年)
2.改革開放以後(1979——1993年)
(二)財政支農資金
1.支農資金的籌集
2.支農資金的使用
3.支農周轉金管理
二、農村信貸資金
(一)農業貸款
(二)扶貧貸款
(三)鄉鎮企業貸款
(四)商業貸款
三、農戶資金投入
第三節 化肥、農藥、柴油與農膜
一、生產能力
(一)化肥
1.氮肥
2.磷肥
(二)農藥
(三)柴油
(四)農膜
二、經營情況
(一)化肥
1.經營管理
2.供應政策
3.經營品種
(二)農藥
(三)農用柴油
(四)農膜
三、使用水平
(一)化肥
(二)農藥
(三)柴油
(四)農膜
第四節 農業機械化
一、發展歷程.
(一)引進、示範和民眾性的農具改革階段(1950——1959年)
(二)機械化與半機械化並舉,以半機械化為主階段(1960——-1979年)
(三)穩步發展階段(1980——-1994年)
二、農業機械化水平
(一)農機裝備與總動力
(二)農機化作業水平
(三)農機化服務體系
第五節 水利建設
一、建設歷程
(一)國民經濟三年恢復和“一五”時期
(1950——1957年)
(二)“二五”及調整時期(1958——1965年)
1.青銅峽水利樞紐
2.引黃灌區改造擴建工程
3.山區水庫工程
(三)“文化大革命”時期(1966——1976年)
(四)改革開放時期(1978——1995年)
1.固海揚水工程
2.鹽環定揚水工程
3.黃河河套灌區農業綜合開發項目
4.“以工補農”發展糧食生產專項資金項目
5.商品糧基地建設項目
6.引黃灌區改造工程
7.黃河治理工程
8.“以工代賑”項目
9.“三西”建設項目
10.世界糧食計畫署中國“4071”援助項目
11.歐共體技術援助寧夏土地改造項目
12.寧夏“秦巴扶貧”世界銀行貸款項目
13.寧夏扶貧揚黃灌溉工程(簡稱“1236”工程)
14.黃河沙坡頭水利樞紐工程
二、引黃灌區的農田灌溉
(一)灌區分布
1.衛寧灌區
2.青銅峽灌區
3.固海揚水灌區
4.陶樂灌區
(二)灌區管理
1.機構設定
2.灌溉用水管理
(三)灌區的農田灌溉制度
1.春小麥
2.水稻
三、漬澇、鹽鹼地改造治理
(一)治理骨幹排水工程
(二)改造整治田間排水工程
(三)種稻洗鹽改鹼
(四)定期淋洗鹽分
(五)引黃放淤壓鹼
(六)減少灌溉地下入滲量
(七)堅持階段性土壤普查
(八)加強潰澇、鹽鹼化改良理論研究和治理規劃
四、山區農田水利建設
(一)水庫建設
(二)機井、小揚水站建設
(三)揚黃工程建設
五、水土保持
(一)水土流失類型及區劃
(二)水土保持治理
六、農村人畜飲水
(一)飲水困難地區分布
(二)解決飲水困難的主要做法
七、基本經驗
1.從自然規律出發進行綜合治理
2.多層次、多渠道增加投入
3.依靠科技進步推動水利發展
4.建設、管理、經營、服務-體化
5.加強領導,常抓不懈
第六節 農村電氣化
一、發展歷程
(一)起步階段(1958——1978年)
(二)大發展階段(1979——1993年)
二、農村用電水平
(一)電阿建設
(二)用電水平
三、農村電氣化縣建設
四、農電行業管理
第七節 農村郵電通信和交通運輸
一、農村郵電通信
(一)發展歷程
1.農村郵電通信發展的四個階段
2.農村電話網發展的四個階段
(二)農村郵電通信
1.農村電話
2.農村郵政
(三)基本經驗
二、交通運輸
(一)發履歷程
1.大車遭及落後的人蓄力運輸階段(1950——1955年)
2.簡易公路及膠輪車發展階段(1956——1965年)
3.公路路面改善及機動車的初興階段(1966-1976年)
4.發展縣鄉公路及農村運輸工具大變革階段(1977——1995年)
(二)公路運輸
(三)基本經驗

第三章 農業生產水平
第一節 農村產業結構
一、種植業結構
(一)第一階段(1949——1978年)
(二)第二階段(1979——1984年)
(三)第三階段(1985——1993年)
二、農業生產結構
(一)第一階段(1949——1955年)
(二)第二階段(1956——1978年)
(三)第三階段(1979——-1993年)
三、農村第一二三產業結構
第二節 種檀業
一、發展歷程
(一)快速發展階段(1950——-1956年)
(二)萎縮下降階段(1957——1962年)
(三)恢復發展階段(1963——1967年)
(四)停滯徘徊階段(1968——1973年)
(五)相對穩定發展階段(1974——1984年)
(六)持續增長階段(1985——1995年)
二、生產水平
(一)糧食作物
1.小麥
2.水稻
3.玉米
4.其他作物
(二)經濟作物
1.油料作物
2.糖料作物
3.其他經濟作物
(三)其他作物
1.蔬菜
2.瓜類
3.青飼料和綠肥
三、商品基地建設
(一)基地選定原則
(二)基地建設歷程
(三)基地建設成效
1.糧食產量持續增長
2.糧食生產水平處於全自治區領先地位
3.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發展迅速
四、基本經驗
1.認真落實各項方針政策,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
2.制定鼓勵和支持糧食生產的政策和措施
3.分類指導,抓關鍵措施
4.增加投入,改善生產條件
5.大力推廣和套用農業科學技術
6.大力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
第三節 林業
一、發展歷程
(一)曲折發展階段(1949——1978年)
(二)突破性發展階段(1979——1985年)
1.加強林業法制,穩定山權、林權
2.健全林業機構,加強林業科研和技術推廣
3.開展植樹造林,綠化山川
(三)穩步發展階段(1986——1993年)
1.川區林業建設
2.風沙區林業建設
3.南部山區林業建設
4.平原綠化
5.速生豐產林基地
6.人工造林
二、林地所有制
(一)林地所有制的演變
(二)1990年林地所有制狀況
三、林種樹種結構
(一)用材林樹種
(二)防護林樹種
(三)經濟林樹種
四、林業區劃.
(一)賀蘭山水源涵養林區
(二)平原防護林區
(三)毛烏素沙地防風固沙林區
(四)同心、香山丘陵防護林區
(五)西海固黃土高原防護薪炭林區
(六)六盤山防護用材林區
五、林業投資
(一)國有林場、苗圃投資及收支
(二)各類專項資金中的林業投資
(三)林業信貸資金
第四節 畜牧業
一、發展歷程
(一)恢復和穩定發展階段
(1949-1956年)
(二)曲折前進階段(1957-1978年)
(三)健康發展和振興階段(1979年以後)
二、生產水平.
(一)生產規模不斷擴大
(二)產值產量不斷上升
1.畜牧業產值
2.畜產品產量
(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1.良種繁育體系
2.飼料加工體系
3.疫病防治體系
三、商品基地建設
(一)主要舉措
(二)建設成效
四、基本經驗
1.把改革不斷引向深入
2.增加投入,增強後勁
3.推廣先進技術,走科技興牧之路
4.調整畜牧業結構,合理布
5.堅持以法治牧
第五節 水產業
一、發展歷程
(一)起步階段(1950——-1957年)
(二)發展階段(1958——1965年)
(三)停滯階段(1966——1975年)
(四)振興階段(1976——1993年)
二、生產水平
(一)水產捕撈業
(二)水產養殖業
1.池塘養魚
2.湖泊、庫堰養魚
三、商品基地建設
四、漁政管理
第六節 鄉鎮企業
一、發展歷程
(一)農村工副業時期(1950——1957年)
(二)社隊企業時期(1958——1983年)
1.興起階段(1958——1960年)
2.緩慢發展階段(1961——1976年)
3.轉折階段(1977——1978年)
4.調整階段(19791983年)
(三)鄉鎮企業時期(1984——1993年)
1.發展階段(1984——1990年)
2.壯大階段(1991——1993年)
二、企業地區分布
三、企業、產業、產品結構
(一)企業結構
(二)產業結構
(三)產品結構
四、基本經驗
1.各級領導重視
2.發展思路明確
3.實事求是,因地制宜
4.各有關部門、單位的支持和配合
5.方法得當,措施得力
第七節 國有農林牧漁場
一、國有農墾企業
(一)發展歷程
1.艱苦創業階段(1950——1958年)
2.發展中調整階段(1959——1965年)
3.曲折中前進階段(19651976年)
4.改革中奮進階段(1977——1993年)
(二)生產水平
1.開發利用荒地資源
2.農畜產品商品率高
3.在農業現代化中發揮示範作用
(三)基本經驗
二、國有林業企業
(一)發展歷程
1.成立發展階段(1950——1965年)
2.下降徘徊階段(1966——1976年)
3.穩步發展階段(1977——1993年)
(二)生產成果
三、國有園藝場
(一)發展歷程
(二)生產水平
四、國有種畜(禽)場
1.寧夏鹽池灘羊選育場
2.寧夏中衛山羊選育場
3.寧夏海原甘鹽池種羊場
4.寧夏同心白絨山羊場
5.寧夏種禽場
6.寧夏家畜改良站
五、國有漁場-
(一)發展歷程
(二)生產水平

第四章 農業區劃與農業綜合開發
第一節 農業區劃
一、發展歷程
(一)第一次農業資源調查和農業區劃(50年代)
(二)第二次農業資源調查和農業區劃(60年代)
(三)第三次農業資源調查和農業區劃(70年代)
(四)第四次農業資源調查和農業區劃(1980一1986年)
二、主要成果及利用
三、綜合農業分區
(一)賀蘭山林區
(二)寧夏平原黃河灌溉農牧林漁區
(三)鹽同香山牧農區
(四)西海固農牧林區
(五)六盤山林牧農區
第二節 引黃灌區農業綜合開發
一、開發潛力
(一)土地資源豐富,自然條件優越
(二)有一定的水資源,節水潛力大
(三)能源、勞動力充足,機械化水平較高
二、開發歷程
(一)一般農業開發階段(1983——1988年)
(二)第一期工程實施階段(1989——1991年)
(三)第二期工程實施階段(1992——1995年)
三、開發成效
(一)改善了開發項目區的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
(二)促進了糧食生產和農村經濟的發展
(三)提高了農業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
四、基本經驗
1.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2.統一規劃,突出重點
3.明確開發主體,實行優惠政策
4.建立規章制度,提高項目管理水平
第三節 乾旱山區農業綜合開發
一、開發歷程
(一)第一期前10年(1983——1992年)
1.“三年停止破壞”階段(1983——1985年)
2.“五年解決溫飽”階段(1986——1990年)
3.“兩年鞏固提高”階段(1991——1992年)
(二)第二期後10年(1993——2002年)
二、開發成效
(一)生態和生產條件有了較大改善
(二)農村產業結構得到初步調整
(三)異地開發取得明顯成效
(四)幹部民眾的思想觀念發生深刻變化
三、主要舉措
1.因地制宜,確定正確的發展方針和建設重點
2.加強基礎建設,把改變生產基本條件作為根本性措施
3.打破封閉狀態,實行開放式開發建設
4.經濟開發與智力開發相結合,提高勞動者整體素質
5.實行項目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6.堅持自力更生為主,國家扶持為輔
7.把農業綜合開發同計畫生育結合起來
8.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開發建設
第四節 移民開發與吊莊建設
一、主要形式
(一)縣內移民
(二)縣外插戶移民
(三)縣外吊莊移民
二、開發成效
(一)社會效益
(二)生態效益
(三)經濟效益
三、主要舉措
l.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2.加強領導,制定優惠政策
3.多渠道籌集資金,形成移民開發建設合力
4.抓好規劃設計,分步驟組織實施
5.不拘一格辦基地,多種形式遷移民
四、主要問題
1.資金投入不足
2.社會服務設施不配套
第五節 庭院經濟開發
一、開發歷程
(一)起始發展階段(1950——-1957年)
(二)曲折停滯階段(1958——1977年)
(三)大發展階段(1978年以後)
二、開發類型
1.種檀業類型
2.養殖業類型
3.加工業類型
4.種養加綜合型
5.商業服務型
三、開發成效
(一)促進了農業商品化、專業化生產和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
(二)促進了農村集貿市場的繁榮
(三)利用剩餘勞動力,增加農民收入
(四)造就了一批專業技術人才
(五)促進了生態平衡

第五章 農業科學技術
第一節 農業科學研究
一、基礎研究
(一)資源調查
(二)基礎理論研究
(三)科學專著
(四)專業史料考證
(五)化學成分及環境背景值研究
二、套用研究
(一)良種選育
(二)高產優質高效技術研究
(三)區域綜合開發研究
(四)科學論證
三、高新技術研究
(一)原子能利用
(二)生物技術
(三)遺傳工程
(四)航空、無線電通信及遙感技術
(五)新材料、新方法、新發現
(六)計算機在農業上的套用
四、農業科技成果
1.作物育種栽培
2.林學
3.園藝
4.土壤肥料
5.植保
6.畜牧獸醫
7.農機
8.水產
9.農業氣象
10.水利
11.軟科學
12.能源
13.其他
五、主要科技成果介紹
1.寧春4號春小麥
2.斗地l號春小麥
3.寧春10號抗旱高產春小麥.
4.寧梗7號水稻
5.寧粳9號水稻
6.寧粳1號水稻
7.亞麻2號
8.寧夏野生大豆資源考察及觀察鑑定.
9.寧夏引黃灌區春小麥大面積均衡增產栽培技術研究與推廣
10.地膜覆蓋栽培技術試驗、示範、推廣
11.寧南山區立體複合種植開發研究
12.水稻塑膠薄膜保溫、卷秧(鏟秧)小帶土移栽新技術的研究與推廣
13.寧夏平原引黃灌區水稻畝產488公斤
14.寧夏灌區水稻高產穩產栽培技術研究
15.鹽池沙地旱生灌木園的建立及研究
16.寧杞1號、寧杞2號枸杞新品種
17.枸杞的生物學特性及其栽培技術
18.枸杞葉面噴肥對防止落花落果的作用及增產效益研究
19.蘋果黃葉病的發病規律和防治方法
20.夏菜露地早熟栽培技術研究
21.新紅寶西瓜引種開發
22.西乾渠灌區草甸淡灰鈣土水鹽運行研究
23.BD-4半導體電導儀
24.小麥黃矮病冬春麥區間流行關係及其
流行趨勢預測研究
25.牛環形泰勒焦蟲裂殖體膠凍細胞苗(弱性蟲苗)生產工藝中間試驗
26.寧夏草場資源調查
27.兔瘟全血玻板快速診斷研究
28.寧夏黑豬新品種培育
29.沙漠野生蜜源植物老瓜頭的研究與開發利用
30.六盤山4S-22型割曬機的研製
31.池塘高密度,高產量養魚綜合技術
32.固原縣上黃基點農林牧生產結構與經濟效益研究
33.黃土高原半乾旱區西吉縣農村能源
綜合建設試點
34.黃河大柳樹壩址工程地質論證
第二節 農業技術推廣
一、農業技術推廣
(一)推廣機構
1.初步建立階段
2.整頓加強階段
3.健全延伸階段
(二)推廣內容
1.農作物優良品種
2.栽培技術
3.植保技術
4.土壤肥料技術
5.耕作技術
6.經濟作物栽培技術
(三)推廣改革
1.建立縣級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2.加強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站建設
3.開展技物結合經營服務
4.推行農業技術承包責任制
5.農業技術推廣轉入法制軌道
二、林業技術推廣
(一)推廣機構
(二)推廣內容
(三)推廣成果
三、畜牧技術推廣
(一)推廣機構
(二)推廣內容
(三)獲獎成果
四、水利技術推廣
(一)推廣機構
(二)推廣內容
1.工程建設新技術
2.農田灌溉新技術
3.水土保持新技術
五、水產技術推廣
(一)推廣機構
(二)推廣項目及成果
第三節 良種繁育體系建設
一、農作物良種繁育體系建設
(一)機構沿革
1.經濟恢復時期(50年代)
2.經濟調整時期(60年代)
3.經濟發展時期(70年代)
4.改革開放時期(80年代)
(二)建設歷程
1.組織民眾自評、自選、自繁、自推階段(1950——1953年)
2.建立國營種子示範場階段(1954——1958年)
3.“四自一輔”階段(1958——1977年)
4.“四化一供”階段(19781993年)
二、林木良種繁育體系建設
(一)建設歷程和優良品種選育
(二)基地建設
(三)主要成效
三、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建設
(一)牛良種繁育體系
1.黃牛
2.奶牛
(二)羊良種繁育體系
(三)豬良種繁育體系
(四)雞良種繁育體系
四、水產良種繁育體系建設
(一)雛形階段(1955——1958年)
(二)初級階段(19591965年)
(三)停滯階段(1966——1978年)
(四)迅速發展階段(1979——1991年)
第四節 科技興農
一、發展概況
1.農業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和農業區劃
2.土壤普查和測土配方施肥
3.南部山區的治理開發
4.耕作制度改革
5.農作物優良新品種選育及其栽培技術的研究推廣
6.農用薄膜的套用推廣
7.林木新樹種的引進選育和沙地、荒山造林技術的研究
8.畜禽良種引進和品種改良
9.水產品養殖技術的開發
10.科技示範戶的建立和農業技術承包
二、科技興農的重大計畫
(一)農業科技推廣計畫
(二)231工程
1.建立領導機構
2.制定實施規劃
3.加強教材、師資、陣地建設
4.開展“科技之冬”活動
5.建立健全考核驗收、評比獎勵制度
(三)星火計畫
1.立題一項,致富一方
2.資源開發與市場接軌
3.溝通企業與科研教育部門的聯繫
4.多渠道籌集資金
5.制定優惠政策
三、主要成效
1.廣大幹部民眾科技意識進一步增強
2.農民的科技素質明顯提高
3.農業科學研究硬果纍纍
4.農業生產結構趨向最佳化
5.促進農業生產豫定持續發展
6.加速農業現代化進程
第六章 農村生產關係的變革與完善
第七章 農村經濟收益分配
第八章 農產品流通
第九章 農業經濟技術國際合作和進出口貿易
第十章 教育、文化與衛生
第十一章 農村基層組織建設
第十二章 地縣農村經濟
第十三章 農村經濟發展回顧與展望
第十四章 農業機構
附錄一 農業大事記
附錄二 農村基本情況統計資料
後記

文摘

寧夏回族自治區國土面積5.18萬平方公里(統計在冊面積為6. 64萬平方公里)占全國國土面積的0.54%.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僅大於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和海南省、台灣省。
寧夏是一個山地和丘陵較多的省區,山地面積為81-80萬公頃,占總面積的15.79%.除賀蘭山、衛寧北山座落於自治區西北邊睡外, 其餘山地均分布丁自治區中部和南部。丘陵面積196.79萬公頃, 占37. 99%. 主要分布於銀南、固原兩地區,是黃土高原的組成都分。台地面積91.21萬公頃,占17. 61%.主要分布於靈武、鹽池兩縣,屬於鄂爾多斯台地的一部分。平原面積為138.97萬公頃, 占26. 83%.主要分布於自治區中、北部。沙漠面積9.23萬公頃, 占1.78%.分布於中衛縣西北部,屬於騰格里沙漠的一部分。

後記

《中國農業全書》及地方卷是由原農業部、中央研究室、國務院研究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負責同志發起主編的大型資料工具書,是建國以來第一部比較全面、系統地反映國家和地區農業基本情況的宏篇巨著。全書分綜合卷和地方卷,地方卷每省一卷。農業部、農業出版社於1991年7月在我省牟平縣養馬島召開了《中國農業全書·地區卷》第一次編纂工作會議,確定由八個省先行試點,山東是試點省之一。省成立了以王建功副省長為主任的(中國農業全書·山東卷)編輯委員會,從1991年8月開始組稿,歷時一年多終於成書。
《中國農業全書·山東卷》,內容豐富,工程浩大。編寫工作要求高,難度大,涉及部門多。全省上下都為快出書、出好書付出了極大的努力。期間,先後幾次召開編輯工作會議,進行專題研究和部署。在1991年8月6日召開的《中國農業全書·山東卷》編委會第一次會議上,編委會主任、副省長王建功和原編委會副主任、山東省農委主任張守福都發表了重要講話。為了確保按質按時完成編寫任務,從省農委和省直其他單位抽調了一部分具有較高理論水平、文字水平和熟悉情況的幹部,組成了編寫辦公室,負責組稿、統稿和審稿。先由《中國農業全書-山東卷)編委副主任、編委辦公室主任王明鋼牽頭,擬定了本卷編寫大綱,由省直41個委、廳、局和16個市地、22個縣有關部門的同志分別撰寫初稿。然後由編委辦公室的同志加工、修改成稿,王明鋼主持統稿。參與擬定編寫大綱、統稿和組織聯絡工作的有(以姓氏筆畫為序):王明鋼、[王洪海]、王培泉、劉衛平、李超群、李澄泉、張永森、張延軍、蒿峰、魏曉軍。

序言

新中國成立四十多年的歷史經驗證明:農業狀況的好壞,直接關係到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關係到社會安定和國家自立。什麼時候糧食豐收了,農業搞上去了,經濟就發展,國家的日子就好過。反之,經濟發展就緩慢,人民生活困難,國家日子也不好過。當今世界各國的經濟正處在激烈的競爭之中。誰能夠利用一切有利因素,揚長避短,保持農業發展後勁,誰的經濟發展就能占據優勢,取得主動。面對未來的發展與挑戰,我們謹將有關反映中國農業方面國情的資料,包括農業自然資源、農業社會經濟條件、農業生產關係變革與完善、農業生產水平與發展歷程、農業教育科技與文化、農村市場、農業經濟技術國際合作與進出口貿易、農村經濟收益分配等資料匯集起來,分門別類,加以總結,編纂成《中國農業全書》,以獻給農村改革和農業現代化事業的創業者與建設者,獻給行將參加到這一事業中來的一代又一代新的建設者,獻給全國各族同胞和一切關心中國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朋友們。中國人民必將能從中認清我國農業的基本國情,了解我國農業的現狀、發展變化歷程及其目前所處的發展階段,認識我國農業發展的基本規律。這些知識與經驗,對於深化有關農業發展問題的研究,更加牢固地樹立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的思想,科學地進行農業發展決策,發揮我國農業資源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克服人口多、耕地少、家底薄等不利因素,進一步把農業搞上去,以適應並促進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農業現代化建設,都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與歷史意義。一切關心中國的外國朋友,也能夠由此增進對中國農業和農村的了解。這就是我們編纂出版這部《中國農業全書》的目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